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红船”系列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夏强)

2021-03-23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夏强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中国艺术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210319/index.htm?page=/page_3/202103/t20210318_537895.htm&pagenum=3

 

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实践

——从“红船”系列文艺创作谈起

  2017年9月,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前夕,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等多个部门组织推广,后在浙江省内多次巡演的大型诗话情景剧《红船·追梦》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中国艺术报》《文艺报》、人民网、《浙江日报》《杭州日报》等媒体和广大观众纷纷赞誉。《中国艺术报》邀请我从编剧的角度梳理创作缘由;《杭州》《杭州宣传》等杂志专题介绍创作经历;《上海艺术评论》《中外文化交流》等杂志刊发多篇研讨文章;中组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大型政论片《必由之路》用较大篇幅肯定该剧是当代青年人与革命先辈的“心灵交流”,是一次“思想寻根”,也是对“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追溯”。

  作为一部系统阐释“红船精神”的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当下一经推出就能够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呢?作为该剧的编剧,我一直在思考。我认为文艺创作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才能达到感染人、教化人的目的。

  在构思创作《红船·追梦》的剧本之初,我就想寻找一个恰当的与众不同的手法,用发生在中国、特别是浙江这一块孕育了党和红船的大地上的人和事,来展现中国人民近一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向今天的人们传递一种强烈信念:人是要有信仰的!人是要有追求的!因为对今天的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先烈”很多时候只是存在于书本上的一个概念,看不见、摸不着,缺少直观的体念。如果能够通过戏剧的呈现,让大家发现这些革命先辈原来也和自己一样,是一个个质朴的、活生生的人。先辈们生活、理想、追求的“字典”里,除了革命、牺牲,还有夫妻之爱、父子之念、母子之情,他们的字里行间也充满着人间的烟火气和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

  在选择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剧本主题与内容时,是习近平同志关于“红船精神”的论述和《之江新语》的著作,让我找到了新的灵感,受到深刻启发。2005年6月21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将“红船精神”提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而《之江新语》辑录了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浙江日报》上发表的232篇短论,这些文章主题鲜明、短小精悍、文风质朴,似与人促膝谈心、娓娓道来,让人欣然地接受。加上《东方红》《复兴之路》等以往优秀文艺作品的成功告诉我,如果选取一批年轻革命先烈的诗文、书信和故事,用朗诵和情景再现的形式,用意识流来穿越时空,再现过去一批批有理想的爱国青年,为了民族的新生、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用自己的生命和激情去反帝反封建反压迫的艰难征程,将会非常有意义,而且一定能够吸引当代年轻人。因为那一首首质朴无华的诗歌、一封封简朴的家信、一个个饱含泪血的故事,就是一位位革命先烈舍身忘我的家国情怀。那是一个政党,从红船出发,历经风雨,经历无数人抛家别舍、骨肉离散,抛头颅、洒热血,只为自由的中国、民众的福祉。这样的志士、这样的政党是有大情怀、大追求的,应该值得人们的期待和赞许。

  是南湖的红船,用一派红色的笔墨将旧中国漆黑一片的夜空撕开,用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自觉,发出了睡狮猛醒的呐喊,给中华大地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以一种诗画的写意手法来描摹这种深刻与伟大。我仿佛看到我们的党从初创时期的开天辟地,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劈波斩浪,到抗日征途的伏枥前行……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续写出举世无双的宏伟篇章,终于将当初那艘在风雨飘摇中的小船,铸就出今天能够在世界大潮中昂首挺进、驶往实现中华民族百年梦想彼岸的巨轮。在创作过程中,我仿佛看到,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内核的“红船精神”,始终照亮着我们的奋斗历程。“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种精神已经转化为我们百年追梦的原动力。

  “东风既起,千帆竞发。”在这百舸争流的新时代,我们唯有扬帆奋力前行,才能把“红船精神”一直延伸下去,并且永远地延续下去。“行百里者半九十”,新时代迎来新征程,“两个一百年”的伟大梦想蓝图已经绘就。当新时代的新航程在南湖红船扬帆再出发时,我们站在高昂的船头上,前进的号角已经嘹亮吹响,那鲜艳如初的火红旗帜,还将高扬起首创的信念、奋斗的执着、奉献的情怀,鼓舞我们继续走在时代的前列,勇立改革、发展的潮头。

  《红船·追梦》是一种主旋律艺术作品的创作探索,它抛开传统的戏剧结构形式,以诗话情景剧的方法,勾勒了“红船精神”的风起云涌,以革命先烈们自己创作的诗歌、书信、散文、故事情景等,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作了全景式扫描,全景之下又有夫妻惜别、父子永诀、师生对话、母子相离等感人片段,完成了对“红船精神”的诗性言说。该剧自2017年9月首演以后不久,就开始了杭州市内巡演和浙江省内多次巡演。除了在剧场演出,还多次走进工厂、学校,走进农村文化礼堂,走进科研单位报告厅。无论是党的各级干部,还是年轻的莘莘学子;无论是海外归来的游子,还是世居乡野的农夫,他们都觉得能够欣赏到这样的文艺作品,真是太有意义了、太及时了。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们文艺当前的“时与事”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引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优秀文艺作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红船·追梦》创作的基础上,我们继续以“红船精神”为指引,又陆续创作或准备创作一系列以红船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如以杭州市域范围内革命先辈事迹为主要内容的三集广播剧《红船·初心》,以新中国成立前牺牲在杭州陆军监狱的四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代理书记)为人物原型的舞台剧《钱塘魂》,以近现代杭州优秀共产党人邹子侃、陈金水等为代表的网络剧《红船·使命》,表现每一个时代的共产党人,除了共同的理想外,还有每一个时代的特殊使命。我们已经创作完成了以优秀共产党员、忠诚的纪检卫士余延安为原型的六集广播剧《平凡的坚守》,以优秀共产党员楼曼文为原型的情景诗剧《故园情》……正如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沈勇所说,诗话情景剧《红船·追梦》开创了一种新的创作样式,并且是能够复制到任何地区的一种新的文艺样式。这个模式可以在很多地方推广,在许多文艺题材中运用。

  正如有评论家所指出的,《红船·追梦》具有历史纪录的质地,它赋予历史人物鲜活的生命,使“历史”通过舞台表演变成了活生生的“当下”,也使“红船精神”具有了更加鲜活的力量。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夏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评协副秘书长,国家一级编剧)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历史,从这里启航:油画里的中共一大故事和“红船精神”

  歌剧《红船》:寻迹百年理想的激情咏叹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