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乡村振兴,文化当赋高能(张应辉)

2022-04-29 阅读: 来源:“中国美术报”微信公号 作者:张应辉 收藏

我们从农耕社会演进而来,农耕文明是我们的根与魂,新时代中国乡村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突出课题。从历史总体进程看,当代的乡村建设实际上是在朝着新型模式方向转型发展,是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新变革。从记住乡愁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返乡创业和乡村振兴,这些都是传承农耕文明的重要历史节点。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下,乡村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被同时提高到城市建设的同等高度,乡村城市发展齐头并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摄影:张晓华

乡村振兴并非像一些人理解的带有拯救乡村的意味,而是乡村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如何新发展的问题,是解决共同富裕的问题,是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各个领域如何赋能乡村以达到协同发展的问题。文化和旅游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是经过精心筛选和论证,在乡村振兴的总体部署中最有可能取得成效的几块矩阵,这是从文化角度带动挖掘乡村经济潜能,这是新时代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尝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在规划一开始就要结合乡村自身条件和特点,然后选择合适的文艺形式介入。

文化可助力乡村农产品资源营销实现赋能效应。这种实际上是农村发展最常态的方式,数字化和直播带货是当下最火的营销模式。我们可以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上提升其文化品位,将日常生活的审美趣味融入其中,促进产品的营销。此外,对视频直播本身的艺术设计和拍摄,可以用影视艺术手段加强直播品牌识别,用极富个性的台词、特定的乡村场景、具有冲突性的故事情节等,实现农产品的顺利销售。

文化可以赋能乡村特色原材料开发利用,加强文创产品设计与创意。一些乡村盛产茶叶、竹子、木料、藤条、陶土等,可以发展手工艺制作,赋予它们文化内涵,开发乡村特色文创工艺品,结合众多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文化创意经济。尤其是茶文化的赋能开发,产值效益增大,成为乡村经济的一大亮点。许多民间文艺在乡村振兴项目中大有用武之地,农村原材料的经济价值因为文化赋能而得以提升。

文化赋能自然风景,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是振兴捷径。文化与旅游的天然结合会释放出乡村的巨大能量,也是文化赋能最见效的捷径。当下时兴的特色民宿是旅游的最具吸引力的新业态,艺术设计能够对其发挥巨大作用,经典民宿体验会招徕大量高端游客,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旅游+文化”模式已经是现代生活的常识,尤其是饮食文化跟旅游结合得更为紧密。此外,设计、影视、舞台、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形态都可以赋能旅游。诸如一部电影、电视剧、戏剧捧红一个景点,一首歌唱红一个地方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知名艺术家的介入,大大助力了地方的旅游品牌打造,无论室内室外演出,亦或声光电水幕艺术表演,对游客的吸引是有目共睹的,这类的文化项目在城市发展中随处可见,在振兴乡村中也可以借鉴,要精准选项、精心施策。

乡村振兴需要不同艺术类别的艺术家参与,尤其是名家、大家的牵头带动效应。美丽乡村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艺术活动会有效提振乡村的人气、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许多乡村经设计师规划,形成特色旅游打卡地,有的地方出现油画村,有的打造成初具规模的写生基地,有的全力打造民俗村,这些新型的乡村文化产业新业态,都是文化赋能的产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一方面提供了就业,吸引农民返乡创业;另一方面能够吸引外地游客,增加旅游收益,使得农耕文明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承续。绿水青山是我们的精神和物质家园,这也是乡村振兴计划的价值所在,文化赋能并非虚空,落实到具体项目,必然会高质高能高效推进乡村发展,文化艺术界在乡村振兴中理当积极参与、责无旁贷。


(作者:张应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名单

涵养网络空间真善美(张应辉)

寻找合力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张应辉)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