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艺品艺德>正文

“饭圈文化”治理需要多管齐下(向云驹)

2021-08-31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向云驹 收藏

  最近,若干网络上曾经风生水起的明星,经由网络曝光和发酵,最终导致或“锒铛入狱”、或人设崩塌、或被迫宣布退出娱乐圈。在这些击穿法律底线、民族情感底线、社会公德底线的“偶像事件”背后,无不都有一个令人生疑和警觉的幽灵在暗中徘徊,这就是“饭圈”文化。

  从最近一个时期“饭圈”现象频发来看,“饭圈”已经从原始的“粉群”“粉圈”“粉丝”现象自我“进化”为饭圈和饭圈文化。由“粉”而“饭”是一个生动而准确的描述:它已经成为一个市场或经济学的现象。根据逐渐浮出水面的各种利益链条及其关联,“饭圈”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基于网络平台,具有线上和线下结合(包括粉丝分布与活动的线上线下和偶像活跃的台上台下、网剧与院线电影、各种舞台等相结合),属于文艺类、文艺市场的通常有资本暗中运作和介入的,将以往属于球迷、戏迷、歌迷、乐迷、影迷、网迷进行了非理性集成和群体性网络聚集的,以一个明星偶像为核心,形成高度圈层化、有“机构”(资本)维护其“顶流”,甚至要求签到、发帖、打赏、“打黑”、“排异”,以其人多势众绑架舆论、道德、市场以确保资本增值的造星追星养星吃星的文化市场现象级网络景观。饭圈文化实现了两个颠覆:既颠覆了饭圈群体的“三观”,也颠覆了我们对文艺生态的基本认知。从朋友圈到粉丝群再到饭圈,它的演进逻辑是:从双向认同、双方友谊到单向的崇拜、非理性迷恋,再到互动式吸粉、商业性运作,乃至终极形式成为互相利用的看似情到深处实则无理智、无秩序的网络行为。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摄影:公爵)

  饭圈扭曲和改变了文艺生态,改变了文艺的演、观、创、鉴关系,改变了生产主体和接受主体的精神生产的基本规则,支配这一切的是那只看不见的手的强大逻辑:明星得意、资本谋利、流量吸金、算法操控。这是市场运作和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的网络版。这种现象与曾经被马克思引用过的对资本追逐利润敢犯任何罪行的批判似曾相识。借用巴赫金的话来说,这是对崇高事物的亵渎、对物质享受没有底线的渴求和沉醉、对形而上学世界的弃绝、对世界的颠倒和混淆是非。作为一种对比,我想到中国传统的戏谚:观众是演员的衣食父母。这也是一种朴素的“饭食”观,它讲求的是演员要以戏立身、尊重观众、戏比天大。无好戏、无好表演、无好的艺德,则无以得观众、无以得衣食。这与当下的“饭圈”以颜值通吃相比,在艺德上不啻有天壤之别。“饭圈”不是演员靠辛勤的艺术劳动创造文艺产品的市场价值,而是资本利用明星的圈粉和饭圈能力与粉丝的围观、造势能力(流量及顶流)创造价值,使资本升值。市场的回报、资本的获利不是靠被投资的文艺产品产生利润,而是“粉丝”的自循环和内圈,以及流量的外溢产生利润。这是虚拟的、投机的、冒险的对文艺的投资和生产,带有资本在原始积累时代的“血腥性”。许多饭圈成员都是“00后”一代,“饭圈文化”从他们身上榨取利益和利润,已经致使无数人荒废学业、丧失正常生活、甚至陷入校园贷之类的金融诈骗陷阱。此次若干饭圈偶像击穿法律底线、击穿民族情感底线、击穿社会公德底线,从事件在饭圈中的后续发酵看,不仅仅是流量明星有这些击穿言行,他们后面的饭圈,在价值观上同样大量存在着这些击穿性突破的危险性认同。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若不及时治理与矫正,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从“饭圈文化”的多重构成和它组合的科技含量和复杂模式看,不良饭圈文化的治理对文艺生态、文艺市场管理、文艺网络生产与传播,也是一个新课题、新挑战。窃以为,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标本兼治。

  首先,鉴于流量明星大多是“造星运动”或“偶然的偶像”,围绕这个饭圈“主体”有必要确立这些原则和规范。一是踏上星途的年轻艺人必须建立基本的公民意识,掌握公民基本常识、基本道德、基本规范,养成遵纪守法意识和行为,恪守社会公序良俗,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那些偶然的偶像,要接受基本的艺术教育,对艺术的基本知识、文艺界的优良传统、文艺的德与艺的关系、从艺的基本守则、文艺界核心价值观等等,都要有所学习和掌握,遵守行业的职业道德。要以德立艺,以艺立人,德艺立身。这些看似很寻常很基本的品质,却是新近成星的一代艺人最稀缺的文艺素养。

  其次,完善行业管理体制与机制。包括设立可行的行业准入门槛和退出机制,形成有效的舆论监督监管制度。制定可行的市场过滤机制,使凡有突破以上三个底线者均受到机制的制约,并且更多地使这种设置前移,在其击穿底线前就能得到有效防范和抵制。应该赋予行业组织和行业协会更多更大的市场裁量权。文艺播出、演出、传播平台对明星、偶像,不仅只有造星的责任,更有塑星的职责,“唯艺术论”的单一标准要改变成为“德艺双馨”的标准。

  第三,文艺企业、制作机构、市场主体必须改变唯利是图、利润至上的一般市场规则,要把文化产品视为一种独特的精神产品。必须普遍地在文化企业中推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市场监管要增加对文化企业特殊的社会效益的监测和检验的手段、指标和评价标准。

  第四,加强对饭圈、粉丝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教育与引导。其中最重要的是青少年和社会群体的美育教育。饭圈的极端化行为和非理性行为根本上在于美育的缺失。只有一个对美失去基本常识、基本判断力,缺乏美丑辨别能力,对艺术的本真价值缺少认知的青少年才会出现对肤浅的偶像产生盲目的崇拜。美育的重要性在饭圈现象里给我们从反面做出了重要的警示。只有加强对青少年乃至全社会的美育,使人们具有认识什么是真美、真艺术,能洞悉艺术与真善美的关系,有辨别能力,不丧失是非观、价值观、国家观、历史观、艺术观、美学观,有良好的审美趣味,才不会盲目崇拜、疯狂追星。我们看见,那些明星和偶像崇拜,大多不是崇拜明星塑造过和塑造出的艺术形象、人物形象,而是对明星本人颜值的个人形象崇拜。这不是艺术崇拜,而是非理性的社会崇拜,看似造星,实则是造神。这是饭圈文化溢出文艺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治本之策就在于要回到艺术和美育,用美育解决某些Z世代、网生代的审美畸形和社会失范。

 

  (作者:向云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延伸阅读:

  文艺评论行风建设与行业自律举报入口

  中国文艺评论网·向云驹专页

  把文艺评论工作放在繁荣文艺更加重要的位置(向云驹)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