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沙曼翁:道规矩于方圆,悟空灵之黑白

2016-01-14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伟林 收藏

  沙曼翁先生是在中华文化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一代书法篆刻艺术大家,近一个世纪不屈不挠、与时俱进的从艺历程以及在此基础上凝结起来的鲜明的审美理想、艺术品格、人格魅力、创造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当下全国文艺界都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推动文艺工作迈上新台阶。因此纪念沙曼翁先生百年诞辰,研讨沙曼翁艺术人生和艺术思想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沙曼翁是一位具有鲜明艺术品格和审美理想的书法篆刻家。他率真拙朴、奇肆雄强的审美品格;独步书坛、自开新面的篆隶书风;自出机杼、朴实无华的创作思想无不受到书坛、艺林的瞩目。林散之先生曾赞誉道:“道规矩于方圆,悟空灵之黑白。将字作画画亦字,此真书道之狡贼。 ”这是十分中肯和贴切的。

  同时,他又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的德艺双馨的文化布道者。这种担当表现在他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书法经典的敬畏和守护,对当代“书法热”的自觉推动,对书坛后学的热心扶持、循循善诱以及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参与,以及苏州市书协、东吴印社的创建、当代苏州书法人才队伍的培养、中国书法名城苏州的建设等等,无不渗透和凝聚了先生的心血。即使是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南,同样也倾注了他的智慧和心力。上世纪末,中原书法的异军突起,在相当程度上与他以及同样来自吴门的费新我先生等书法名家的言传身教、亲临指点密不可分。

  他还是一位坚持真理,坚守品格,淡于功名,敢讲真话,不媚俗、不阿谀,自觉践行中华美学精神的真的猛士。艺术贵在真,也难在真。先生百年艺术人生历程就是不断求真、探索真理的生动写照。他常常告诫前去问道求学的年轻人:“学习书法、绘画、篆刻,首先要懂得好与坏,雅与俗。见到一幅古人或近人的作品,要能懂得好在何处、坏在何处,这就需要具有鉴赏能力。如何使自己有鉴赏能力?重在多读书,多见古人原作,多研究,这就叫做‘书法功夫’ 。 ”记得2001年6月,他在苏州市的一次青年书家作品展的研讨会上慷慨陈词:“年纪大不等于作品好,可能活到100岁,作品还不如30岁的人写得好,不要听名头,这是某某老,那是某某老,关键要看东西,年纪不代表水平,不俗气就是好。 ”正因为他始终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和求真的态度,所以他的作品即便到了耄耋之年仍不断有新的境界、新的拓展。原中国书协副主席林岫有词句写道:“总一格,高标雅致。莫道相如才思减,秉烛明,自拓新天地。参活笔,岂虚耳? ”真是值得耐人寻味。

  沙曼翁先生是苏州文艺界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人品和艺德激励我们在艺术实践和创造中奋发有为,与时俱进。今天,我们纪念曼翁先生,就是要以他为楷模,学习他扎根传统、深入经典、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淡于名利、潜心探索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团结广大书法家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审美理想,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创作出更多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气派的精品力作。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