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为什么演了四百年的莎士比亚还值得看?

2016-03-03 阅读: 来源: 文工团 作者:沈寅 收藏

  奥斯卡影帝凯文·斯派西版的《理查三世》来中国演出是2011年,只去了北京一个城市,一票难求。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英国剧团演莎士比亚戏剧,至今深刻印象。特别是凯文·斯派西驼着背、佝偻着身子,以表现理查身体残疾,并配合台词及精湛的演技,刻画理查因长期饱受着被边缘、被歧视的痛苦,而阴沉、狡猾的心理特征。当结尾处凯文·斯派西被倒悬至舞台上空时,着实惊人,这显然是世界顶级的水准。

  莎士比亚剧目在中国演出并不少,细数这些年我看过的莎士比亚戏剧,国内戏剧导演就有田沁鑫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将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穿越”至文化革命背景;青年导演黄盈在《麦克白》中注入了东方幽默而成其代表作;国外剧团如普罗派拉剧团,曾带来《亨利五世》和《冬天的故事》,该团最大的亮点和特色就是所有莎翁笔下的角色——不论男女老少,美艳抑或丑陋,全部都由男伶人来扮演,而这种演绎方式正是遵循莎士比亚时代英国戏剧“全男班”的古老传统。

  而今年恰逢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一拨莎士比亚戏剧又来到了中国,其中最令人期待的,无疑是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分别将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和上海大剧院上演。

  催眠力的莎士比亚怎么破?

  莎士比亚无疑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这位举世著名的戏剧家流传下来的作品就有37部戏剧、155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歌。单戏剧而言,莎士比亚的作品跨越年度长,前后风格差别大,距离现在时间久远,四百年间被无数剧团无数次的改编。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普通观众坐在剧院内,听着演员用英文念着冗长的、诗一样的、排山倒海的台词,就会忍不住想睡觉,我也是这样。特别是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如《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等,如果不了解历史背景,更会看得云里雾里。而戏剧表演方式,也和大众所习惯的通俗影视剧表演相去甚远,真要全程集中精神,完整的看完一出莎士比亚戏剧,还蛮辛苦的。

  中国观众这样,其实英国观众也这样,全球化背景下的年轻人平日里接触的都是大众流行文化,他们面对四百年前祖宗留下的剧目,和中国年轻人看汤显祖昆曲《牡丹亭》咿咿呀呀的唱,感受也差不多——都是雾里看花。这就直接凸显了剧团的重要,杰出剧团的莎士比亚剧目无疑会比草台班子好,就如开头所说的,英国老维克剧团邀请凯文·斯派西出演的《理查三世》。

  这次来中国的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就坐落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福小城——这正是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出生地。剧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875年的“莎士比亚纪念剧院”,有着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纪念剧院在1925年获得皇家特许状,1961年承女王之命更名为“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剧团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组织最健全、演出水准最高的职业剧团之一。其在演绎莎翁剧作的历史及权威性,是举世公认的。

  相对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麦克白》等作品,其历史剧并不为中国观众熟悉,搬到舞台上的演绎更是鲜有耳闻。

  1413年3月20日,病重的英王亨利四世晕倒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被臣子抬进名为耶路撒冷的寝宫,随后逝世,间接而荒诞验证了他的生命将会终结在圣地的预言。这段史实被莎士比亚写入了历史剧《亨利四世》的剧本,加之《亨利五世》,讲述了青年王子亨利(即位后叫亨利五世)如何从一个不被看好的、玩世不恭的公子哥,成长为一个卓越的君主,并建立丰功伟业的。

  导演格里高利·道兰表示:“我们想通过一个玩世不恭的年轻人如何成王的故事,挖掘战争、爱、友谊和责任等主题。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有如此力量,能引起全世界观众的共鸣。”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