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洁尘:文学和艺术的灵感如何养护

2016-10-21 阅读: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 作者: 收藏

“文学和艺术的灵感应该如何养护”:著名作家洁尘做客“闳约大讲坛”

  初秋凉夜,桂叶临香。2016年9月22日晚七点,著名作家洁尘女士应“闳约大讲坛”之邀,在逸夫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作了题为“文学和艺术的灵感应该如何养护”的学术讲座。

  讲座由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安源主持,讲座开始前,李安源作了开场致辞并对洁尘女士做简单的介绍。洁尘女士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出版有散文随笔集《碎舞》、《华丽转身》《提笔就老》、《小道可观》,长篇小说《中毒》、《锦瑟无端》等数十部作品。曾获“金芙蓉文学奖”、“四川省文学奖”、“巴金文学奖”等多项文学重奖。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瑞丽》等著名媒体开设专栏。现为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讲座中,洁尘用独特的讲述方式就文学与艺术的灵感该如何养护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讲座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洁尘向我们讲述了她所生活的城市——成都,这座建城两千多年却一直没有更名的文化古城,正以它根性中特有的自由与洒脱而成就出当下国内最为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并简单阐释了成都孕育出独特艺术文化的原因,和在现实中存在的一种独特的生活状态与创作状态;

  第二部分,洁尘从她的好友也是国内著名的艺术大家何多苓先生、何工先生的生活日常状态出发,加以自身的经验,提出灵感的养护需要打破常规,并对各种文化领域广泛涉猎,吸收多方面的营养。对待自身专业精益求精,但也不局限于自身专业,多从其他领域吸收养分。比如何多苓先生对前苏联文学的热爱,以及自身对小说诗歌的创作热情,都为他画面的文学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

  第三部分是讲座的重点,洁尘向我们传达了文学艺术中养护灵感的两种方式。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快餐化的阅读方式只能让我们接收的知识越来越碎片化,这种碎片化的沉淀是一把无形的利刃,割裂了每一个人自己的知识网络与信息存储空间,因此踏实的书本阅读是必要的;如何珍惜转瞬即逝的灵感?只有持续针对性的阅读才能很好的养护它。艺术家要安于单调,享受独处,这才能更好的养护灵感。

  讲座过后,在李安源的主持下,洁尘与在场的观众进行了活泼有趣的互动与交流。针对大家兴致盎然的相关提问,她都以严谨的态度、开放的视野、幽默的语言给予了细致的回答,令在座的校内外观众受益匪浅。洁尘老师独具魅力的作家气质以及讲座内容的自由风趣自然而然的赢得了观众深深的喜爱和经久不息的掌声。

  此次讲座是南京艺术学院“闳约大讲坛”系列讲座之一。“闳约大讲坛”是我校近年来所创办的最高规格的学术讲坛形式,其立足于我校优良的学术传统,以“闳约深美”的精神境界为学术信念,定期邀请国内外第一流的人文学者来我校进行学术演讲,为我校的人文学术环境搭建桥梁。本学期,还将有多位知名学者做客“闳约大讲坛”,请全校师生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文 郝瑞瑞 李甦横 图 王杨)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