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杨俊蕾:同质化、技术反智与拜金主义

2016-05-12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杨俊蕾 收藏

  《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4期(总第7期)

  特别策划·把脉2016年春节档电影

  市场正在推动电影业的供给侧改革/尹鸿

  中国电影的繁华景象与深层矛盾/张思涛

  中国电影急需整体性升级换代/饶曙光

  同质化、技术反智与拜金主义/杨俊蕾

  超越影像:中国电影的文化景观/周星

  在“常规电影”中锻造春节档/李道新

  精耕细作的影片才会有高回报/周黎明

  春节电影“新民俗”的文化意义/左衡

  金融资本进军电影产业的利与害/刘嘉

  丙申伊始的华语电影春节档在票房上贡献了一张足够亮眼的数字上升曲线图,从各类媒体上收获了不少关于更新某某纪录的揄扬。然而除却一般的利益衡量,淡化电影作为新生类金融产品的商业性质,此次出现在同一档期的这三部影片,《美人鱼》《澳门风云3》《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集中表现了当前华语电影的最大痼疾:叙事因袭,技术惰性,处处仿制,用表象上的搞笑段子掩盖反智主义的内核,用单一的拜金逻辑遮蔽当前电影工业最需要的真实影像逻辑。

  或许会有反对意见再拿票房新高作为挡箭牌,祭出“市场不易,需要珍惜”的法宝。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电影作为文化工业的生产之一,它的制作、传播与利益制造也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着经济运行的规则。今年春节档三部影片的整体问题掩盖在虚高的票房数字下,就像某些高能耗的工业制作,以高投入取得大利润,背后隐藏的却是对自然资源的大幅劫掠与破坏。与此相类,这三部带有显著的“后港片”气质的贺岁档电影,在同质化倾向极为严重的表象下,潜在地占据并破坏了中国电影节庆期间应有的文化生态。

  一、单一的港片模式很难满足传统节庆的多样观看需求

  华语电影的发展包括但不限于大陆地区,广义来说,汉文化辐射区域内所生产的以汉语言为主体的电影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在春节这个最重要的节庆期间,中国电影市场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有效组成,更是肩负着回馈多民族的文化诉求,满足多年龄梯级的观看需要,回应多样化的文化阶层娱乐的复合功能。然而,从周星驰的《美人鱼》到王晶的《澳门风云3》,再到郑保瑞的《三打白骨精》,主创本身的港式背景不仅表现在个体的身份符号上面,而且更为显著地造成了影片故事、因果逻辑与风格走向的“后港片气质”。

  所谓“港片”主要是指上世纪60年代在香港地区兴盛起来的影像娱乐业产品,故事线索讲求简洁明快,矛盾冲突的类型化程度较高,而在形式上,镜头叙事以快速的运动镜头构成流畅而迅即的剪切,整体运营以表层的视听愉悦为快感追求。在三部影片中,港片特色最浓的无疑当属《澳门风云3》,简直是末流港片的还魂之作:无人物、无故事、更无真情。影片通体都是虚矫的浮夸,一味攀附既有港片的原初热血。不仅在人物设定上延续了前两部的“赌”系列,而且在音乐使用方面大幅加量,一连九首或长或短的插曲,平均15分钟就唱响一次,险些让情节本就稀薄的影片成为粤语怀旧金曲大串烧。固然,悦耳的老歌依然动人,就像电影刚开场时就放出那首曾经撼动风云的“友谊之光”。男声合唱的第一句就把观看的情感陡然推回30年前的暴烈阳刚,仿佛一场突如其来的强力催眠,突然击中怀旧的神经,瞬时复原了林岭东《监狱风云》的精彩一幕,甚至达到飙泪的强度。然而,节奏、韵律、记忆联合制造起的短暂快感很快就被后续的寡淡情节和极度山寨化的廉价画面瓦解殆尽。30年,足以让一个生命成长,进入壮年,也足以让港片滑下高峰,从一度的勃兴全盛,萎缩为翻炒旧题材的虚张声势之作,眼前的例证就是《澳门风云3》。

  同为港片迁延的还有周星驰名下的《美人鱼》,虽然号称夺冠,却一再哭售往日情怀,在看似绝对正确的环保主题下继续全盘套用已然俗滥的周氏把戏。即便增加了拍客出身的卢正雨等年轻主创的新巧思,但除了贡献几处无关痛痒的小笑料以外,丝毫未能影响浓重的周氏喜剧口味。不可否认,互联网时代产生大量的影迷自称“星星粉”,他们把支持周星驰电影的自发行为提升到道德的高度。然而正是这种看似忠义的举动,暴露出了周星驰在所谓新片中继续复制旧有技法,甚至过度消费自我的问题。

  另外一部翻新西游IP的《三打白骨精》从外观上力图回避纯粹的港片外形,多处出现对于86年版大陆产电视剧《西游记》的致敬,比如片尾再次奏响电视剧的同名音乐,画面上刻意复制电视剧中对于某些特定情节的处理方式,然而在更多的细节设置上,这部《三打白骨精》所延续的并不是靠近古典的吴承恩的章回原著,也不是镌入一代人童年记忆的86版电视剧,而是20年前刘镇伟戏仿颠覆的《大话西游》。这次《三打白骨精》中沿袭并继续放大了唐僧的话痨,悟空的叛逆,就连关键情节的翻转都是刘镇伟版本的再次背书。《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推进设定两处关键转折:第一次是观音菩萨帮助孙悟空认识到“真心/真相”的区别,第二次则是唐僧以自身一死去度化白骨精、感化孙悟空。熟悉《大话西游》就不难发现这些剧情的反转来处。《大话》中的至尊宝在临终前对观音说了一番“肉眼看”和“用心看”的开悟,几乎如出一辙,唠叨不止的唐僧则发愿“一命赔一命,感化劣徒”。

  今年春节档排片出现如此趋同的港片同质化大集合,提示红红火火的国内电影市场亟需注意统筹思维问题。春节是黄金观影期,是拉高电影票房的主力档期,但在以人为中心的视野里,这场观看的盛筵其实是数以亿计观众期待的一次共时的节庆合家欢体验。在这里,节日是一个庆典,每一个人的主动参与把各自的时间进行了集体化,成为固定而凝滞的永恒一刻,其间对于交流功能的渴望大大超过了娱乐本身。[1]反观春节档中同义反复的排片方式,真是担心那些未被满足的多民族、多样态、多梯级的观影需要又将以什么样的替补方式释放出来。

  二、反智主义的技术仿制

  除了无法掩饰的港片同质化特征之外,三部影片还呈现出一个通病就是技术惰性,表现在《澳门风云3》里是彻头彻尾山寨化的AI设计,硬将智能技术的画面拗成神秘的炼金术,同样,《美人鱼》和《三打白骨精》维持了相似的低水平特效,为提升票价而生硬转换的3D技术再次重复若干年前《龙门飞甲》的技术误区,由于出自不同特效公司的片段难以达到画面参数的有效统一,导致人物景物的远近距离比例和高低落差比例忽大忽小,仿佛在时刻提醒着观众背后蓝幕的隐形存在。

  在技术惰性方面,《三打白骨精》延续了两年前贺岁片《大闹天宫》的思路,继续在特效画面上直接仿制,套用模型,根本不去考虑这样的特效画面是否能够与后续的故事相结合。两个细小的地方能够清晰地体现出这种思维的误区:其一是猪八戒以人身出场时手举一柄自带下雪特效的华盖,其二是孙悟空的铠甲一块块飞到半空又能自动穿上。前者的特效设计众所周知,是2015年迪士尼动画《冰雪奇缘》的量身定制,拥有超能力的艾尔莎公主为雪宝制作了一朵专属的下雪云,满足了一个雪人对于盛夏的奇特渴望。然而同样的特效套用在猪八戒身上却生硬而奇怪,尤其是只在出场时一闪而过,之后就再也没有任何相关续接进行发展或者呼应了,显然只是为了短暂视效而硬造的仿制技术画面。后者的创意显而易见来自好莱坞大卖的钢铁侠系列,斯塔克为了缩短变身时间而研发出让钢铁战衣快速分解或穿上的技术,画面上则使用电脑特效打造出红金配色的钢铁甲胄纷飞聚合的过程。《三打白骨精》又一次在效果上模仿了《钢铁侠》,曾经精心描写的“凤翅紫金冠、锁子黄金甲、藕丝步云履”就这样被懒惰的技术仿制分散切割,一块块地肢解为机械般的片甲组装,销蚀了原有的美感。归结起来看,《三打白骨精》中技术化的惰性,正是在承继传统文化的外衣下进行了技术躲避。

  对于技术的反智化使用则是《美人鱼》和《澳门风云3》的共性缺陷。和周氏喜剧一脉相承,《美人鱼》也多次逆推技术的原创发生。作为影片特效核心的美人鱼造型在电脑建模制作上显然是粗糙的。不仅名为珊珊的少女美人鱼在鱼尾建模上的外观令人惊讶,其他如八爪鱼、人鱼老奶奶等的异体结合部分也有意保留了粗糙的不完善形态,再次体现了周星驰喜剧片的喜好之一:在粗糙廉价的布景中求取意外的笑料。除却这一处联系导演偏好的电脑特效不提,仅就影片情节中对待技术的态度进行分析,就可以见出该片对于技术的反智化态度。片中述及驱赶美人鱼的声纳技术,反复使用排泄物对声纳进行污名化的喜剧处理,一如巴赫金在分析民间文化时所说的,利用关于排泄的描写来积聚“嬉笑的力量”,通过“物质-肉体层面”,进行“怪诞的贬低”。[2]另外,最值得分析的是影片对于这个已经渲染得神乎其神的声纳技术的归宿安排,竟然是一关了之。在影片前半段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建立的技术实验室到了尾声却完全沦为无用的反派,威力巨大的声纳技术没有任何可以转化的途径,或者可以再利用的可能余地,只能一关了之,再次复归简单的物我两合理论。

  同样是反智的技术使用,《澳门风云3》的表现主要是对于技术表达的山寨式沦陷。朽坏了的赌场画面加上无厘头的智能机器人管家,互为解构。虚矫的叙事使影片无力延续港片原初的赤诚热烈,于是搞笑的责任便落到看似带有高科技因素的AI技术画面上,接连出现管家机器人、杀手机器人、女仆机器人以及宝宝机器人。且不说其中的造型或者创意多次仿照《星球大战》《变形金刚》乃至机甲动漫,仅就影片对于机器人的功能定位和表现语言来说,就可以发现名噪一时的AI技术元素在这部电影有限的认知构架里根本就是一次炫奇。影片中还反复出现一个似是而非的技术画面,即反派人物高举着某小棍,依靠一个透明的圆球续接并掌控意中人的生命。这个迷离设计对于相关的能源原理等一切科学知识都噤口不提,主要求助于女明星的身体裸露和男歌星的深情歌喉,借此制造观看的接受与感动,却更进一步暴露出了对于科学技术的陌生,乃至反智化的使用。究其原因,还是唯娱乐论和利润至上在背后驱动,欠缺了一份对于科学新知的真正兴趣和相适应的表达。

  三、欲盖弥彰的拜金逻辑遮蔽了呈现真实的可能

  回顾丙申伊始的这几部电影,不禁感叹,刚刚挺入勃兴阶段的中国电影市场正在迅速转换面孔,隐约扮起金融大亨的股市模样。在涨停报收的一片喧嚣中,逐渐掩盖了两种本不应缺席的声音,首先是电影艺术本身的创新语言,其次是电影作为当代文化表达的社会立场体现。事实上,电影本是具有多重属性的,商品性只是其中一种,另外还应该体现民族性与时代的文化价值。然而,透视三部贺岁档影片可以发现,时下的电影制作正在把它极端趋利的一面展现给世人,它原本应该作为“圆熟的技巧”,巧妙地隐藏在叙事与表演的后面。像这样一味以票房为至高追求,掩盖了自身对电影不诚实的态度的制作者们,其实没有把观众当成有正常审美和情感需要的观看者,而是把观众臆想为期待奇观的窥视者,用简单的抚慰模式来遮蔽真实的当下问题。

  《美人鱼》的立场初看起来是无力的美人鱼为弱者一方,相对于人类,它们是异类;相对于地产商,它们幻化为失地的贫穷群体;相对于填海造地的蓝图和富人买走家园的隐喻,它们又似乎寄寓了港人的特殊幽怀。然而深入到影片的终极解决方案来看,剧情最终安排有钱帅哥携手无邪的贫家少女,又让不义之财流向扶贫的、教育的、同时又是颜值超高的美少年,顺利为观众塑造起惰性的情感皈依:贫富矛盾无需通过抗争去改变,有钱人终会大发慈悲。让观众在舒适的人物关系中感到被抚慰。至于拜金到无所顾忌的《澳门风云3》,已经空心化到无法置评。正如前文所述,这部无故事、无人物、无真情的三无之作,依仗“集邮”明星面孔跻身春节档,依赖一场场嬉闹和粤语老歌串连捱足运行时间,居然还要再靠2D拍摄转3D放映的技术提升票价。

  在警惕过度拜金的观察维度上,如果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些,还可以纳入档期尾声的有《卧虎藏龙2》,以及3月上映的《叶问3》。这两部影片在类型上不约而同地集合了古装与动作的元素,却在技术因袭和电脑特效方面与《三打白骨精》一样,过度仿制现有的电影桥段。古装和动作的类型元素之所以需要特别加以关注,是因为古装联系着对于本民族文化历史的认知和再现,动作则负载了华语电影的特有价值,包含了中国人在传统上继承而来的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和伦理观,是未来中国电影真正实现文化独创的最大可能类型,构成华语电影中最重要的一脉。相反,过度重视电影的商业属性阻碍了电影作为当代民族文化的承担与表现。重要的症候之一就是贺岁档的各部影片都在翻炒旧作,不仅创新难觅,就连前作的精彩之处也在反复的过度消耗中不见了踪迹。题为续作的《卧虎藏龙2》,模仿套用常见的3D环境建模,模糊了第一部铺垫起来的立体空间,将沙漠、京城、武当加以平面化,用最为现成简易的峭壁深渊和高塔冰湖构筑起毫无个性的打斗背景。同样消失的不仅是背景,还包括前作的人物关系以及情节冲突中所涵盖的传统道义。放大拜金目的后拼装组接而成的《卧虎藏龙2》,只能依靠泛化的影像符号和夸张的戏剧化讲述一再强调对于前作中各种经典武打段落的复制。而《叶问3》的违规票房操作则为高度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做了一次提醒。[3]

  事实上,过度拜金的电影制作不仅会出现违规操作票房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它遮蔽了电影生产中的真实逻辑。真正具有原创力量的电影作品因为缺乏强大的吸金能力而受到忽视,与之相仿,对现实问题进行严肃人文观照的电影作品也往往受到冷遇。由拜金主导的电影制作为了确保最佳收益票房档期,陷入自我重复的怪圈。

  今年的春节档影片几乎部部都在翻新旧题材,固步自封,缺少新创。既失落了电影本体的自我创新,也造成了同质化电影的空心化叙事。初看上去,重复出现的空心化叙事只是少数影片的个案问题,但究其实质就会发现,在重要节庆档期中集中出现的空心化叙事电影正在用肤浅的视听愉悦和经不起推敲的故事情节销蚀关于本民族历史的集体记忆,妨碍了对于本民族固有文化进行带有时代特征的创新性理解。我们期待着更多更好的电影佳作,来实现电影工业中的真实影像逻辑,“以正在跃起的方式把持住这一当下即是”。[4]

  [1] [德]H·G·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作为游戏,象征,节日的艺术》,张志扬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

  [2] [俄]M·M·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 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7页。

  [3] 《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对影片〈叶问3〉部分票房存在不实问题形成处理意见》,《中国电影报》2016年3月18日

  [4]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391页。

  *本文受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曙光计划”13ZS003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资助。

 

  作者:杨俊蕾,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4期 总第7期

  责任编辑:杨婧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