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如何看待新技术对文艺的影响(袁正领)

2024-02-27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袁正领 收藏

近日,首款文生视频模型Sora问世,可根据文字指令创造出逼真的富有想象力的场景,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专业视频生成能力。因而,技术与文艺的关系再一次引发人们关注与探讨。近年来,科技的迭代创新让人应接不暇,在催生文艺新形式、文化新业态的同时,也给不少人带来困惑和忙乱。如何认识新技术引发的新文艺现象,如何把握其影响下文艺创作和评论的方向,是当前需要研究解答的问题。

(图片选自《流浪地球2》

对文艺来说,除了审美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它还具有传播属性。为什么说文艺有传播属性?或者说为什么要上升到“属性”的层面来认识文艺的传播特性?其一,文艺创作的动机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传播。用匈牙利文艺理论家阿诺德·豪泽尔的话说,艺术家每一次对思想、感情和理想的抒发,都是针对着真实或假想的接受者。艺术从一开始(一说艺术起源于“巫术”)就是一种交流、传播行为,成为个体之间连接的纽带,以建立共同生存所需要的秩序。其二,文艺的呈现依赖传播介质和载体。只有审美意象还只是郑板桥所说的“胸中之竹”,只有借助媒介将其变成“手中之竹”,艺术作品才得以呈现。没有介质和载体,就没有文艺作品的产生。其三,文艺得到欣赏者“身份认证”需要传播。从理论上说,创作的作品只有成为人的审美对象时,艺术品才真正成为艺术品。传播载体和平台正是联结创作者与欣赏者的桥梁和纽带。综上可以看出,艺术是通过传播而存在的,其关联是内在的,传播属性就是文艺的基本属性之一。

文艺的传播属性,决定科技进步是文艺创新的内在动因,具有必然性。因为无论是艺术呈现的介质还是作品传播的载体,都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并随科技进步而改变,从而对文艺产生深刻影响。比如,造纸、印刷术的进步是明清小说繁盛的技术基础,电影、电视等现代艺术形式的出现是电气革命的产物,3D、VR、全息影像、智能抠像等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段则与微电子、互联网、人工智能(AI)等技术密切相关。可见,科技进步是文艺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而不是外在的、偶然的因素。

由于文艺的传播属性和与科技的内在关联,其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一是促进艺术形象乃至表现形式的创新。任何一种新的艺术媒介都可能与创作者的情感形成互动,从而影响到审美意象的形成和呈现方式的创新,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比如, 19世纪印象派油画风靡欧洲,是得益于化学的进步,合成颜料的增多。据统计,从印象派画作中确认的20余种主要颜料中,有12种是新的合成颜料。当时法国印象派画家皮埃尔·雷诺阿就曾说,“没有装在锡管中的颜料,就没有塞尚,没有莫奈……”。当下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应用,也必将为艺术创新提供更多可能。二是推动创作方式的变革。比如,电影以工业化的方式进行创作生产,起源于20世纪初,这与工业时代摄影机、制片技术等的改进密切相关;当下,随着信息化带来的电影新技术应用,后期制作的比重显著增加。音视频制作软件的普及、智能手机的应用等,使创作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可以想象,AI等高新技术应用,将会为艺术创作提供更便捷的路径、更广阔的创意空间、更多样的选择。三是带来文艺传播和接受方式的改进。新的技术催生新的传播方式和媒体形态,从而极大地改变文艺的传播力、影响力。比如,网络媒体、智能手机普及后,“线性传播”被“点播+互动+伴随”取代,节目“货郎”变成了节目“超市”,个性化需求得到更多满足,受众由被动变为主动,创作与欣赏的关系发生新的变化,文艺生态也会随之改变。四是引起受众欣赏口味和艺术生存“土壤”的变化。科技在影响创作的同时,也在通过另一条渠道影响着社会文化环境和广大受众。科技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会带来生产方式、生活节奏、人际交往、思想观念等方方面面的变化,进而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和欣赏口味。比如,电影《百鸟朝凤》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唢呐老艺人焦三爷面临技艺失传时的痛楚,根本原因则是现代条件下人们有了更多新的选择。当然,科技进步对文艺的影响还不只以上几点,还包括文艺观念、人才素养、管理方式等一系列的变革,在此不再一一讲述。

技术进步对文艺全面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新旧艺术形式的此消彼长乃至新老更替,从而造成文艺生态和发展格局的重塑。主动适应者可能获得新生,被动适应者可能遭受淘汰。为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有的会通过融合创新,融入新的艺术形式。比如动画片,就是将传统漫画融入影视技术的产物。有的通过调整功能定位,改变侧重点以获得新生。比如面对摄影的冲击,西方绘画不得不重新评估“画得像不像”这一重要评价标准,从而诞生了以“表现”“抽象”为主流的现代绘画艺术。有的则是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元素,或与新的传播渠道相结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创作方式。比如有些作家运用互联网的交互性,边写边发边调整思路,以更加契合人们的阅读心理和审美期待,于是产生了网络小说。当然,适应新技术的方式还有很多,其关键是立足文艺的传播属性,认清科技进步对文艺创作乃至文艺生态可能产生的影响,以科学理性的心态、锐意创新的精神积极对待,以便找准方向,用好策略,顺势而为。特别是传统艺术形式,有些面对新兴技术和新兴艺术形式的冲击处境艰难。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何看待这一现象,从文艺与科技的关系上看,笔者认为应明确两点:一是在技术进步面前新旧更替具有必然性,应尊重实践的检验、受众的选择,而不是一味归咎于市场机制的负面影响,呼吁政府的扶持;二是应坚持辩证取舍、推陈出新,积极运用新的技术和传播手段创新艺术表现形式,注入新的内容,以获得新生。当然,对某些艺术种类、在某个转型阶段给予一定扶持也是必要的,需要具体分析。

考虑科技对文艺的影响,还应注意把握其“边界”,避免过于夸大其作用和不恰当的应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整体协调、动态平衡中推进的。考察科技对文艺的影响,也应将其放到文艺的属性、功能等各种要素的统一体中综合衡量,以洞察其“边界”,把握方向性,减少盲目性。一是不能脱离文艺的审美属性。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因而具有审美属性。审美意象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其中的“情”即情感心理,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条件下,由人的知识、观念、欲望、理解、想象、经验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而形成,其中对于各个要素的配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因情而变。技术进步可以改变艺术呈现形式,也可以影响审美意象的生成,但不能取代审美意象本身,不能脱离人的情感心理,不能脱离“人”的艺术主体性。比如,在当下的电影、动画制作等领域,高科技都发挥着很强的辅助功能,将来甚至会超出人们的想象,但它无法甩开艺术的本体自成一家。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时代精神的气象万千、人们情感心理的复杂微妙都需要由优秀的艺术家——由“人”来进行实时的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这应是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手段难以完全掌控和取代的。所以,不宜将科技的作用过分夸大,更不能用技术带来的视听冲击取代真正的审美内涵,取代思想性、艺术性。

二是不能脱离时代氛围和现实实践。古人云,笔墨当随时代。艺术家、美学家们都特别强调文艺创作和评论要心系时代,特别要观照时代的社会氛围。用李泽厚的话说:这种氛围能集中表现社会的潮流、时代的气息、生活的本质,和人们的命运、需要、期待交织在一起,具有深刻的人生意味。这是文艺创作发时代之先声、引领社会发展潮流的根本所在,也是引起广泛共鸣、能够既叫好又叫座的关键。观照时代氛围,就要深入体验社会生活、全面观照现实实践。这是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的,也是创作优秀作品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如《流浪地球》系列,高科技应用不可谓不多,但真正打动人心的仍是饱含中国风格、充满时代气息的奋斗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仁爱之心。脱离现实、缺少思想性的作品,科技含量再高,也只是一个炫技的躯壳,不会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因此而失败的作品也不乏其例。

三是不能脱离“人格”塑造的基本要求。文艺是塑造灵魂的工程,也可以说是塑造“人格”的工程。这是文艺的基本功能之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具体的,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所处的生活环境,也不能超越自身所处的成长阶段,这需要处理好个人与群体、权利与义务、成长阶段与生活态度等多方面的关系,形成个人自身的内部和谐、个人与环境的相对平衡。文艺对“人”的塑造,应体现这种平衡要求,防止畸形发展。塞万提斯笔下堂吉诃德的乖张荒唐,就是骑士小说看多了造成的。高科技在文艺领域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艺术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多元多样,表现能力大为增强,关注这种平衡也显得更为重要。这需要文艺关注自身各种功能的平衡,防止在新技术应用下某一项功能(如娱乐)过于突出,而抑制其他功能的发挥。比如,一些网络游戏做得颇具艺术色彩,但也颇具刺激性,乃至携带一些观念上的偏颇,使一些青少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这会不会对其人格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人们观看短视频过多,会不会带来知识结构的碎片化和思想的平面化?这对创作与评论、运营方、监管机构来说,都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作者:袁正领,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袁正领专页

在融汇创新中巩固文化主体性(袁正领)

科技进步对文艺发展的内在驱动和现实影响(袁正领)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