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青萍荟>正文

青萍荟|在眼见不一定为实的时代,用魔法打败魔法?/刘书亮

2024-02-28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刘书亮 收藏

编者按:近日,OpenAI发布的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一经问世,便一石激起千层浪。Sora可以根据用户的文本提示创建最长60秒的逼真视频,深度模拟真实物理世界,生成具有多个角色、包含特定运动的复杂场景……对此,有人欣喜若狂,有人焦虑难安。AI为艺术创作带来的是无限可能还是“抢饭碗”?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应该思考如何利用AI促进文艺更好发展,如何规避其带来的风险隐患,文艺评论应如何有效介入并加以引导……鉴于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特别策划青萍荟专题约稿,围绕“Sora与文艺创作”等话题,约请文艺评论家撰写短评、开展短视频评论。

AI视频生成工具Sora火爆出圈,原因不外乎“效果够好”——更具体地说,至少从已经公开的视频、图像与文字资料来看,要比它的竞品Runway、Pika等更好。有趣的是,Sora发布恰逢2024甲辰龙年开年,OpenAI给出的样例视频当中恰巧有一个“舞中国龙、庆贺中国春节”的片段,让这次颇为成功的产品营销在华人世界中更显得应景。


Sora生成的视频(来源:OpenAI官网)

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惊愕于AI领域这种大跨步的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人是否会被计算机取代的焦虑不免再度上演——又或许不如说这种焦虑时显时隐,但从未彻底消失。与此同时,一个同样重要的流行议题便是,社会进入到某种所谓“后真相时代”的论调仿佛更加确定无疑。具体来讲,新闻传播、影视艺术、数字特效行业等均已来到一个特殊的转捩点。CG(计算机图形)技术发展数十年以来,特效行业本来就已经深度影响了影视生产,击碎了“眼见一定为实”的神话。在不久的将来,人们或许只需要打字告诉AI自己的需求,就有可能获得极为逼真的动态影像,到时候互联网上五花八门的视频满天飞,我们怎么确定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呢?

或许“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国际上正在尝试通过开发迭代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个由技术发展本身带来的难题。在OpenAI对Sora的介绍页面上清楚地写明,他们计划将为Sora嵌入C2PA功能,引发大家广泛关注。C2PA是近年由非营利组织联合相关领域龙头企业所制定的技术标准,目前Adobe、BBC、谷歌、英特尔、微软、索尼等均是其指导委员会成员。他们希望通过为作品文档嵌入元数据——譬如创建作品的时间、地点、作者、设备工具,以及是否有修改、有过怎样的修改等——来让每一张图片的来源有迹可循。由此,任何携带该认证的图片或视频素材,从理论上讲我们都能放心地判断哪些是真的(用镜头实际拍摄的),能记录过什么修改,也能标记哪些是假的(由OpenAI等智能工具生成的)。简言之,“真”与“假”均可得到认证。

在“真实能得到认证”这方面,徕卡在2023年10月推出的新款相机M11-P就是全球第一款基于C2PA标准的相机,它在硬件层面进行了专门针对这项功能的调整,有能力为相机拥有者拍下的每张照片加上数字签名。而Sora则将是“虚假能得到认证”的典型案例。

如果C2PA这样的技术标准能得到大规模的应用,相信互联网的文化环境会有一定的提升。但很明显,它绝不是一劳永逸地解决“后真相”问题的灵丹妙药。OpenAI官网直接提到,面对一张图片,哪怕截个图就可以把元数据清掉。这才是关键问题。今后的互联网,有许多经过认证的作品,也必然还剩下更多未经认证、没人知道真假的作品,而所有人对后者的态度又将如何呢?这是需要所有艺术、传媒、文化工作者持续反思的问题。

本文为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虚拟数字人的产业应用与文化生态研究”(项目编号22CH19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刘书亮,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副教授、“动画学术趴”创始人)


延伸阅读:

青萍荟 | 阿尔特曼的魔法:关于OpenAI文生视频模型Sora“祛魅”的冷思考

青萍荟|艺术家如何与Sora代表的“暴力美学”共舞?

青萍荟 |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从“社会摇”到“科目三”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