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吴文科)

2021-03-12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吴文科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文艺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wyb.chinawriter.com.cn/content/202103/08/content58902.html

 

  文艺批评或者说文艺评论,作为促进文艺繁荣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为文艺创演提供专业审视的观照镜鉴,而且可以在文艺作品和读者观众之间搭起理解与沟通的鉴赏桥梁,同时还可为文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积聚不断升华的思想资源。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地指出的那样:“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因而,其与文艺创演一道,被称为促动文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车之两轮”和“鸟之双翼”,显示出须臾不可或缺也不能偏废的独特价值。

  然而,文艺批评在当今的发展,很难说已经很好地发挥了上述的作用。长期以来被反复诟病的批评“缺位”与“失语”症状,和“大花轿,人抬人”的庸俗吹捧与阿谀奉承,以及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以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从而唯票房、收视率和点击率等等马首是瞻,并且致使“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的“商业广告式评论”普遍存在、真正有风骨的文艺批评极其鲜见等堪忧状况,已然说明:真正的文艺批评的“缺失”抑或“变味”,的确到了不该忽略和不能漠视的程度。

  而一些评论文章或者说批评文字,之所以沦为“广告式评论”、“吹捧性评论”甚至“红包式评论”、“人情性评论”,除了批评者本身的专业素养可能力有不逮,对于评论的对象缺乏相与匹配的鉴赏水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评论的动机和批评的心态可能受到扭曲而不够纯正,难于讲真话,不便讲真话,不愿讲真话,或者不敢讲真话,从而使得文艺评论这项专业性很强的学理性操作,异化为江湖气弥漫的口是心非与花拳绣腿,貌似客观公正,实则花言巧语。

  说穿了,当下文艺批评出现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首先不在鉴赏的水平,而在评论的态度。态度之所以不够端正,根本性和深层次的原因也不全在批评者个人,而在于社会文化氛围即批评的生态环境也存在着问题。比如,被批评的对象不能正确理解对自己创演的评论;再如,发表评论文章的媒介,也大多求安求稳、息事宁人;又如,一些说实话的评论,甚至会给批评者带来各种工作乃至生活上的后遗症;还如,正常的争鸣与反批评,难于形成风气,缺乏思想活跃、平等诚挚的交流氛围,等等,都严重影响着正常批评的健康有序开展。

  为此,开展正常良好的建设性文艺批评,除了评论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及理论修养,讲求专精和地道,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直面问题,站稳立场,褒优贬劣,是非分明,挠到痒处,戳到痛点,注重学理,激浊扬清,不说外行话,不作“野狐禅”;还要和风细雨,端正文风,展现坦诚和厚道,与人为善,姿态温和,不打棍子,不戴帽子,诚恳劝诫,善意提醒,深入浅出,以理服人,不搞人身攻击,对事不对人;同时,要立足建设,着眼提高,施以援手,葆有情怀,不只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还要拿出真知灼见,帮助被批评对象解决问题。以此切实提高文艺批评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诚信意识和专业水平,尽可能发挥批评的正向效能。

  而要达致这些具有建设性的批评效果,就必须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注重“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通过大力改善有利于文艺批评正常良好开展的思想舆论环境,包括敞开交流胸怀、创造宽松气氛、倡导理解包容、追求学术诚信,包括扩展批评空间、摈弃门户之见、端正接受态度、秉持敬畏之心,也包括提供广阔平台、优化传播手段、不搞离间封杀、不行挟私报复。只有这样,文艺批评的生态环境趋于良好了,文艺批评的业态伦理正常有序了,涵养文艺批评的空气和土壤真正改善了,文艺批评的状态、水平及其效能与作用,才会更好地释放和发挥。

  (文中图片来源于影像中国,摄影:黄龙)

 

  (作者:吴文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说唱文艺学会会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两会声音|提振乡村传统演艺活力 引领乡村文化风尚(吴文科)

  再借春晚谈相声(吴文科)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