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开嗓的王菲宣布年底开启演唱会,最高超过万元、最低也要3000余元的天价门票丝毫不减“菲迷”的热情。不过,多年没有新专辑问世,王菲会在演唱会上唱什么歌成了问题。翻看她这两年的作品表,除了《传奇》这样的翻唱之外,《因为爱情》《致青春》《爱不可及》《匆匆那年》《清风徐来》这一水儿的电影主题曲,是她最有歌迷基础的作品。有网友打趣,王菲成了“片尾曲天后”。
有业界人士跟踪了《将爱情进行到底》《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煎饼侠》《夏洛特烦恼》等高票房电影,发现其中有不少已经将歌曲作为推广影片的广告素材。而要把电影主题歌这篇“命题作文”做好,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天后为电影开嗓只为还人情债?
有人说,王菲唱了多少电影主题曲,就是还了多少人情债。
“给你一张过去的CD,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有时会突然忘了我还在爱着你。”2011年电影《将爱情进行到底》上映时,影片男主角李亚鹏和主题曲《因为爱情》的演唱者王菲还是一对。导演张一白曾直言:“王菲就是为了李亚鹏唱的。”如今王菲与谢霆锋复合,《因为爱情》倒像是他们俩的爱情注脚。曲是人非,为歌曲更添一份怀旧味儿,以至于这首歌至今都是KTV里点唱的热门歌曲。
2013年,王菲继续捧好友的场,为赵薇导演处女作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嗓。遗憾的是两大话题人物,加上资深音乐人窦唯堂弟窦鹏的加盟,也没能为这首歌带来过多的水花。有人认为剧情支离破碎的影片拖了歌曲的“后腿”,也有人说慢三拍的节奏和歌词“良辰美景奈何天,为谁辛苦为谁甜”这样的“做作”不利于传唱。更不必提赵宝刚的电影《触不可及》的主题曲《爱不可及》,纵然托关系请来王菲、林夕、张亚东的“铁三角”阵容,歌曲还是同电影一起,在公众的记忆里消失得悄无声息。
不过,请大牌演唱主题曲提升电影热度的方式,倒是启发了不少电影主创。有网友说:“现在凡主打青春的电影上映前,都要找大牌来上一首,让你有‘看来电影也会不错’的感觉,出了电影院后往往感觉就是‘原来整部电影最美的就是那首歌’。”
王菲演唱的另一首电影同名主题曲《匆匆那年》印证了这一点。在某音乐网站上,这首歌竟然超越《红豆》《流年》等王菲早期的成名曲,到现在仍位居收听热度第一。究其原因,不止有王菲一贯剔透的声音,还有她的老搭档、香港鬼才词人林夕的爱情金句“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就像那年匆促,刻下永远一起,那样美丽的谣言”。像是总结《匆匆那年》的校园爱情,又远比堕胎、打架的狗血剧情来得深刻精致得多。
到了去年的《港囧》,王菲为电影配唱已经不需要理由。“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哪个剧本,没有分生,愈想证明,就愈不肯定。”主题曲《清风徐来》借用了苏轼《前赤壁赋》的千古名句,曲风开阔,只是字里行间,实在看不出与电影有什么关系。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