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音乐舞蹈>音乐评论>正文

现实主义题材歌剧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羡涛)

2024-01-11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羡涛 收藏

20世纪初,歌剧艺术借助西学东渐之风传入我国。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借鉴西方歌剧创作方法而创作出的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等被视为中国歌剧的雏形。随后,音乐家们又创作出一些在题材和形式上都有别于儿童歌舞剧的歌剧,如《秋子》《扬子江暴风雨》等。20世纪40年代,在革命根据地延安,广大音乐工作者受到当地百姓火热的秧歌运动影响,催生出大量新秧歌剧。1945年,音乐家们以当地“白毛仙姑”的传说为蓝本,创作出了歌剧《白毛女》,该剧也被誉为中国民族歌剧的里程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歌剧得到了文化部门大力支持,歌剧创作也得到了推动与发展。先后创作出像《白毛女》一样运用鲜明地方音乐元素的歌剧,如《洪湖赤卫队》《江姐》《党的女儿》《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从以上歌剧创作我们不难看出一个特点,此类歌剧题材大多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这些作品让人们了解历史、牢记为解放事业献身的革命先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歌剧迎来一个新的创作高潮,歌剧创作涵盖各种题材,精品频出。音乐家们选择以歌剧的形式如实反映当下生活,用自己的艺术思维,创作出理论上可以称为现实主义题材的歌剧。现实主义题材歌剧与革命历史题材歌剧最大的不同在于,现实主义题材歌剧“以小见大”。这类歌剧以“小人物”建立歌剧人物形象,通过“小事件”设定戏剧冲突,从而突出小人物的大格局。比如农村现实主义题材歌剧《马向阳下乡记》中的马向阳,这位从农业大学毕业、下到基层作村书记的小人物,通过自己的学识与智慧,解决了诸如“迁移老槐树”“追回被骗款”等一系列小事件,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当代新农村故事。该剧之所以成为一部喜闻乐见、久演不衰的现实题材歌剧,其成功之处在于坚持了艺术创作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服务人民的原则。歌剧创作如实反映时代风貌,并且没有贴标签及脸谱化的“好人”“坏人”的人物形象设定,从而增加了人物的可信程度与戏剧表现的活力。该剧音乐创作也是运用富有典型特征的民族化、大众化音乐语言,将秧歌小调、快板等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浓厚的乡土气息。同时用大众的语言和群众的舞蹈,非常接地气地反映出当代农村生活气息。

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图片来源:“青岛市歌舞剧院”微信公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现实主义题材歌剧创作离不开“小人物”,因为这种小人物才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艺术创作源于生活,“以小见大”也是戏剧艺术创作常用的手法。一部成功的戏剧作品首先要有让人信服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设立,纵观我国歌剧百余年发展,在20世纪20至60年代掀起的两次歌剧高潮,其创作理念就是奉行人民“喜闻乐见”,制作上努力降低成本,传播效益最大化。反观当下我国歌剧观演人群为何少有当时“盛况”?一部分原因是歌剧“非大众化”的文化属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我们也急需解决当下歌剧的“高投入、低效益”问题。

那么,我们怎样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欣赏我们创作和制作的歌剧,从而让经过市场和时间检验的歌剧走向国际,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之目的,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指示?对此,我们必须牢记我国现实主义题材歌剧创作不变的宗旨是“贴近生活,服务人民”,这一宗旨应主要体现为提倡歌剧题材转向当下生活、呼吁歌剧创作贴近“大众意识”以及主张歌剧制作践行“小而精”理念等三个方面。

首先,提倡歌剧创作题材多元化,关注转向当下生活。如歌剧《马向阳下乡记》等歌剧中现实生活化的基本矛盾也可以看成是歌剧“革命性”的当下表达,因此表现形式也显得更为多样。当下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观念已然发生变化,因此,现实主义题材歌剧创作更应体现时代风貌、特色与气息,更能让歌剧贴近生活,走向大众。如涌现出的《有爱才有家》《命运》《呦呦鹿鸣》等现实主题歌剧,可见其贴近现实表达的题材内容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转向。歌剧创作题材的多元化源自于中国歌剧艺术整体发展的开放性,当前在国家艺术基金和“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等诸多基金和项目的支持下,歌剧创作拥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除了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方面延续了创作水准,更在扶贫攻坚主题、历史文化主题、经典传奇主题以及社会现实发展主题等领域有了诸多优秀的成果。根本而言,歌剧艺术要始终贴近民生,以人民群众的审美喜好为依托,才能拥有市场和广阔的发展天地。因此,在未来的歌剧题材探索方面还应该进一步大胆尝试寻求多方向题材内容的延伸,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挑选更多精彩的故事构建戏剧事件、文化背景和人物形象,更贴近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这样才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产生审美共鸣,获得观众的喜爱。同时也会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在创作、欣赏及社会反馈方面构建良好的环形链条。

其次,呼吁歌剧创作贴近“大众意识”。在歌剧创作过程中避免人物设立“高大全”,以生活中常见人物为主,搭建令大众信服的人物形象,艺术化地展现当下生活中平民百姓的好人好事。歌剧主题音乐创作应该选择让老百姓听得懂、听得顺、听得美的创作理念,不必为了展现西方现代作曲技术而创作出炫技般的音响效果。历史经验证明,大众喜闻乐见的我国经典歌剧大多是“洋为中用”“中西贯通”的创作方式。当代歌剧创作应当走出一条亲民的路线,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审美需求。歌剧艺术并不是“阳春白雪”,而更应当以“下里巴人”的姿态与社会发展进程中各行各业的人民群众生活相关联,走出一条更为宽阔的发展道路。中国歌剧艺术作为世界歌剧的一部分,除了对歌剧艺术基本体例结构严谨遵守之外,还应当进一步实现本土化和民族化的发展方向。继承几十年来中国歌剧艺术所收获的宝贵财富,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中国古今文化中重要的内容,打造更符合中国观众审美取向的戏剧内容、音乐表现形式和舞台表演景观。这样才能真正构建中国歌剧学派,也能够使歌剧艺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再次,主张歌剧制作践行“小而精”理念。近20年中国歌剧的制作更追求舞台布景辉煌,演员服装制作精美,交响乐团伴奏气势恢宏。但某些歌剧完全可以制作一个精简音乐会版,将伴奏缩减为双钢琴或者小型室内乐团,舞美用投影或是简单布置,力求可以交代清楚故事背景即可,这样“小而精”的制作可以更高效地传播和扩大作品社会影响力。歌剧艺术本身的经典性与其制作阵容的庞大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作为一种戏剧艺术的表达形式,更需要在艺术本体层面精雕细琢,以卓越的剧本质量、唱功水平、表演素养来获得观众的喜爱。可以看到,近年来有诸多优秀的小歌剧作品登堂入室,近距离与观众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因此,在歌剧艺术的创作打造方面应当避免务虚、重视务实,以“小而精”的姿态将歌曲艺术作品进一步浓缩精练,使其特色鲜明,符合公众的欣赏需求。这也许是当代中国歌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保障中国歌剧艺术可持续性发展循环的重要一步。


(作者:羡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第五届中国歌剧节述评:歌唱伟大时代 彰显中国风格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