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中国网络大电影的硬伤

2016-06-22 阅读: 来源:光明评论 作者:张勇 收藏

【网络文艺·评谈】

  过去两年,中国的网络大电影(简称“网大”)得到迅猛发展。2015年,网络电影上线达622部。2016年,这一数字有望超2000部。相比院线电影,网大审批程序简单,拍摄周期短,投资风险小,没有档期制约,非常适合资金有限的中小公司以及入行时间不长的青年电影人,能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华和创意的机会与平台。

中国网络大电影的硬伤

  作为一种新生产业,网大得到了跳跃式的飞速发展,但和国内许多行业一样,很快也呈现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之势,产生了多种不良趋势,这是必须高度警惕的事情。

  第一,蹭IP。院线电影打造品牌是需要强大的资金,甚至需要多年时间开发,而一些“网大”喜欢走捷径。比如,别人拍《道士下山》,就跟一个《道士出山》;影院放《美人鱼》,就整一个《美人鱼汤》;国外有《美国队长》,就弄一个《中国队长》……又省力还又能借势,难道不值得给自己点个赞吗?实际上,这种做法非常不好,许多观众表示,不愿意花钱收看此类作品。

  第二,刷流量。在一个花20块钱就能刷出上万点播量的年代,只要20万元就能做出“亮瞎人”的业绩清单。作假成本如此之低,那些老实经营的人,不仅利益上会蒙受重大损失,而且信心也会产生严重动摇。而作为观众,我们无法不对号称上亿点播量的“网大”保持警惕,花起钱来自然格外谨慎。

  当年的网络文学何等繁荣,却让刷阅读量给糟蹋了;当年的微博何等兴旺,却让买粉买转发给败坏了;当年多少淘宝店那样火爆,却让假好评和假点赞给毁誉了。如今的“网大”,真的应该汲取过往的教训,加强行业自律,真诚面对用户的现实需求。唯此,这一新生产业才能真正走出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