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艺海杂谈>正文

浅析朗诵艺术的仪式性表达(李艳)

2024-01-15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李艳 收藏

【内容摘要】 朗诵艺术作为历史悠久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国内外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当前中国的朗诵艺术研究大多集中在技法上,或者以朗诵艺术节目为中心展开新时代的朗诵艺术特色分析,对于朗诵艺术的仪式性探讨还不够丰富。在新文科背景下,朗诵艺术的理论需要进一步延展。本文通过对朗诵艺术源流及表现进行探讨,发现其具有明显的仪式性,并且这种仪式性并不是仅仅停留于外在的形式层面,还贯穿着各种内在因素。此外,朗诵艺术的仪式性并非是朗诵艺术的规训,而是悦己与悦人结合的结果。

【关 键 词】 朗诵艺术 仪式性 朗诵艺术起源 仪式传播

朗诵艺术的文献记载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可将“诵”理解为读,随着历朝历代的发展,朗诵的含义逐步扩展,在近现代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被确定下来。朗诵是相对于朗读而言的一种舞台表现形式,朗诵者在舞台上需要有腔调、有感情、有声调、会背诵,其创作过程中可以加入音乐、化妆、服装、肢体语言、舞台效果等多种视听艺术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朗诵艺术的表现方式更加丰富多样,人们欣赏朗诵艺术作品时不仅能够从感官上得到身心的愉悦,更能给人以无限的憧憬,勾起人们感恩、崇敬、怀念等复杂的情感。符•阿克肖诺夫在对朗诵艺术本质进行探讨时认为,朗诵艺术是戏剧艺术的变体,主要表现在使用更接近自然的、口语化的舞台语言。在他看来,朗诵艺术源于戏剧艺术,但是朗诵艺术更加强调对语言文字的再创作。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朗诵艺术会通古今、融贯中外,已成为当今重要的语言艺术表达形态之一。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家软实力、培育时代新人、促进国家文化繁荣,也对当今的朗诵艺术提出新要求。这也意味着对新时代朗诵艺术的解读需要融入新的视角,促进朗诵艺术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发展。面对朗诵艺术表达中出现的思维定式问题,需要通过多元视角打破旧有的、僵化的理念。为此,本文重新思考朗诵艺术的源流、表征,从仪式性的角度出发,并对朗诵艺术的仪式性进行思辨分析,希望能为朗诵艺术的新文科建设提供思路。

一、巫术与传播:朗诵艺术仪式性的成因

朗诵作为源远流长的语言艺术之一,往往与诗歌相伴而生,我国的诗歌历史可以追溯到《诗经》,那时的诗歌是唱出来的,所以在当时人们所认知的朗诵更加偏向“吟诵”的范畴。关于朗诵艺术的起源,虽众说纷纭,但我们仍然可以从艺术的起源学中得到启发,将朗诵艺术的起源回溯到史前文明。通过对朗诵艺术的深耕发现朗诵艺术具有较强的仪式性,从巫术起源开始到传播的仪式观都可以发现朗诵艺术仪式性的踪影。

(一)仪式与巫术:朗诵艺术的源流新解

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就曾提出过“巫术说”的观点,他们认为早期造型艺术、原始歌舞等艺术形式都与巫术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最早提出了“巫术说”的观点,他认为原始人的思维方式是“万物有灵”,世间万物都能够与人产生交感。这种交感是源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并通过仪式的形式表现出来。巫术与艺术之间具有强烈的相似性与接近性,巫术活动中也经常能看到舞蹈、唱歌、绘画和造型等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艺术表现过程中,“仪式性”作为一种隐匿的属性潜藏于各个艺术形式中。朗诵艺术的仪式性也不例外,朗诵者居于特定的场所,有腔调、有感情地将文学作品通过语言艺术表现出来,形成具有较强表演性、观赏性、宣传性等特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以仪式性引发文学作品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

*本文系2021年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朗诵与新媒体融合实践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批准号:HNJG-2021-136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李艳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11期(总第98期)

责任编辑:王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请通过知网(https://kns.cnki.net/)等阅读全文。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书讯| 《中国文艺评论精选集》/《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 编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11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