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艺术创新: 始于青年 成于环境

2016-07-27 阅读: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 收藏

【马上评】艺术创新: 始于青年 成于环境

640.jpg

图说: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 图IC

  曹禺二十 出头就写了中国话剧里程碑式的作品《雷雨》;聂耳23岁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焦晃于大学四年级就主演了谢晋执导的电影……能够最终成为艺术家的人,在 其青年期就会显现出卓尔不群的天分。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已启动多时,日前公布了8部委约作品。得到扶持的青年艺术家来自海 内外,得到扶助的艺术作品也大都具备艺术创新的探索价值——根植传统、意在创新。

  青年时期,不仅是创造力勃发的时期,也是挥洒个性的时期。这是人生最恣意绽放的阶段。有天分的艺术青年,在专业领域里“横冲直撞”,说不定真能闯出什么名堂来呢。

  但是要成 功,多少还得依赖于环境。新生事物难免与当下流行的有异甚至相悖,青年艺术家是否处于包容创新、接纳试错的氛围中?是否处于呵护创意、孵化付诸的平台上? 是否能得到周遭善意的提点、好心的帮助、甚或财力的支援……已孕育5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对此给予了肯定的回答。目前看来,已小有成果。

  还处于“花骨朵”期的青年艺术家们,确实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朱光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专题·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

  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委约名单公布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