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编读往来>正文

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意识的建构

2016-10-19 阅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 收藏

  自我尊重意识是指编辑在编辑活动中的地位意识。只有确立了明确的地位意识,编辑才能不畏艰苦,甘于平凡,充分扮演编辑出版的“守门人”角色。

  媒介融合时代是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和群体传播多元共生、交互杂糅的时代,文本形态的学术成果和学术信息的传播渠道、载体、介质的变革反作用于纸质化的学术期刊的质量。学术期刊编辑的问题意识和意识形态诉求蕴蓄着价值观变革的信息能量。以互联网为介质的群体传播时代更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再生产和对话意识。

  在整个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作为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者、策划者、加工者、过滤者、把关者、推荐者,甚至创造者,是出版单位文化责任的主要承载者和担当者。

  学术期刊的责任编辑作为叙述、阅读和阐释之链上的居间者,不得不考虑接受主体的阅读注意行为。这种居间者的主体意识既要突出潜含读者期待视野与编辑主体问题意识的交织渗透,又能与有着稳定标准的学术规范和编校规范契合一致,这里的“规范”不仅仅是指引文准确、注释详明等文章形式层面的规范,更重要的是以正确的学术理念和方法论来研究问题,再现和还原现实语境和理想的差距,因此,编辑主体既能体现潜在读者信息传递和接受的现实意向,又能在有容乃大的规范伦理中,体现编辑行为主体的文化实践和审美倾向。

  被编辑主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所浇灌的学术期刊的人文关怀,以媒介融合态势下多样化的出版介质,传承、集聚、创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的先进文化建构的方向和力量。围绕编辑行为主体的实践性和认知性动能,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意识和人文关怀具体表现为基于自我尊重意识的管理意识、规范伦理、问题意识和读者意识的水乳交融。

  自我尊重意识是指编辑在编辑活动中的地位意识。只有确立了明确的地位意识,编辑才能不畏艰苦,甘于平凡,充分扮演编辑出版的“守门人”角色。

  流程管理和编辑的共在意识

  学术期刊的编辑要高度重视流程管理。

  1.初审稿件的管理

  设置专门的网络投稿系统,制定统一、明晰的网络投稿格式并链接到自动回复邮件敬告读者。根植于互联网的电子邮箱缩短了传播时滞,因此每日投向编辑部的电子稿件流量大而快速,有的作者一稿多投,有的作者多稿累投;作者层次也更见纷繁,既有毕业在即的学生和面临升职压力的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也有考核制度下现实利益驱动的行政管理人员。因此,制定统一、明晰的网络投稿格式以及链接自动回复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必要。

  积极利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的及时互动功能,提高与作者有效沟通的信息到达率。尤其与稍有瑕疵而又观点新颖的初审稿件作者的互动反馈至关重要,不但可以将审稿的第一感觉完满保存到退修意见告知作者,而且也积累了作者资源。

  2.编校排合一的流程管理

  在纸本学术期刊网络化向数字网络化期刊的渐进过程中,“编校排合一”对于简化工作程序、提高编校质量有着不容置疑的优势:既可在编辑和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提高稿件加工的质量,降低与作者沟通和反馈信息的时间成本;编辑部通过建立交换校对制度和“公共地带”专人负责制度以及推行“分项校对法”,还可使编辑将注意力放在文稿由纸质稿到电子稿再到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的优化上。比如,在原稿由WORD文档转换为方正系统下的出版格式时,要对文稿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统一管理。也就是说,现代文稿通常为电脑输入的电子版,转换为正式出版物的版式后,要靠仔细校读来把关,一定要将“齐、清、定”的原则贯彻始终。

  身为执行编辑的责任编辑还要适时掌控流程节奏,调节编辑部的气氛,以饱满、活跃的气氛达到流程管理的目的:有效组织,顺畅沟通,和谐互动的学术期刊组织最优化的“共效应”。

  规范伦理和编辑的问题意识

  作为理论形态的科学生产力的一个部门和文化产业组织,学术期刊的编辑不但要对期刊文稿的内容和形式负责,而且要对期刊进入潜在读者阅读视野的效果负责,也就是责任编辑以糅合了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的历史意识和问题意识为支点,坚持内容导向和质量导向,编辑价值考量的主体性追求和主题性要求二重维度的统一,从而使刊物本身成为以自身独特的文化“形象”涵容社会先进文化的价值载体。即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责任人,不仅要将编校排合一,规范伦理和问题意识中的诉求学理化、形象化,更要对知识生产的社会价值有前瞻性眼光和责任担当。

  在编辑实践的操作层面,责任编辑的规范意识集中聚合为核心的纠错能力:审读原稿并检索有关实质性内容和关键字词,从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审美性方面逐步消灭内容文字上的异错,使段、句、词、字、图、表紧紧扣合科学研究的实践性而与所要表达的内容相洽;作为文稿外观的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撰写要能凝聚、展现文章的主题和创新点,使之能嵌入更为宏阔、深远的社会历史语境的脉络;英文摘要的翻译则要简明扼要,注重信息量的社会传播价值。

  审稿是关系学术期刊质量的关键,在努力发扬同行评议、编委会、编辑学者化等制度措施的同时,责任编辑要更加注重把审稿重点转移到学术水平的高低上来,诸如理清规范伦理与问题意识和意识形态诉求的缠夹,利用技术手段查新、检索参考文献和注释所引述的第一手资料而非二手资料来证实文稿的创新含量。这一过程中,责任编辑自身的编辑力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 。

  面对文稿,编辑主体的创造性活动能否与作者的问题意识和学术追求相融合而达到共鸣,将时代精神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感和自我价值感(或者说将时代场域中的话语焦灼)以及对话要求引入学术传统或者社会历史的现实焦点之中?编辑客体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能不能破解人们现实中的困惑,衍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现实的支持力量,或者实现理论自身的发展和维护原有理论的韧性要求?换言之,编辑活动的成果产出的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有赖于编辑主体“内存”(编辑的自身修养、知识结构、编辑活动的合规律等)的释放和浸润。编辑作为出版活动的中介和把关者,自身首先应是一个学养深厚的文化人,拥有视域开阔的专业眼光和一专多能的编辑技巧,如此方能在纷繁多变的信息流中,精准把握符合文化建构方向的吉光片羽。

  如果说编辑行为主体的流程管理,编辑活动中规范伦理和问题意识融为一体,编辑价值考量的主体性追求和主题性要求的二重维度使编辑活动渐入佳境,那么,当责任编辑的意向性投入能出入自由皆无挂碍,直觉性思维和思维的逻辑性张弛有度,编辑活动就跃升到一个创造性的情境,编辑职责的个体性层面即主体意识和审美倾向凸显:以责任意识的辨明与渗透来把握文稿内容管理和形式管理的共性;以质量意识来衡估编辑流程和标准;以刊物的传播形态、精神属性、传播途径的整体性来创造有意味的形式,从而学术期刊方能成为一件“美”的产品。而近义词的辨析、错别字词的辨正、专业术语的精准把握,乃至编辑客体形式或格式层面的“齐、清、定”并不是意义生产中可有可无的节点。

  周振甫、冀勤编著的《钱锺书〈谈艺录〉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一书的前言探讨钱锺书的文艺论,在论述“从创作到修辞,还得注意心手物相应”时,征引钱锺书原文曰:“夫艺也者,执心物两端而用厥中。……自心言之,则生于心者应于手,出于手者形于物,如《吕览·精通》篇所谓:‘心非臂也,臂非椎非石也,非存乎心,而木石应之。’”此处的“非存乎心”应是“悲存乎心”。而在正文第118页“心以应物,意到笔随”一节中对《吕览·精通》篇的引述是正确无误的。

  有可能的是,这样的错误只是出于编校的疏忽和懒惰。而这样的错误如果置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宏文本”和“语义出版”语境下,又会产生何种传播效果?在绝对的自由市场和绝对的精英立场的两极,在超真实的“内爆”中,不应是历史的虚无和意义的荒原以及词语根基的坍塌和腐坏。

  反思对话和编辑的读者意识

  多年来,作为学术生产成果主要载体的学术期刊将自身人文关怀的价值追求锁定在社会文化建构的方向和力量支持方面,即社会效益上面;鉴于行政拨款的经费来源主渠道、人力短缺、场地费用高昂的限制,对于学术期刊经济效益的追求干脆避而不谈。但经济效益对于学术期刊的生存确乎是绕不开的秘密,因为它的内容投入和成果产出都需要流通渠道,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从价值链上来说,其终端价值的裁判权掌握在作为第三方的社会影响力的评价主体——读者手里。

  我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激励学术期刊的读者意识。

  1.以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即人文性、科学性和艺术原创性以及市场意识的有机结合来彰显期刊的价值导向性,形成学术争鸣、辩驳、借鉴的气场,吸引更多圈内同仁的眼球和参与意识。

  2.突破读者与作者同源的精英定位和研究生以上学历层次的受众局限,深入文化信息传播的最广大、最深厚的读者圈,寻找关怀现实、深入历史腹地的话语缝隙。这种话语缝隙是学术源于生活、解释生活、批判生活的适宜土壤。

  3.追求学术期刊网络化和数字网络化学术期刊的共生繁荣。虽然说纸本的学术期刊一般都有网络版,纸本和网络版的同时发行扩大了阅读面,但网络版仅仅是纸本的数字化替代品,并未能从根本上将读者的阅读提升为按主题、关注领域或话题来进行的多媒体或跨文本的即时、准即时和延时互动的共生性检索和沟通。

  全方位、多渠道的流通才能使学术期刊的信息传播成为浸润人们心灵的现实力量,从而激活学术期刊投入产出的经济周期和必需的资金流。由典型的纸本走向“宏文本”、“语义出版”以及微出版等多样化选择可以从作者、编辑、读者、网络运营商几方面推动阅读和探究的深入,使科学研究、学习教育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切实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