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来稿>正文

《绝密使命》的“小”与“大”

2021-06-22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郭晓冉 收藏

  在近期播出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影视剧作中,央视一套黄金档《绝密使命》获得了口碑和收视双赢。同为“三绝”阵营,《绝命后卫师》和《绝境铸剑》这二者的核心主题分别是“牺牲”和“信仰”,而《绝密使命》突出了秘密交通线上共产党人的赤胆忠心。在这部共32集的剧作中,呈现的意义、场景、人物和故事以小见大:小人物大情怀、小事件大场景、小故事大智慧,通过镜头呈现出了我党在红军时期反“围剿”和党中央转移过程中的艰难道路,观众在一个个“小”中见识了中国共产党的“大”,这“大”是大义凛然、大公无私、大智大勇。借由该剧,观众看到了20世纪30年代奋战在秘密交通线上的每一位交通员的坚定信仰,他们用热心、忠心和英勇铺就了我党早期的艰难道路,正是那一条条鲜有人走的小道,通向了今天我们脚下的这条康庄大道。

  小人物拥有大情怀

  作为首次聚焦鲜为人知的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影视作品,《绝密使命》高度还原了党中央在向苏区转移过程中参与护送任务的每一位交通员和共产党员对信仰的忠诚,集中反映了闽粤赣交通线上的人、物、事件,而核心是人。潘雨青以“船家”身份做掩护,护送物资和党中央的重要领导,突破了侦缉队和民团的一次次搜查,他处变不惊和随机应变的智慧是这条交通线发挥重大作用的保障;邹书宝为了护送160块大洋的经费,将其藏在打了石膏的受伤手臂里,连日辗转,硬币已经粘连在他血肉模糊的手臂上;邱老八子为了给山上的潘雨青一行发送情报,不惜点燃了自家的房子,誓死不从、壮烈牺牲。还有潘雨青的妻子、邹书宝的三个兄弟、永丰客栈的老板和老板娘、卢清泉的父亲等,以及一些没有留下姓名的人,他们都是平凡世界里的一个个小人物,却因怀揣着“为大家、为人民”的高尚情怀而忘我牺牲。

  在1300多个日夜里,有他们参与的中央红色交通线护送了200多位中央领导人和党的重要干部经由上海、香港、汕头等地到达苏区,采购运送了6000多担物资,转运了大量重要文件和情报。这条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保命线,正如潘雨青常说的:“这条路只知起点,不知归途。”人虽渺小,情怀高大,他们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小情节再现大场景

  《绝密使命》拍摄地涉及福建闽西、广东潮汕、香港、上海和江西革命老区等地,横越沪、港、汕,绵延闽粤赣3省高山密林,蜿蜒长达数千公里。为了真实再现当年的场景,剧组利用火炉、油灯等仅有的一些点状光源完成了夜戏的拍摄,从而让观众获得了更多的美感和代入感。小到一个暖水瓶、一盘石磨、一个灶台,大到码头、客栈布局,都经过精心策划和布置,还原度相当高。在制作上,《绝密使命》90%以上场景采取实景拍摄,用了1500个特效镜头。首次启用了国内罕见的碳纤维T8电子伸缩炮,营造出了更为直观和立体的画面;青溪码头的船只是剧组亲自打造,还有一大批老街也是为了此次拍摄而进行了专门改造。多机位镜头塑造出了全景式场面,将人物、周围的环境、道具布置和一些特写囊括在内,观众获得了一种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为了向前线运送食盐、药品和衣服等军需物资,潘雨青等人需要突破敌人的重重关卡,穿越赤白交界地区的层层封锁线,闯过国民党侦缉队的盘查和暗哨的追踪,避开反动派的袭击,严防叛徒的出卖和破坏,于是我们看到了有侦缉队严密把手的码头、烟火气息浓厚的旧街道、苏区革命战士所处的艰苦环境、为了躲避敌人搜查而跋涉的林间小路,这些场景在镜头的转换和组合下,真实再现了我党在红军时期的艰难处境。潘雨青为了向上级传达一个紧急情报,将纸条用蜡油凝固,然后塞到死鱼肚子里,连续赶了几天的路才送到李掌柜手中,他一路上所经过的闽西风光和沿途的风土人情都在镜头里得到了展现,让观众领略到了美丽而真实的景象,为更好地再现人物故事增添了厚重感。

  小故事折射大智慧

  《绝密使命》第一次将党中央为和中央苏区保持联系,建立3000公里“中央交通线”的红色史实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这段历史不仅过去荧屏上没有表现过,在历史文献和公开报道中也极其罕见。《绝密使命》开播以来,不仅将闽粤赣一带共产党员当时活动的行迹展现出来,同时把江西瑞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不易和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程结合起来,让观众了解到共产党员的坚贞、勇敢和智慧。该剧最大的反派是侦缉队队长曹瑞英,他给下属指派任务时严厉指出对共产党员实行“不给粒米勺水之接济、片纸只鸟之通过”的严密封锁。但他们每次执行任务的结果都是徒劳无功,中共领导人源源不断地被护送到苏区。这靠的就是每一位交通员的智慧。当中共领导人“上海爷叔”问起邹叔宝经费是否够用时,邹书宝拿出了以房子标示不同地方的账本,只有邹书宝和妻子知道这房子的含义,所以即使落入他人手里也不会有损失。“上海爷叔”当即体会到了一个普通革命者的觉悟和智慧,他非常感动地说:“你把这个账本保存好,等革命胜利了把它交给我,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护送难度的加大,对潘雨青、邹书宝他们的考验不断升级。最后一声枪响,长期和党组织失去联系的赖寿章倒地,他用自己的英勇就义换取李叔岩同志的成功转移,他死得心甘情愿、死得其所,因为他“回家了”。他们是最勇敢、无畏和充满智慧的一群人,心中那团炽热的火焰指引着他们走在最危险的战场,为了广大劳苦大众和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终身。

  《绝密使命》让我们看到、读到、想到我国红色革命史的发展和延续,所有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人是永不落幕的英雄,值得世人用心铭记和感怀。

  (文中视频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签发:杨晓雪

  审核:何美

  责编:艾超南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另,《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互动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绝密使命》:讲好“党史故事”的成功尝试

  《绝密使命》:讲好、讲活党史故事的生动实践

  《绝密使命》:三维视角下的“党史教材”(赵洁)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