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谢有顺:我为什么批评今年全国I卷作文题?

2016-06-12 阅读: 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 收藏

【摘要】数百万的青年,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共同探讨的不过是分数高低是不是最重要这种毫无思想光彩的话题,这个民族怎么会出思想家?这样肤浅的题目,就是拿来做中考题都显得太过简单了,何况高考!

谢有顺:我为什么批评今年全国I卷作文题?

 

作文是一个民族思想力的象征,太重要了,文明深厚的国家无一不重视作文的意义,并从小就着力引导学子热爱母语、学习以母语独立思考,而我们呢,从未真正把作文当作思想训练的工具,甚至还成了思想僵化、模式化的帮凶。

我希望来年的作文,能转换思路,以真正接续上中国文明的传统。中国以文取士、以策取士一两千年之久,作文成就何等辉煌,这样一个文章大国,可不能没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啊!

2016年作文题(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全国I卷)的形式还不错——用漫画作为作文材料,符合现在学生的接受风格.这样的题目好写,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至少据此完成一篇作文不是难事,也不容易跑题。

但这样的题目有什么意义呢?我真是觉得这样的题目既肤浅,又无想象空间,与一个青年人应有的思考力极不般配。它看起来可以发挥考生的观察能力,每个人可就自己的观察,审题、构思、找角度、表达观点,但它最大的局限是意旨简陋,指向性太明确,且有过于清楚的价值暗示,这种暗示甚至是结论性的,无非就是不要以分数高低论输赢,拒绝过于功利、严苛的教育方式,或起点低的哪怕进步一点也是进步,起点高的退步一点也会被另眼看待,再比如要辨证看进步与退步问题——如果考生真这么写,又太一般,太没新意了,这是大家都懂的肤浅道理啊!结果估计就是千篇一律,都在说点小常识、小道理,而要独辟蹊径,要出彩,很难,要关怀世运、纵论中国,更难!

想想真是很悲哀!这可是全国卷,对象又是高中生,还出如此简单的、毫无思考力的题目给他们作文!数百万的青年,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共同探讨的不过是分数高低是不是最重要的这种毫无思想光彩的话题,这个民族怎么会出思想家?怎么会有独立人格?这样肤浅的题目,就是拿来做中考题都显得太过简单了,何况高考!有一个老师说得好,古代的科举考试至少还引导考者去读四书五经,可今年作文题要引导学生读什么?我看什么也不用读,凭点小聪明足矣!

 

谢有顺:我为什么批评今年全国I卷作文题?

 

现在,上上下下都在耍小聪明,甚至还鼓励大家耍小聪明,以致给高中生也出这种有点小聪明就会做的作文题,根本不关心他们读了什么书、有何个人创见,我有时想,在拉低民族智商的过程中,中国的作文教育真是起了极坏的作用!

好的作文题理应蕴含思想深度,在思力上更应敞开无穷可能性,至少国家层面要有意做这种引导,而不是让这些青年都去重复那些一目了然的结论,都去靠一些小小的思想甜点过日子。毕竟,参加高考的都是些十八九岁的青年人了,该应该有相当的思想力了。可现在的出题者,故意设计把思考力往理科上引,文科呢,仿佛只需小学水平就行了,作文更是如此,抖点小机灵,套几篇范文,甚至掌握点作文的奇技淫巧就可以得高分。几十年了,都是这样,实在可叹!

我当然知道,现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素质,作文能写得文从字顺都已是奢望,还谈何思想?成人尚且不读书,老师尚且无思想,又怎能奢望年轻学子迸发思想光芒?但现状终究是可以改变的,总要有人去尝试改变吧!尤其是国家级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岂能不断屈就当下学子越来越低的思想水平?它总要建立高标,供年轻人攀援。你向上引导,他们就会向上生长啊!

作文是一个民族思想力的象征,太重要了,文明深厚的国家无一不重视作文的意义,并从小就着力引导学子热爱母语、学习以母语独立思考,而我们呢,从未真正把作文当作思想训练的工具,甚至还成了思想僵化、模式化的帮凶。因此,我赞成一些朋友的呼吁,作文应当单独考一场,否则不如取消!只有专场考作文了,中国人的母语水平才会真正提高!

 

谢有顺:我为什么批评今年全国I卷作文题?

 

作文最终的目的是要解放考生的想象力,享受汉语之美,进而培养有独立思想的现代人。可现在,我们努力了几十年,似乎离这个目标反而越来越遥远了,一想到这点,我心里是很悲凉。

我希望来年的作文,能转换思路,以真正接续上中国文明的传统。中国以文取士、以策取士一两千年之久,作文成就何等辉煌,这样一个文章大国,可不能没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啊!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