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从大自然文学到呼唤生态道德(云德)

2021-02-0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云德 收藏

  内容摘要:安徽作家刘先平作为我国当代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和生态文化的践行者,创作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他的大自然文学观可以概括为:以敬畏之心对待自然,以工匠之心对待创作,以赤诚之心对待读者。刘先平在大自然文学创作中,走过了从热爱自然、尊重生命到呼唤生态道德的过程,创作思想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从量变到质变、从自为到自觉的探索历程。大自然文学创作的优秀成果应予以宣传推广,以普及生态文明理念,让热爱自然、倡行生态公德的意识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关 键 词:文学评论 大自然文学 生态道德

  安徽作家刘先平是我国当代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更是当之无愧的生态文化的践行者。

  刘先平四十年如一日,栉风沐雨、不辞辛劳,先后两次横穿中国,从南北两线走进帕米尔高原,三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四次探险怒江大峡谷,六上青藏高原,年逾七旬仍四下海南、两赴西沙……他半生一直辛勤耕耘着大自然文学创作这块领地,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从未因环境的变迁和名利的诱惑而改变初衷。即便是进入耄耋之年,到了可以养尊处优、颐养天年的时光,却依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坚持笔耕不辍、常有新作出笼。他先后创作出版了《云海探奇》《呦呦鹿鸣》《千鸟谷追踪》《大熊猫传奇》《黑叶猴王国探险记》《山野寻趣》《麝啸大漠》《续梦大树杜鹃王》《走进帕米尔高原》《美丽的西沙群岛》《南海变色龙》《追梦珊瑚》《爱在山野》《追踪雪豹》《在大熊猫故乡探险丛书》《刘先平大自然探险长篇系列》《刘先平野生动物探险系列》等优秀的大自然文学作品,硬是把大自然文学创作变成当下中国颇具声名的生态文化现象。他的执着、勤奋与坚守令人感动,也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充分肯定,从他先后多次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儿童文学奖和比安基国际文学奖等各种奖励,就足以佐证。正可谓:“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概括刘先平的大自然文学观,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一是以敬畏之心对待自然,二是以工匠之心对待创作,三是以赤诚之心对待读者。

  所谓以敬畏之心对待自然,是指刘先平文学创作的基本功。文学是虚构的,但刘先平的创作从来都不向壁虚构、凭空杜撰,而是亲历亲为,有坚实的生活积累作支撑,大多是写实与虚构的结合体。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几乎成了他特有的生活方式。40年来,他出没于崇山峻岭、长川大漠和江河湖海,不单是为了饱览名山大川、荒漠戈壁和海洋世界的自然风光,更是为了探寻大千世界诸多生命的生存衍变奥秘,积累更加丰富的感性资料,做足创作素材的功课;他的大自然考察不是灯红酒绿下的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是阴晴寒暑、饥寒交迫中的风餐露宿,是荒山野岭里的徒步奔走,目的是让笔下的自然生态更加真实可感;他怀着敬畏之心、历尽千辛万苦展开实地田野调查,比对大自然历经天灾人祸的侵蚀所发生的奇异变化,不是为了赢得野外生存能力竞赛的嘉奖,而是为了验证他的大自然文学创作理念,为生态道德的倡导提供一份可资佐证的、真实可信的第一手鲜活资料。

  ……

  阅读全文请点击底部“登录后查看PDF完整版”。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云德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1期(总第64期)

  责任编辑:易平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喜讯 | 《中国文艺评论》晋身C扩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1年第1期目录

  斑斓多姿的文化潮汐 ——改革开放40年文艺素描(云德)

  口述史: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年文艺新发展(云德)

  云德:开创新时代文艺评论新局面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