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网络文艺>首届网络文艺评论大赛>正文

原创|《藏地密码》的“好莱坞”夺宝冒险片基因

2017-03-0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 收藏

  编者按:

  2016“首届网络文艺评论大赛”日前揭晓获奖作者名单。

  大赛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媒体文学委员会、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等单位主办,中国文艺评论网、山东师范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爱读文学网等单位承办,联合国内多家学术机构、文学网站、文学刊物共同组织。

  应众多网友关切,中国文艺评论网与微信号陆续推送经《网络文学研究》《博览群书》、爱读文学网等部分报刊网选载的参赛作品。

  网络小说《藏地密码》十年来备受关注,何润东主演的同名网剧也于2016年底收官,网络与电视屏幕上的探险故事受到了剧迷和原著粉的好评,为期四周的播出期内斩获近4亿播放量。腾讯影业等多家中外影业巨头也在推进《藏地密码》影视剧。本文细读小说,试图解码:是怎样的基因,吸引这一波波改编热?

  【摘要】畅销网络长篇小说《藏地密码》在引发图书热潮后吸引了好莱坞的目光,并确立了改编为系列电影的拍摄计划,是因为《藏地密码》在创作中采用了“英雄的历程”这一好莱坞夺宝冒险片模式,符合好莱坞对于中国西藏神秘主义的想象,具备改编可能性。

  【关键词】《藏地密码》 好莱坞 东方想象 “英雄的历程”模式

  自2008年第一部问世到2011年第十部大结局,这部规模空前、被誉为“一部关于西藏的百科全书式小说”的《藏地密码》创造了难以想象的销售神话。作为一部被定义为文化探险类悬疑小说的长篇巨著,《藏地密码》在收获无数书迷的同时其影视版权也受到了好莱坞的青睐。据报道,早在2009年好莱坞便与作者何马接触商讨版权购买事宜,直到2013年4月,中影股份董事长韩三平、国影投资总裁王国伟、东方梦工场董事长黎瑞刚和美国梦工场动画CEO卡森伯格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新闻中心达成一致签约,商定以中外合拍的方式完成系列电影的制作。

  从早早受到青睐到最终实现中外合拍,比起畅销神话,《藏地密码》为何受到好莱坞的青睐更加值得关注与研究。

  一、从畅销小说到系列电影的可能性

  电影类型的雏形诞生于欧洲,电影流派的诞生使电影的发展及形式由起步迈向完善,但不可否认电影类型的真正完善是在美国。随着商业开发的深入和市场逐利的取向,电影公司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开发系列电影。对好莱坞系列电影而言,只要母片能够顺利打响名声,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知名度,当树立起品牌效应后,续集电影的市场宣传就会如鱼得水。

  为了保证质量,好莱坞的系列电影(动画系列电影除外)并非空中楼阁,很大一部分改编自文学著作,如《教父》;畅销小说,如《哈利波特》《暮光之城》《魔戒》;漫画,如《蜘蛛侠》《蝙蝠侠》《变形金刚》《X战警》;游戏,如《生化危机》等。这样的改编不仅可以保证稳定的受众群体,减少宣传的成本、降低投资失败的可能,同时保证了故事背景的稳定与宏大、人物性格的丰富与立体、故事情节的连贯与严密。

  系列电影是好莱坞电影商业帝国无可争议的明珠,而《藏地密码》受到好莱坞青睐的首要原因便是它具备改编系列电影的可能性。

  首先是以丰富的文化元素为依托,以宗教为背景,建构起内在结构清晰的世界空间。《藏地密码》以痴迷藏獒的主人公卓木强巴寻找传说中的獒紫麒麟为线索讲述了一支卧虎藏龙的探险队伍,经历了穿越可可西里、亚马逊丛林遭遇原始部落、勇闯阿赫地宫、考察古格遗址、翻越斯必杰莫雪山、初探冥河、航行特提斯古海、穿越香巴拉原始丛林、深入古藏戈巴族村种种艰难险阻,最终揭开身世谜团,挫败阴谋,见到传说中的神兽紫麒麟的故事。其中以藏传佛教“密宗文化”为背景,涉及大量“苯教”文化印记,借助上古神话、民俗宗教、历史文化、地理探险等元素构建了环环相扣、神秘莫测的东方探险世界。

  其次,符合系列电影的创作前提,具备观赏性、动作性、刺激性和趣味性极强的故事情节和话题性文化元素。小说《藏地密码》有机融合了冒险、爱情、动作、宗教元素。虽然故事情节的展开存在模式痕迹,但场面描写惊险刺激、画面感极强,有力地推动了情节发展与人物塑造。以《藏地密码1》为例:卓木强巴、张立和唐敏在穿越可可西里的过程中遭遇追击,先后遇到大马熊、大金雕和灰狼三兄弟,在展现了一场活生生的食物链条上的弱肉强食的同时最后登场的灰狼三兄弟展现了动物界的兵法韬略。:“只见张立微低着头,喃喃念道:‘一人现身,吸引并分散敌人注意,与敌人拼斗直至双方都精疲力竭,另一人潜伏,给敌人致命一击;还有第三人的话,应该负责观察敌情,将周围的其余敌人的动向严密监控,随时可以通知同伙以作应对!’……站在两人身后的狼,似乎是三头狼中体积最小的一头,可是张立不敢小视,那种速度的攻击,横空掠起,闪电一击,谁知道这头狼会不会拥有和那两头狼一样的身手和速度。两人再艰难地的回过头来,只见前面的两头狼并没有像大金雕一样,一副怡然自得的准备享受大马熊的样子,而是对着倒在地上的大马熊发出威胁的吼声。一匹狼去拽大马熊的短尾,另一匹则咬着马熊的前掌,还用爪在马熊的腹部拍打,一会儿又趴在熊头上发出恐怖的叫声。”这样的场景正符合电影“奇观叙事”的需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刺激观众感官,也是好莱坞冒险、动作类系列电影所热衷追求的。

  再次,文本中某些特性的改编可能。(1)宏大的规模。(2)多线程的叙述,构成迷宫式的结构。全书共有四条故事线索,其中主线是以卓木强巴、方新、唐敏、张立等人构成的冒险队伍寻找藏獒紫麒麟所在的帕巴拉神庙的探险过程;次要的是莫金与索瑞斯联手破坏、跟踪卓木强巴探险队伍寻找帕巴拉的过程,以及唐涛为找到帕巴拉神庙中能够毁灭全人类的病毒以统治全世界而暗中布局策划了卓木强巴和莫金寻找帕巴拉的冒险过程。此外,还有一条隐藏线索是帕巴拉神庙的历史发展。主次线索交织使得冒险放大,并借此控制故事发展、情节推进。(3)开放性结局。“艰难地爬过一座雪峰峡口,前方风雪漫天,白茫茫的一片,卓木强巴知道,翻过这个风口,前方还有几座山峰,翻过那些山峰,还有更高的山,这一切也不过刚刚开始,前面的路还有很长。就算活着离开,又该何去何从?十三圆桌骑士该如何应对?妹妹究竟已长成何种模样?丹朱法师是否肯收下自己?如何对导师交代?自己的养獒基地员工呢?在一片迷茫中,卓木强巴仿佛又听到阿爸在风中问:‘生命因何而存在?人类因何而存在?作为一个人的你,又是为什么活着?’”这些问题的存在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为故事留下继续发展的余地。

  最后,《夺宝奇兵》的成功经验与复制神话的可能性。从题材与内容上看来,好莱坞既往制作的系列电影中,《藏地密码》与其最相似的便是斯皮尔伯格的经典系列电影《夺宝奇兵》和乔•德特杜巴的《国家宝藏》。《夺宝奇兵》讲述了由哈里森•福特主演的考古学教授印第安纳•琼斯的一系列寻宝探险故事,1981年第一部《夺宝奇兵:法柜奇兵》凭借创意的剧情、惊险刺激的场面成为当年最卖座的电影紧接着1984 年《夺宝奇兵 2:魔宫传奇》、1989年《夺宝奇兵 3:圣战奇兵》延续着之前的模式,以冒险为主要线索,以爱情、喜剧为支撑点,都收获了喜人的票房。2008年第四部《夺宝奇兵 4:水晶骨头》上映,虽然因剧情水准和观众审美疲劳票房略有下滑,但成绩依旧喜人,第五部也已在计划之中。成功的经验具备效仿的可能,尤其是《藏地密码》还具备《夺宝奇兵》所不具备的优势,即已经成型的故事文本和小说框架,这些保证了故事情节的连贯统一,不至于出现剧情水准的突然下滑,影响系列电影的口碑。同时,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每一部续集之间的时间间隔,以保证电影的话题性和热度。

  二、神秘东方的想象

  进入文化多元化的新世纪以来,电影产业在美国本土和西方主流市场连年式微,中国和新兴国家被视为赖以补缺、必不可少的新掘金之地;于是好莱坞尝试改变过往长期存在的局面——在中国形象的塑造上普遍存在的不同程度上的误读、偏见和歧视,呼唤更多不同文化背景、观念和思想的注入。可以说,在电影中加入中国元素已经成为好莱坞吸引观众眼球的制作策略之一。而《藏地密码》富含东方神秘文化元素,符合好莱坞对于东方的想象。

  西藏是一片神秘的净土,被这种神秘所吸引的除了西方还有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生活的人们。近年来,随着《西藏生死书》《藏獒》的问世,西藏小说(或者藏文化小说)类型化的呼声渐起。藏族作家阿来曾提到:“类型小说有自己的传统,类型小说首先要依附于一个文化系统。比如西方类型小说中圣杯的悬念,吸血鬼、蝙幅侠之类的形象,绝不是小说家为了编织一个故事而一时兴起的想像,而是来自于久远的神秘传说,也就是来自于一种文化传统。小说从这些传说出发,也就获得了一种牢靠的心理基础,具备了使故事得到读者参与和认同的可能。”《藏地密码》在这一点上最好了充分准备。“《藏地密码》中至少关涉了三个似是而非的知识系统:藏传佛教的历史与传说;藏獒的知识与传说;最后一个是青藏地理及探险。似是而非?是的,小说中提供的知识系统是这样的,这是小说特殊的需要。”

  《藏地密码》在故事发生前设置了宏大而深邃的历史背景:佛教密宗自公元七世纪由唐人传入西藏(即当时的吐蕃),经历了长期曲折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喇嘛教。整个冒险故事笼罩在藏传佛教密宗文化的背景之下,传入西藏的佛教与西藏原生的多神崇拜的自然宗教苯教“佛苯结合”的痕迹在《藏地密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对宗教背景细致还原外,《藏地密码》采用了大量的神秘叙事,通过虚实相间的情节设置悬念,使得整个冒险行动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下。首先,借用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植染小说的真实感,包括:(1)公元838年的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禁佛;(2)希特勒于1938年和1943年两次派他的最佳助手希姆莱亲自组建两只探险队深入西藏;(3)苏联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组建一支特殊的专家团前后五次深入西藏。《藏地密码》的神秘色彩,满足了好莱坞对于东方神秘主义的想象。

  三、好莱坞探险电影元素的运用

  美国神话比较学专家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通过对世界各民族的英雄神话的研究,发现尽管这些英雄故事因为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存在细节上的差异,但在基本模式上却惊人的相似,即他在《千面英雄》一书中归纳的“英雄的历程”(Hero’s Journey)。他指出,“英雄从日常生活的世界出发,冒种种危险,进入一个超自然的神奇领域;在那神奇的领域中,和各种难以置信的有威力的超自然体相遭遇,并且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于是英雄完成那神秘的冒险,带着能够为他的同类造福的力量归来。” 坎贝尔还提出:“英雄之旅不是新发明,它只是对事物的总结。它是一种对美丽结构的认识,是一套管理人生和讲故事的原则。”于是将“英雄的历程”这一模式划分为12个基本环节:(1)正常世界;(2)冒险召唤,英雄必须面对问题,响应冒险的召唤;(3)拒斥召唤:在冒险的出发点会拒斥召唤;(4)见导师:导师的功能是帮助英雄做好面对未知的准备。(5)越过第一道边界:此时,英雄终于全身心地投入冒险,并且越过第一道边界;(6)考验、伙伴、敌人:既然越过了第一道边界,就要迎接新的挑战和考验,与他人成为伙伴或敌人;(7)接近最深的洞穴,英雄终于到了险境的边缘;(8)磨难:这一阶段,英雄直接面对人生中最大的恐惧,英雄在磨难中必须死去或貌似死去,才能获得重生;(9)报酬(掌握宝剑):在经历九死一生后,英雄掌握了他一路追寻的宝物所有权;(10)返回的路:这一阶段标志着返回正常世界的决定;(11)复活;(12)携万能药回归。将“英雄的历程”模式融入到好莱坞的三幕剧作法中,使得好莱坞冒险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然,在实际运作中,并非僵硬地套用,而是根据需要对其中的某些环节进行隐藏、删减、改变。

  《藏地密码》采用的正是“英雄的历程”模式。主人公卓木强巴原本是天狮名犬驯养基地公司总裁、复旦大学生物系客坐教授,直到他收到陌生人送来的远古神兽照片,他震惊了,受到感召。于是,在见过已经疯癫的照片主人唐涛后他向自己的导师方新求助,一番论争后,导师鼓励他前往探险。卓木强巴将照片与藏地流传已久的紫麒麟传说结合起来的大胆假想令方新心跳加速因而放弃了参加马修丽亚生物论坛领取普立特奖(动物学的诺贝尔奖)的机会,加入了卓木强巴的探险队伍,并在冒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寻找传说中的獒紫麒麟到帕巴拉神庙的冒险过程中,卓木强巴在可可西里遭遇的伏击便是第一道边界,自此之后卓木强巴彻底坚定了寻找紫麒麟的决心,组建起了一只由卓木强巴(实为三大巫王直系后裔)、方新(动物学家、犬类专家)、唐敏(美貌少女、卓木强巴的恋人、决策者派到卓木强巴身边的卧底)、岳阳(特种兵)、张立(特种兵)、吕竞男(密修者、卓木强巴的“宿生”、特种部队教官,探险队伍的训练教官)、亚拉法师(密修者)、塔西法师(密修者)为主要成员的冒险队伍。随着冒险的展开,他们的敌人也逐渐明朗起来,即以本•海因茨•莫金和生物学家、操兽师索瑞斯带领的队伍,以及隐藏在他们身后的唐涛和神秘组织十三圆桌骑士团。在探险的过程中他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穿越可可西里、亚马逊丛林遭遇食人族部落,勇闯阿赫地宫,考察古格遗址,翻越斯必杰莫雪山,初探冥河,航行特提斯古海,穿越香巴拉原始丛林,深入古藏戈巴族村,揭开身世之谜,开启帕巴拉神庙,挫败阴谋等。在这一些列的冒险过程中卓木强巴数次遭遇绝境,命悬一线。

  卓木强巴的冒险活动伴随着自身以及团队成员的身份解密,随着身份的变化,这场原本目的只是寻找紫麒麟的旅程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与使命,也为整个冒险过程增添了悬念,使得“英雄的历程”愈发实至名归。

  【参考文献】

  [1]何马.藏地密码:唐卡典藏版(1—10)[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4.

  [2]【加】张晓凌,詹姆斯•季南著.好莱坞电影类型 历史、经典与叙事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3]【美】约瑟夫•坎贝尔著,张承谟译.千面英雄[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4]王泉编.中国当代文学的西藏书写[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5]董雅楠.《藏地密码》与《达•芬奇密码》对后现代文学的文化反拨意义[D].内蒙古大学,2012.

  [6]曾娟,王泉.论《藏地密码》的神秘叙事[J].天府新论,2010,01:142-146.

  [7]宋雪莲. 揭密《藏地密码》一本书的营销神话是如何制造的[J].中国经济周刊,2009,26:8-14

  [8]阿来.《藏地密码,或类型小说[J].出版广角,2008,09:36-37.

  [9]宋艳艳.近二十年长篇小说的奇观叙事现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10]杨飞.重叠的梦境——新世纪好莱坞系列电影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2.

  [11]阿来.《藏地密码》的“神秘配方”[N].中国图书商报,2008-05-13A04.

  作者简介:缪君妍,江苏南京人,苏州大学2015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批评。

  推荐:吴长青(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爱读文学网总编)

  本文由责编精简

  责编:艾超南

 

       延伸阅读:

       首届网络文艺评论大赛,等你来!

       网络小说《最美的时光》的电视剧改编分析

       邱婧:母语、影像、文化互动及象征——评电影《塔洛》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