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文艺微评>文艺微评>正文

战“疫”时期的教育

2020-02-24 阅读: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金丹丹 王湛 梅子仪 收藏

  中国正经历一场战“疫”。这一个多月中,因为疫情,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特殊的一段经历,学校的教学、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如何审视这些变化?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邀请了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团总校长俞国娣、杭州市建兰中学老师郭简、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老师林玮,一起来谈谈作为教育人,面对这些变化的体会和建议。三位老师在最近一个月中,都很关注青少年教育,都曾提笔给学生、老师、家长写长信,分享心得,在网络上获无数好评。

杭州市崇文教育集团总校长俞国娣

杭州市建兰中学老师郭简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老师林玮

  一、疫情之下,学生们“宅家”学习,老师们当起了“主播”,也引发了对“新型师生关系”的讨论。

  特殊时期,师生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作为校长、老师,在当下需要做些什么?

  林玮:师生关系是比较稳固的关系,就像教育体制的变革不易较大幅度改变一样,传统师生关系也不容易发生巨大的变化。它不会因为短期的网上教学,就变弱、变紧张,亦或亲密。

  但显然,在应对疫情的特殊期间,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要比以往丰富得多——他不再只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他的身上更被赋予了某种权威的“长者”角色。因为他是大人,他经历过“非典”,他见过的社会运动、变迁都要比学生多得多。因此,他必须承担起一个“稳定军心”的职责。

  往大了说,面对疫情,家长和学生都一样处于紧张、关切的情绪之中,甚至家长比学生还恐慌。这时候,学生往往会更加信任老师,愿意听老师的话,而老师也应该起到安抚的作用。往小了说,在网上直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虽然看不到每一个学生的真实状况,但他也应该通过语言、表情等方式,营造出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小环境”,以利教学的推进。也就是说,特殊的社会氛围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职责和身份。

  因新冠病毒疫情而延迟到校上课,这是一个相当特殊的阶段。对于教育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中国古代有“随宜说教,应机接物”的说法,就是要切中教育当下的语境,展开对学生的教育。我觉得,以在家自学为主的这一时期,教师最需要给学生传递的观念是“慎独”。

  要让孩子们学会独处,学会在孤单中享受对自我的对话。这不仅是因为很多家长复工后,无法照看孩子。更重要的是当代人其实特别缺乏独处的能力。在社会普遍进入“孤独时代”,大部分年轻人却只能通过玩游戏、看直播、追剧、刷抖音等方式“消磨”时光。这就是因为与自我对话的能力没有建立。比如阅读、思考、追忆、幻想,乃至运动、手工、烹饪等等内容,都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需要在将来的劳动教育中予以补充。

  俞国娣:在现在的疫情背景下,每个孩子遇到的情况、困难都不一样,我们学校、老师特别需要去做的是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网络教育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点对点”,我们要把网络的优势发挥出来,而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形式。

  在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了解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绪。在目前的情况下,孩子们在相对比较固定、封闭的环境里,居家久了,会产生一些情绪上的问题,我们老师要多做考虑。

  这个背景下,也对老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对未来技术的了解,如何在网络背景下建立学习社区,学生的学习环境又该如何去净化等等问题,都需要深入思考。

  我们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情况、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个别化指导、个别化交流、个别化促进。

  在疫情背后,我们学生需要了解自己,老师则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学校“一校一策”背后,是“一生一策”。

  郭简:在校期间,老师和学生之间是可以直接沟通的,但是现在有时间差,有距离差,中间还有可能隔着家长的思维差距。不过,特殊时期师生之间的相处,反而比以前更像朋友。老师没有了原来的严肃,被家庭包围的老师,已经消解了很多职业性格,老师和学生之间更平等。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

  二、疫情爆发后,中国各行各业都涌现出无数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典型人物,中国对疫情的应对也可圈可点,在青年少年心中引起共鸣。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如何利用时机,对年轻人进行爱国主义、责任、担当等教育?

  俞国娣:我认为,可以和孩子们聊聊在战“疫”中的人们,从敬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开始。学养厚实的院士泰斗,亲临一线,如钟南山、李兰娟等老院士不辞辛劳几次飞赴武汉;驰援武汉冲锋陷阵的医生护士,多少感人事迹不尽言表;还有那些乐善好施的爱心人士、踏实工作的公务员、遵守规则的邻里乡亲,他们身上都有共同的品质:敢于担当责任、喜欢直言不讳、为他人着想、愿牺牲自己。无论各界伟人还是普通市民,他们人生的至高点和起点都是修德修身、格律自己。

  郭简:我所在的学校各班每周都会有线上班会课,线上德育没有停下脚步。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口号式的呼告,更多的应该是慢慢渗透进灵魂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老师说了什么,听一时,老师做了什么,听一世。老师们应该不仅仅通过班会课进行引导,也应该让自己成为能让学生引以为傲的人。“我的老师是一个深爱着祖国的人,我的老师告诉我们要深爱着祖国。”哪一种会更让人铭记?学校也不应该停留在宣讲,而要用实际来说明。

  家庭层面,我有几个学生家长是医生,他们报名支援武汉。对他们的孩子们来说,这就是教育。用自己的选择,告诉孩子,什么是爱国。对于非医护人员的家庭来说,我很希望家长可以定期开展家庭亲子研讨会。对于社会上很多尖锐的问题,拎出来聊一聊。爱国主义,是要让孩子感受到,一个孩子爱母亲是一种本能,而一个人热爱祖国也应该是一种本能。

  林玮: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我写过一篇文章讨论其“新在哪里”。我提出两个观点:一是我们要爱的“国”,已经不是那个贫困的饱受欺凌的旧中国了。我们不能一说到“爱国主义教育”,就是中国怎么百年沧桑、列强虎视眈眈。更重要的是要彰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之中国”,这就内在地要求有“四个自信”。比如在此次疫情中,就要坚定学生对“战疫必胜”的信心,强调“中国之治”的优越性,展示国家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那些积极有效的社会动员能力和举措。

  二是我们要“爱”的形式,要以“奋斗”为爱国的主要形式。我们要告诉学生,当下的“爱国”就是要努力学习,每一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在爱国。《鼠疫》中,救了所有人的里厄医生说: “这一切与英雄主义无关,而是诚挚的问题。这种理念也许会惹人发笑,但是同鼠疫做斗争,唯一的方式就是诚挚。”那么,什么是“诚挚”呢?他又说:“我不知道诚实在一般意义上是什么,但就我的情况而言,我知道那是指做好我的本职工作。”

加缪《鼠疫》上海译文出版社(来源:豆瓣读书)

  而在这之上,我认为还需要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告诉学生什么是“爱国”。中国之所以采取如此严格的举措防止疫情扩散,正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表现。因此,她才会备受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好评。相比之下,那些借着疫情而鼓动反华、排华情绪者,就显出其胸怀的狭隘。因为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所以爱国是需要每一个人都付诸行动的。我们当然有钟南山、李兰娟,但我们更需要年轻人站出来,说这是我的城市,这是我的国家,我来守护她!

  三、“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已在进行中,网课会成为趋势吗?又存在哪些问题?将会给教育带来哪些变化?

  俞国娣:未来已来,改变教学方式是必然的,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教学的思维方式。这一场疫情加快了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短板——平台、教师的技术、学生的学习习惯、一部分人对教育的狭隘理解等等,学生应该“学什么”,我们要进行反思。

  我建议:要换位思考,师生更平等地对话。减少学习内容,给学生增加信息收集、筛选、运用的能力,这将成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伙伴学习和自主学习也变得越开越重要,每个孩子都是学习的发出者和接收者,将会构建多点交叉的学习社区。学校的自主性、校长的办学决策能力、教师的创造性将会更加凸显。请给老师放开手脚,教师合作的共同体将发生更大的作用。

  郭简:这次疫情过于突然。教育可以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我们没有冲上前线,但这次线上教育也是我们的战场。从目前来看,时间太紧,我相信如果能够有充沛的时间准备,我们会做得更好。网课其实不是这个冬天刚刚兴起的,之前,一些培训机构就已经开始了线上教育的挖掘。但是线下的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一定是主流方向。

  线上课堂少了传统课堂的约束,包括课堂仪态、课堂速度,老师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好把握,学生也容易偷懒。线上课程开始之后,对于教育者来说,也多了一个研究的方向。接下来正式开学以后,老师们也可以利用网课的便利,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拓宽了老师的辅导方式。

  林玮:网课是否能成为趋势,需要看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目前这种看不到学生的教学方式,是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它只能是主流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不可能成为趋势。

  但是,我们也看到类似“密涅瓦大学”这样的在线大学的诞生。它强调小班化,没有校园,所有课程都在线进行。而重要的是,它让学生的大学四年分别在7座城市里度过。第一年在旧金山,接下来每学期分别在印度孟买、巴西里约热内卢、中国香港、澳大利亚悉尼、英国伦敦和南非开普敦进行教学,让学生有全球范围内的在地生活经验。据说它的录取比例比哈佛大学还低。这种“大学”的出现,其实是在提醒传统教育模式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技术。

  几百年来,我们的课堂教育方式基本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这被学者称为“教育的惰性”(inertia of education)。而这种“惰性”未来肯定会发生变化。但变化的趋势绝不是让教师距离学生越来越远,而应该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未必是物理距离,也可以是情感距离。比如充分利用AR/VR技术,只要带宽足够,就可以改变目前这种只有学生看见老师的脸,老师却无从即时收到学生反馈信息的缺憾。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

  四、孩子们“宅家”,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面对“宅家”衍生的种种问题与困境,家长可以做些什么?与孩子每日朝夕相处,家长应该如何审视与孩子的关系?

  林玮:“宅家”其实是阅读教育最好介入的时候——我说的“阅读”不是专指“看书”,而是所有接受信息的方式,这才是信息时代的“阅读”。活动范围减小,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心理空间也跟着变小了。相反,在一个全人类都要共同面对的疫情面前,家长正好可以引导学生的关切方向,让学生建立全球视野和在地情怀。

  比如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看国外疫情的变化情况,引导他们思考各国举措与其具体国情之间的关系。新加坡、日本、美国、印度等地确实各有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这就是建立学生对世界文化、政治丰富性与多样性认识的好机会。同时,还要引导孩子们多关注社区新闻,如业主微信群、街道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等,让孩子们有一个建立自己与脚下这片土地情感关联的机会。没有这种爱家庭、爱社区的心,就很难有爱国之心。因此,要引导孩子们多关心身边的新闻,同时也关心世界的新闻。

  另外,居家期间,家长还可以引导学生更细致地感知生活。把生活节奏变得慢一点,比如洗手,这时候可以很认真地体会手指在细腻的泡沫中滑动的那种感觉;吃饭的时候,也可以再慢一点,让舌尖的味蕾去体会食材本来的味道。在一个加速社会里,这其实是一种极其奢侈的“生活美学教育”。它的核心就是要让你有机会去体会“人”(而非学习机器、工作机器,甚至赚钱机器)的感觉。再比如,疫情中,中国文联组织了很多名家进行网络文艺志愿服务。你可以在家上抖音,跟着声乐、舞蹈名家学习唱歌、跳舞。这时候,艺术就恢复它本身具有的那种安顿人心的功能了,它与娱乐、追星、粉丝、爱豆都没有关系。

  总之,宅在家里,正是一个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与精神世界的最好时机。家长要给孩子做出榜样。古人说人的思维厉害之处在于可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关键就是要“收视反听,耽思傍讯”(陆机《文赋》)。而这恰是我前面讲到的“独处”的重要内容。

  与学生朝夕相处,其实真是一次非常好向孩子学习的机会。比如孩子会跟你说:“妈妈,苹果里藏着一颗星星”,原来是他切苹果是用刀把苹果拦腰切断,被切开的苹果核就呈现出一颗星星的样子——这便是大人早已习惯的社会惯习所不可能给他的认知。而这种认知不仅充满童真,更重要的是它丰富了我们的世界。

  所谓“家庭教育”,在当代社会中应该有与传统“父母教孩子”不同的理解,它应该突出“家庭”,不只是父母教孩子,更是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学习、交流情感和传递文化认知的活动。“家庭教育”要从“育儿”向“家庭成员共同成长、终身学习”的观念转变。

  俞国娣: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加强亲子关系,倡导亲子阅读,倡导有质量的亲子陪伴。而要完成“陪伴”这个“最好的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家长,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孩子的能动性。我们的网课中,指导家长亲子互动的教程占着怎样的份额,必须进行梳理和增补。喊出“陪伴式教育”口号,就需要提供陪伴教育的策略,才能理念落地。

  建议建立“家庭沙龙”,多谈天、有天谈、会谈天。家长首先要自己增加修养,要有话好说。你怎样,孩子便怎样,孩子怎样,未来便会怎样。首先,每天找出一件热点事件,可以和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就这件事简单陈述一下(练表达能力,这个时候往往会带着自己的倾向性,其他成员要注意倾听)。

  然后,可以随意地发表观点。每个人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被感动的,说出为什么感动;愤怒的,又是愤怒到怎样的状态;如反对,反对的理由是什么,要让孩子把藏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家长也要坦诚、平等地交流。沙龙是非正式谈话,畅所欲言,互相启迪。这个时候,孩子在进步、在成长,家长也在成长。最后,可以有一人做个总结。

  沙龙的方式可以进阶,就某个话题,做好自己的表达准备,或说、或演、或写、或画……根据家庭成员的特长来。安排谁来负责挑选话题、谁来做总结(沙龙的分工)。当然还可以准备一下环境:客厅稍作整理和布置,有点仪式感。放一些瓜子、糖果;放一个标志牌话题签;沏一壶茶等等,都是可以增加一点仪式感。生活要有仪式感,教会孩子生活、教会孩子组织活动。我特别欣赏宅在家里也要喷点香水、抹点口红的妈妈。

  “家庭沙龙”的话题也可以更多样,比如聊聊一件一直埋在心底的事、很向往的事,比如聊一聊很想念的人,同学、同事、故友旧交,比如回忆一次很难忘的旅行等等。

  这个沙龙可以变成一种常态,以后一周一次的家庭会议就可以这样开。这就是学习型家庭的文化建设、家风建设,传承每一户家庭自己的品格和追求。乐观豁达会传承,坚忍不拔会传承,与人为善会传承,幽默风趣会传承。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自己的人生去诠释什么是道德、良知、信仰。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

  本文转载自《钱江晚报》,作者: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金丹丹 王湛 通讯员 梅子仪)

 

  延伸阅读:

  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

  网络文艺志愿服务:共同唤醒,助力“战疫”

  艺评战疫系列之一:风险社会里的文艺创作

  用阅读传递信心,用知识做好防护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