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正在开展“艺评战疫”专题文艺评论征稿活动(截稿至3月底,点击查看)。本专题已选载数十篇原创来稿(点击查看),如下是第36篇:
情真义重,慨当以歌
2020年的春天,对于中国人来讲注定是不平凡的。在经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大量战“疫”文艺作品相继涌现。在众多战“疫”音乐创作中,有这样一首从南海之滨奏响抗疫胜利之声的进行曲,它叫《中华儿女挽起手臂》。
这首歌由清风作词,王艳梅作曲。歌词简短有力,曲调规整,节奏性强,与进行曲式相和。往复的节拍,像鼓点一般,振奋士气。加上琼岛众多歌手的演唱,展现出了海南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定信念,表达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夺取抗疫胜利的决心。
【视频】《中华儿女挽起手臂》MV
进行曲早期诞生于西方的军队战斗生活之中,多用于出征、行军和凯旋。进行曲的创作特征鲜明:旋律雄健刚劲,节奏坚定明确,歌词掷地有声。如果问世界上什么音乐最能鼓舞士气、凝聚力量,我想军旅进行曲是最好的答案。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等唱出了四万万中华儿女的怒吼,成为民族生死攸关、救亡运动中的最强音。在阻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华儿女挽起手臂》这首雄浑的战“疫”进行曲,整首歌曲内容与形式、思想与情感高度统一,一气呵成,具有极强的感召力。歌曲前半段描写战士出征,并号召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半段礼赞中华儿女同舟共济、英勇无畏,并坚定夺取抗疫胜利的决心。
在风雨同心、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当我们听到《中华儿女挽起手臂》这首歌曲时,内心都是激情澎湃并充满热烈情感的,因为它引起了我们的共鸣,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激昂的旋律,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遥远又近在眼前的“战争年代”。听到它,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勇往直前抗击敌寇、热血洒满战场的年代,我们听到了亿万华夏儿女为了捍卫祖国而奋起呐喊的时代强音。
《中华儿女挽起手臂》国际首席爱乐乐团演奏和MV拍摄花絮组照
如果说《中华儿女挽起手臂》是一首激昂的进行曲,那么《天地有爱》则曲调温婉,感情细腻,表达了对宝贵生命的敬畏,对天地、人间大爱的赞颂。
《天地有爱》这首公益歌曲由海南话歌王冯磊带头发起,由唐明森、唐强作词,曲调由唐强改编自俄罗斯歌手根纳季·谢列兹尼奥夫的歌曲《你知道吗,多想活着》,并由琼岛青年歌手陈琼琳、吴晓芸等以海南方言演唱,令人耳目一新,可谓是一首关于国家与民族、希望与信仰、生命与爱心的歌曲。
歌曲前半段以悲凉的曲调抒情,保留了俄罗斯歌曲《你知道吗,多想活着》对生命敬畏的真挚情感,直叩我们的心扉:生命诚可贵,我们只有一次,每个人生而平等,每个生命的存在都理应受到尊重。然而面对灾难,生命又是多么脆弱,但有爱就有生存的希望。歌曲中段加入了简短的说唱,富有节奏,打破沉寂感,表达了我们面对灾难应该有的乐观积极心态,因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天地始终存有大爱。歌曲后半段则曲调悠扬,并重复渐进加强,好似太阳升起,黎明不再遥远,而疫情终将会过去,人们用爱心点燃了胜利的曙光。
【视频】《天地有爱》MV
无论是《中华儿女挽起手臂》,还是《天地有爱》,作为战“疫”的音乐作品,它们都体现了抗“疫”主题思想的高度,表达出作者面对疫情灾难现实的深度感悟,还有情感表现的炽烈温度。面对疫情,文艺工作者应当扛起文艺战“疫”大旗,用文艺作品引导思想,激励人心,记录历史,展望明天。
(本文视频及图片来源于“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微信公号)
(作者:张天阳,艺术学理论硕士,工作于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何美
责编:吴江涛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原创首发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