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丰子恺春之画,努力惜春华

2017-02-20 阅读: 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 收藏

  【文化典藏】画春天,画垂柳,画双燕。画儿童,画踏青的游人,一笔一笔,天真烂漫;蓬勃的生机,从画面蔓延到人的心里,让人不自觉放松神经,仿佛闻到青草香。

  【文化典藏】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

  【文化典藏】诗人,特别是词客,对春爱慕尤深。试翻词选,差不多每一页上都可以找到一个春字。

  【文化典藏】后人听惯了这种话,自然地随喜附和,即使实际上没有理解春的可爱的人,一说起春也会觉得欢喜。

  【文化典藏】这一半是春这个字的音容所暗示的。“春!”你听,这个音读起来何等铿锵而惺忪可爱!这个字的形状何等齐整妥帖而具足对称的美!这么美的名字所隶属的时节,想起来一定很可爱。好比听见名叫“丽华”的女子,想来一定是个美人。

  【文化典藏】然而实际上春不是那么可喜的一个时节。我积三十六年之经验,深知暮春以前的春天,生活上是很不愉快的。

  【文化典藏】梅花带雪开了,说道是漏泄春的消息。但这完全是精神上的春,实际上雨雪霏霏,北风烈烈,与严冬何异?

  【文化典藏】所谓迎春的人,也只是瑟缩地躲在房栊内,战栗地站在屋檐下,望望枯枝一般的梅花罢了!

  【文化典藏】春的景象,只有乍寒、乍暖、忽晴、忽雨是实际而明确的。

  【文化典藏】此外虽有春的美景,但都隐约模糊,要仔细探寻,才可依稀仿佛地见到,这就是所谓“寻春”罢?

  【文化典藏】有的说“春在卖花声里”,有的说“春在梨花”,又有的说“红杏枝头春意闹”,但这种景象在我们这枯寂的乡村里都不易见到。即使见到了,肉眼也不易认识。总之,春所带来的美,少而隐。

  【文化典藏】游春人在画中行

  【文化典藏】翠拂行人首

  【文化典藏】闲庭春昼

 

       延伸阅读

       外孙眼中的丰子恺:他喜欢听批评意见 会偷听

       耗时六年,《丰子恺全集》终面世

       丰子恺美术作品《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