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张火丁现象”专题研讨会>正文

文艺名家热议“张火丁为啥火”

2015-12-18 阅读: 来源:人民网 作者:孙琳 收藏

  中国是戏剧大国,看戏听戏唱戏对于国人来说,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日常的文化生活方式,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的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生活景观,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更好传承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近日,来自国家京剧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大学、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戏剧》杂志社、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围绕“张火丁现象”展开专题研讨。

  张火丁现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国家一级演员,也是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理事。张火丁1989年毕业于天津戏曲学校,受业于李近秋、渠天凰、张芝兰、孟宪嵘等。1993年,拜程砚秋先生的得意弟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荣琛教授门下,成为关门弟子,得其真传。1995年,调入中国京剧院。2001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京剧研究生班。攻读研究生期间,受业于李金鸿、新艳秋、王吟秋等教授。张火丁教授的代表剧目主要有《锁麟囊》《荒山泪》《春闺梦》《鸳鸯冢》等,创新首演程派剧目主要有《秋江》《绝路问苍天》《白蛇传》《江姐》《梁祝》。2002年初,首演的京剧程派电影《江姐》,把京剧程派现代戏首次搬上银幕。

  会上,各位专家围绕张火丁的艺术成就及“张火丁现象”热烈研讨。大家认为,举办这次会议,对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张火丁现象”,提升对中华文化本身及其走出去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张火丁不仅在京剧艺术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而且为中国文化走出去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今年9月,张火丁领衔主演的京剧经典大戏《白蛇传》和《锁麟囊》先后在美国纽约和加拿大多伦多演出并引起轰动,在北美掀起了一场京剧热潮。张火丁的北美演出,不仅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盛事,而且开启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人格化传播”的模式,让跨文化传播更为有效。

  “张火丁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心里有戏,让观众很快投入,”著名表演艺术家郑榕说,“火丁的表演在每一个千锤百炼的动作中,包括唱、坐、念、打,都能感觉到心灵的跳动,这才是表演艺术的最高要求,美而真,戏曲欣赏的感受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动听悦耳,第二是能表达剧中人物的各种感情,符合人物的地位、身份和性格,第三是演唱不再局限于展现剧中人的情感而能展示人物的气质、神韵,把观众带入特定的历史环境并进入联想,进入一种再创造境界,火丁的表演应该属于这种。”

  “张火丁的演出,我看了很多,就像郑榕老师所说的,她是带着情上场的,情很重要,很多演员表演,只是唱、念、做、打,而张火丁能够以情入戏,把人物情感和自己结合在一起,这是张火丁能够成功的重大原因,”戏曲学者李佩伦谈及张火丁艺术时说,很多演员戏唱得好,调门很高,但不入戏,大家看了以后无动于衷,掌声是为他卖力气而给予肯定,实际上不入戏。“我最近看了一部戏,两位著名演员唱高调,观众以热烈的掌声,那天,我一次掌声都没给,所以关键是创造人物及创造舞台形象并化为力量进入观众心目当中,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地教化作用,张火丁在演很多人物时,都能注入自己的真情,让人走出剧场后,久久沉浸在火丁塑造的形象中去回味和思索。”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