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5年是IP经济元年。一部《花千骨》带来持续走高的收视率,也带动小骨手机、同名游戏等相关产品的兴起,让业界见识了凭借IP撬动商业变现的巨大可能。然而,IP经济中众多失败的案例也浇醒了许多人的美梦。在言必称IP的时代,本刊结合目前各产业领域活跃的IP操作案例,广泛邀约专家,解读中国IP经济的当下生态。
从2016年,IP经济动辄出现在投资界和文化产业中,席卷渗透众多领域,同时这个源于知识产权的名词外延在迅速扩大,由知识产权扩大到企业品牌、明星及个人等身上。IP似乎也变成一个被玩滥的名词,IP经济在当下呈现“谜”一样的生态。
如何看待当下泛IP的趋势?IP的定义和舞台究竟在哪里?投资界、产业界人士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站在资本风口的IP经济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原先是静止于书本上的一个名词,即知识产权。它从书本和原先狭窄的舞台走出,活出当下的生态,其中离不开投资界的狂热追捧。
一位投资人士明确表达自己对IP改编的偏好,“我们更倾向去投资好的IP,因为它们已经过市场检验,较原创风险更小。”另一位投资人士谈及资本对IP和文化产业的关注时说,因为IP可以让投资方赚钱。即使是在经济低迷的时候,人们也不会因为工资少了就不去做文化消费,因为其相比于若干实业消费来说是很便宜的。
IP是内容迎接商业的一个风口,究其商业模式本质就是粉丝经济。以资本界三巨头BAT来看,近两年早已掀起了IP争夺战,三方从IP全产业链的3个阶段——IP储备、影视剧制作及运营、衍生产品开发,加快了角力的步伐。
百度在IP储备上,通过纵横中文网、91熊猫读书、多酷书城、百度文库等产品多点开花,试图覆盖PC、平板和手机等多重终端。此外,百度的优势在于搜索引擎能够产生的大量数据,通过用户的搜索进行需求分析,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在将文学IP引入影视剧制作及运营环节,以爱奇艺为代表的“百度系”将重点放在电影出品、营销和版权购买上。同时,百度还利用自身互联网特质,如电影众筹、电影大数据挖掘与研究、电影衍生品的电商服务、网络游戏、电影票预定以及爱奇艺媒体等,增加自投产品的互动式营销能力。
其中,爱奇艺在IP方面做了很多尝试,除了在《盗墓笔记》热播期间上线会员差异化排播模式,还打造了《花千骨》影游互动产品。爱奇艺方面在今年初还表示,广告收入外,未来将使游戏及其他形式收入都丰富起来,让IP产生更多回报。
阿里目前在IP领域,通过与新浪阅读、塔读文学和长江传媒、移动端的UC书城等合作上游内容资源,同时自2014年底开始,阿里开始了对华谊兄弟、光线传媒、优酷土豆等传媒公司的一系列收购、持股战略,为内容IP变现打开端口。
早在2012年,腾讯互娱就提出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战略,腾讯副总裁程武就认为,腾讯做影视业务最大的不同在于“依托于自己的IP和自己的IP平台,打造自己的IP产业”。如今的腾讯影业侧重于发掘与联动内外部在文学、动漫、游戏等多个泛娱乐领域的明星IP,与腾讯文学业务打通,并将在网络剧、电影投资、艺人经纪三大核心业务上发力。近期,腾讯披露了首批7个IP将被陆续改编成电影,包括《斗战神》、《QQ飞车》等,首批计划大多来自于腾讯游戏和腾讯动漫。
“谜”一样的泛IP
如今无论是行业巨头、中小创业者还是投资界追捧IP,除了跟着内容跑,影视、游戏、小说、动漫、体育甚至明星、网红都成为了IP的内容呈现形式。
这是一个人人都称IP的时代,从动漫、影视、游戏、图书到体育、明星,甚至网红、主题公园和玩偶,IP成了无孔不入的存在,资本追逐、人们“爱戴”、品牌商趋之若鹜。
《当红辣子鸡》制片人、小鹿乱撞CEO张婷杰出身媒体,如今又走上了财经路。张婷杰认为,在泛财经领域,IP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所从事的内容。“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成为网红。”张婷杰想把CEO们都打造成明星,让他们可以性感一跃,培养粉丝。如此一来省去了动辄百万的明星代言费,堪称物美价廉。
一拨拨新生代网红拿着自拍杆,卖卖萌、聊聊天、作作秀,就抢走了无数行业的饭碗。美妆达人张小奈是杭州耐思文化旗下的签约网红。这个曾经的淘宝模特已经进阶成了一个自带IP流量的意见领袖,目前其微博粉丝数14万,淘宝直播粉丝5.3万。
此外,如民谣、摇滚等细分领域的众多独立音乐人,由于其音乐渐渐摆脱“小众”的标签,个人亦成为争抢的新晋IP。
不但如此,品牌和商家也玩起了直播营销,甚至开始琢磨将自身品牌打造成IP的念头。苏宁集团负责人就表示,无论是跨入六大产业,还是启动粉丝喜爱的品牌活动和创新便捷的购物方式,都是希望让消费者喜欢并认同不断变化的苏宁,让苏宁的品牌认知从一个商品购物平台扩展为一个充满活力的IP资源,超越具体产业和个体。
罗辑思维已成为互联网知识领域非常热的一个IP,其商业化路线就是快速积累粉丝,招募一批死忠付费会员。当粉丝数量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就为粉丝打造他们喜欢的产品:视频节目、微信号语音推送优质文章等。如今罗辑思维已经在天猫和微信上建立自己的店铺,开始直接卖产品来实现收益。
IP成功之路如何铺就?像《屌丝男士》、《西游降魔篇》、《十万个冷笑话》这些影视IP热播热映,但其衍生的游戏却少人问津。从普遍情况看,国内影视剧IP生命周期较短,游戏推广难上加难。
与国外几乎伴随几代人成长起来的、生命周期上百年的优质IP相比,中国IP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IP的沉淀不够。与此同时,IP概念被无限炒作、被各个领域滥用,也引起业界关注。有专家认为,很多IP其实是偷换概念,其实就是以往人们认知的“明星号召力”“品牌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IP这个知识产权界的名词已经被这样定义:IP就是能够仅凭自身的吸引力,挣脱单一平台的束缚,在多个平台上获得流量,进行分发的内容。
IP概念已经席卷哪些领域?如何炼就一个好的IP?本刊结合具体案例,邀约专家共同解读中国IP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