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理论探索>正文

中国古代画论中蕴含的中华美学精神(张晶)

2021-04-15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张晶 收藏

  内容摘要: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精神”的美学层面。中华美学精神既源自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创作及文艺理论的历史发展中,又活跃于当下文学艺术的精神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并用三个“讲求”(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精准概括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三个“讲求”是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及美学资源中整合提炼出的基本美学命题,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审美意识,在不同门类的艺术中都有充分体现。中国古代画论是非常丰富、颇具活力的美学思想资源,与中国哲学的一些基本观念有内在的紧密关系。三个“讲求”在中国古代画论中普遍存在。以三个“讲求”为观照视点,可更为深刻地感受到中华美学精神在中国文艺中的深度存在,同时,也可以把握中国古代画论中更重要的思想内涵。

  关 键 词:古代画论 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哲学 三个“讲求”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

  一、中国古代画论之于“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古代画论(包括绘画史和绘画批评)是中国文艺理论宝库中非常重要、藏量颇为丰富的部分,也是集中体现中华美学的民族特色的部分。如欲对中华美学进行更具当代意义的建构,中国古代画论是不可或缺的资源。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世界绘画之林中闪烁着耀眼的光彩,而中国的绘画理论,也随着绘画创作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中国古代画论不仅是当时的绘画实践和文艺思潮的产物,也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及哲学思想有着深刻的联系。画论也与其他门类的艺术实践及理论发生着内在的联系与共鸣,如在很多诗画理论中都可以找到相同或相通的美学取向。画论与书论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体化的。中华美学史及其理论体系的建立,并非古已有之,而是近代以来的美学家们以西方的美学理论建构的产物。然而,中国古代又有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有植根于中华民族哲学系统和文化土壤的审美观念。这在中国的诗、画、书、乐、园林等艺术领域中得到了充分呈现。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蕴含着的美学观念,又体现为很多理论形态。反之,从不同门类的史论中都可升华出很多美学范畴或命题,它们不局限于某一门类的艺术或技艺层面,而具有广泛的普遍的美学价值。从画论中生发出来的美学理论就有很多。它们一方面仍然指导着中国画的创作实践,另一方面,从绘画理论方面得到愈加深入的阐释。对同一画论经典如谢赫的《古画品录》、宗炳的《画山水序》、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笪重光的《画筌》等也都有不同的、不断深化的阐释。绘画史和绘画理论史及其他绘画理论研究著作也多有从美学角度展开的观照,很多从画论中生发出来的范畴与命题得到了基于美学思想的梳理与建构。这些都使绘画理论与美学产生了内在的关联,并由此而得到深化。

  美学理论不应该是远离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纯粹思辨,而应该生长于历史及当下的人们的丰厚审美经验之中。近代美学从美学本质到审美经验的转向也说明了这种趋势。英国著名美学家李斯托威尔指出了这种转向的实质,他说:“整个近代的思想界,不管它有多少派别,多少分歧,却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一点也使得近代的思想界鲜明地不同于它在上一个世纪的前驱。这一点,就是近代思想界所采用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不是从关于存在的最后本性那种模糊的臆测出发,不是从形而上学的那种脆弱而又争论不休的某些假设出发,不是从任何种类的先天信仰出发,而是从人类实际的美感经验出发的,而美感经验又是从人类对艺术和自然的普遍欣赏中,从艺术家生动的创造活动中,以及从各种美的艺术和实用艺术长期而又变化多端的历史演变中表现出来的。这主要是一种归纳的、严格来说是经验的方法,是费希纳所大胆开创的‘从下而上’的方法。这一方法,伸开双臂接受经验所能提供的全部事实,不管这些事实看起来多么微不足道。这一方法目前支配着美学的广阔领域”[1]。由美的本质的争论到审美经验的转向,这是美学研究的大趋势。中国古代的绘画理论为中华美学进一步发展并且焕发活力提供了强劲的动能。这些画论给予我们的,与其说是古典艺术文献,勿宁说是丰富的艺术创作与欣赏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中国精神”和“中华美学精神”两个重要概念,很显然,后者是包含在前者里面的。关于“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我曾经讲过,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2]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中国精神”的概念,而且明确揭示这个概念的内涵。“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也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中国精神”有着强烈的时代性,又有深厚的历史传承性。习近平总书记又在讲话中提出了“中华美学精神”,二者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系。“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审美层面,而“中国精神”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根基与底蕴。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文中图片来源于影像中国,摄影:徐金安。

 

  作者:张晶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3期(总第66期)

  责任编辑:易平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3期目录

  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生成基因的诗学元素(张晶)

  作为思想文化术语的中国美学命题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