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电影,作为曾经好莱坞的代表类型,在北美影坛有着霸主地位。追逐、枪战、搏斗都是西部电影的经典元素,我们无法忘记牛仔们在漫漫黄沙中驰骋的身影,穿梭在枪林弹雨中,还有那一段段快意恩仇。
自1903年爱德温·鲍特的《火车大劫案》开创西部片先河以来,陡峭的山谷、无尽的沙漠、僻静的小镇、孤独的小木屋都构成了西部电影画面中经典元素。
而正邪对决在一阵枪林弹雨中决出,胜利的一方总是正义的。一个个经典的牛仔成为那时我们最开始对于英雄的理解。
英雄,自然不能少了拿手兵器,否则又怎么除暴安良?枪和马自然成了牛仔们的必备武器,一身好骑术和一手好枪法都是牛仔们的必修课。在广袤无垠的西部土地上,拥有一把枪那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一匹好马代表了骑士的尊严与固守诚信的精神。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但美人绝对不是花瓶。西部电影中的女人没有都市贵族中矫揉造作,也没有平常人家的胆小怯懦,她们巾帼不让须眉。你总能看到,身穿长裙的她们帅气得耍着枪法、凌厉地打趴敌人,她们是多情勇敢又不缺智慧的女人。
其实,当我接触电影的时候,已经错过了西部电影的黄金时期,甚至是我出生的节点,西部电影都已渐渐走下霸主地位。
但近几年仍旧不乏备受关注的西部电影诞生,而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痞子昆”昆汀·塔伦蒂诺的西部电影《被解救的姜戈》和《八恶人》了。
昆导的西部电影可谓是西部电影的一个细分,充分展示了暴力美学的电影里,让这个原本曾经称霸影坛的类型重新焕发了生机。
2013年的5月,《被解救的姜戈》在经历内地院线“一日游”的挣扎后,还是无缘内地观众。当然,即便是“一日游”仍旧经过了总菊大刀破斧的删减。
我们仍可以电影里看到“枪”和“马”这样的西部电影经典元素,却比之前的西部电影多了画面中那一道道炸裂而出的血红。你可以在画面看到,骑着飞奔的马快速略过草原或者雪原,而此时一声枪响血浆爆裂,向着画面左边飞溅而去。此时,你会感觉到一股向前的快感,就在那一下肾上腺素飙升,似乎所有情感都得到了宣泄,无比畅快。而后,当鲜血溅在白茫茫的雪地和鲜艳的花朵上时,鲜红的血与周围的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就这样,痞子昆又一次在视觉上让你感到了快感。
当然,充满血花的《被解救的姜戈》仍旧是一部标准西部片。西部电影里就喜欢用着大火力、大杀伤面积的枪械,所以枪林弹雨里总能看到被打得到处乱飞的木块木屑,还有枪口那一缕缕升起的青烟。经典的元素、不变的味道,暴力美学的加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时代下的西部电影。
2013年《被解救的姜戈》的失利显然不可能让2015年的《八恶人》重蹈内地上映的覆辙。
同样出自痞子昆之手,但《八恶人》却将更多元素融合进了西部电影。喜剧、悬疑、章回体被痞子昆完美地融合进了西部电影。巧妙的章回体形式让一部长达近三小时的电影被分割成了一个既相互串联又相对简短独立的故事,这样创新让带有悬疑剧情的《八恶人》充满了趣味,每个角色在暴风雪肆虐中小木屋里,相互提防相互猜忌着。一座简陋而狭小的木屋内,展开了一段趣味横生、跌宕起伏的故事。
当然,全片的暴力美学在《被解救的姜戈》基础上更进一步。因中毒而喷溅而出的血水如同不要钱一般洒了一大片,被爆头的血浆直接溅满人脸,中弹后从身体里大量涌出的血等等都毫无保留地展现。这样的画面,难怪连“剪刀手”广电总局都下不去手。
昆导这两部西部电影却不仅仅只是普通西部片,主人公不是正常意义下的正义,反倒有些亦正亦邪。打破以往西部电影主角那种正义又帅气的白人形象,反倒都是由黑人担当主角。这不仅是西部电影的又一个新突破,更自然也隐喻了当下美国政治问题。无论是种族歧视问题,还是政坛里的勾心斗角,痞子昆更想电影的牛仔愿意去揭示这当下的不公。《八恶人》仅仅是在西部电影中融入了一点幽默喜剧元素,但《泰迪熊》的导演塞思·麦克法兰却完完全全把原本侠义的西部电影变成了一部喜剧歌舞剧——《西部的一百万种死法》。
《西部的一百万种死法》其实已经算是套着西部电影壳子的屌丝逆袭喜剧了,男主不是什么帅气又勇敢的牛仔,而是一个被欺负的小屌丝。所以除了无尽的荒漠、追逐的马戏、男主烂到家的枪法和边城小镇外,找不到其他的西部电影元素了。但“贱熊”之父塞思却拿出了他的制胜法宝——耍贱,电影里你也就能听到了毫无节操、黄色漫天的台词,完全不合逻辑的“死法”,甚至连连姆·尼森这样帅大叔都献出了他浑圆的臀部。可惜的是,穷尽了一百万种“死法”依旧也是让大家乐一乐,却远远比不上他的《泰迪熊》。
西部电影在当代的没落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便请来大牌加盟也没能获得好效果。《独行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独行侠》算是近年最有西部血统的西部电影了,经典元素一个不缺,更有现代商业大片的大场面制作,更请来了德普这样的怪咖大牌。但最后《独行侠》却以口碑票房双扑街的结局草草收场,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出在德普所扮演的印第安人主角上。要知道,在传统西部电影上,题材设定都比较简单:善良的美国白人移民到西部,受到当地印第安人的威胁,英雄的牛仔或警长除暴安良,驱除了罪恶,维持了治安。所以当德普所扮演的印第安人带着他个人极其标签的怪咖式表演成为第二主角的时候,注定了电影的西部路线路线走偏了。
抛去这一大坑,《独行侠》的西部画风还是极为浓厚的,实地取景自犹他州的峡谷地国家公园,那种巨大的侵蚀山岩、偏红色的荒漠为电影奠定了浓厚的西部画风。同时,下血本的使用了两辆实体火车进行拍摄,无疑在这个特效至上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西部片伴随着电影的诞生而诞生,几乎贯穿了整个影史的发展。但随着电脑特效的不断发展与近20年来漫改超级英雄大肆崛起,西部牛仔们显然越发无力招架,甚至有节节败退的迹象。
西部片最大的特点还是在于一个“侠义”,正义的牛仔形象永远是西部电影最大的特点。由于年代与地理的原因,美国西部淘金热作为美国发展历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诞生了牛仔形象。西部牛仔是美国文化的一种代表,就像欧洲有罗宾汉、中国有侠客一样,代表了正义和希望,起到了安定人心、鼓舞人民的作用。
本来,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想再小聊一下一部中国的“西部电影”——新龙门客栈。
这部经典之作同样具备了西部元素,一望无际的荒漠、一间孤零零的小客栈、黄沙中驰骋着、正邪的对抗。当然,美式的左轮手枪被中式的佩剑所替代,中国侠客那种嫉恶如仇、不愿妥协的精神在那漫漫黄沙中留下了一道道剑痕。
昔日红极一时的张曼玉、林青霞早已淡出影坛,留下了一身传奇。后来人几度复刻,却仍旧无法超越这部经典之作。
中国的武侠电影,也像极了今天的西部电影,曾经满身荣耀、华灯聚焦,而今退下神坛、偏居一隅。时间终究是一把无情的杀猪刀,昔日传奇若渴望重回巅峰,仅仅靠着往日荣耀是远远不够的,唯有迎合时代、改变创新才能够冲出重围、走出困境。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