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以高质量戏曲作品丰盈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李有军)

2023-06-15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李有军 收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针对新时代文化事业建设,报告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秦腔现代戏《生命的绿洲》(图片来源:“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微信公号)

戏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业已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戏曲与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历史地看,传统戏曲宣扬的忠孝节义等伦理观念,千百年来深度影响了广大人民思想理念的形成。这种无形的价值观熏陶,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人们集体无意识的精神心理形塑。现实生活中,很多传统戏曲作品中传递出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伦理观,至今依然直接或间接地外显于每个中国人的言行举止。比如关公戏呈现的民间侠义精神,“陈世美”表征的“负心”人物形象,都让很多普通老百姓印象深刻。可以说,戏曲的影响力高度契合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的深刻论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还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这一论述高度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成为当前戏曲工作者创作的根本遵循。广大戏曲工作者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性”的指导思想,创作出了一大批讴歌时代、颂扬正义的优秀戏曲作品。尤其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近年来,我国戏曲界广大工作者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人民性传统和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经典作品,如“西京三部曲”、豫剧《焦裕禄》、评剧《母亲》、沪剧《挑山女人》、湘剧《月亮粑粑》等。其中,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西京三部曲”,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现实、贴近人民,唱出了基层老百姓的心声。豫剧《焦裕禄》刻画了一位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对人民热忱关心、敢于担当的中国共产党基层干部焦裕禄的形象。沪剧《挑山女人》讲述了一位三个孩子的母亲,以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艰难抚养儿女成长成才的动人故事。湘剧《月亮粑粑》则展现了一位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教学工作岗位、在艰难困苦中实现自己的大爱理想的乡村民办教师的心路历程。显然,这些优秀的戏曲作品均以人民为中心,具有现实主义美学风格,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情感共鸣,并获得普遍好评。

步入新时代,戏曲创作除了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之外,更需要在新的时代语境中,敏锐捕捉和表现广大人民的鲜活现实生活,弘扬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利用历史宝库中的红色资源实现戏曲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近年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2021年7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推出碗碗腔《骄杨之恋》,该剧取材于烈士杨开慧的真实事迹,获得了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22年10月,又推出秦腔现代戏《生命的绿洲》。该剧以治沙英雄何玉芳为原型展开,着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问题,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一批治沙英雄靠着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用人性中最闪亮的一抹光辉,创造了黄河流域伟大生态奇迹的感人故事。戏曲舞台上诸如此类以戏曲现代戏演绎红色文化的戏曲作品,对于讲好中国故事、落实戏曲创作人民导向有着积极的示范效应。总体来说,戏曲艺术在坚守人民性传统和现实主义美学风格的同时,从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层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精神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步入新时代,戏曲艺术还应激活丰富的、优秀的文化资源,寻求年轻化的表现形态。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中,特别提到“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显然,文化数字战略导向为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首先表现在新媒介数字技术对传统戏曲传播场域的全面介入。数字技术改变了戏曲以往的观演模式,形成了线下传统剧院和新媒体线上云剧场并存的格局。移动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戏曲传播进入了“后戏台时代”。以往戏曲演出不论是在献楼、露台等神庙剧场,或是勾栏、瓦舍等商业性剧场,都是演员和观众的在场交流。而依托数字技术出现的“云上剧场”、短视频直播等传播方式,满足了观众“不在场”的“在场”观瞻,空前颠覆了传统戏曲传播主体与受众的观演关系。2020年,保利·央华联手腾讯视频推动话剧“上云端”,演出了《雷雨》《雷雨·后》;“西演LIVE”联合西安易俗社剧场推出了“云上秦腔”演出,采取4K和超多角度多机位的摄制技术,对《三滴血》《双锦衣》《杨门女将》等传统戏曲进行线上转播,给广大观众带来了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传统戏曲经典的观赏体验。

新媒体观众也在各类社交平台,通过短视频留言、弹幕等形式,实现了与戏曲艺术家的“零距离”互动。这种交互式反馈方式,为戏曲创作者感知观众审美需求、贴近现实生活提供了便捷通道,有助于戏曲创作者将戏曲独有的表演程式、美学方式与时代性、民族性相结合,创作出真正接地气、打动人、感染人的好故事。如游戏《原神》邀请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杨扬,为角色“云堇”演唱京剧主题曲《神女劈观》。以京剧唱腔、京剧歌曲形式来演绎二次元游戏中的角色故事,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激情碰撞,一时间在全球范围内走红“出圈”。随后,各剧种的戏曲演员也加入到对《神女劈观》的二度创作中,包括粤剧表演艺术家曾小敏、淮剧表演艺术家陈澄、秦腔表演艺术家齐爱云等,出现了粤剧版、越剧版、昆曲版、淮剧版、川剧版、秦腔版、评剧版、婺剧版、评弹版等各种版本。游戏作品借助数字媒介和传统戏曲的有机结合,扩大了传统戏曲的宣传覆盖面,提升了公众参与度,尤其在吸引年轻受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国戏曲植根乡土,千百年来与普通民众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日常伦理观念和写意的诗性精神。广大戏曲文艺工作者,要在充分继承戏曲艺术美学精髓的基础上,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戏曲作品。同时也要把握好数字化技术的时代机遇,推动戏曲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出优秀的戏曲作品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作者:李有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学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西安易俗社与近代秦腔的传承发展(李有军)

文学的回响:也谈话剧“陕西现象”(李有军)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