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青萍荟>正文

青萍荟 | 如何让美术经典作品“活起来”?

2023-06-2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孟繁玮 曹芳芳 肖宝珍 收藏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美术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美术经典传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以数字化复原中国古代绘画,展示出作品背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美术里的中国》《艺术里的奥林匹克》等文化节目融合数字技术与艺术审美,利用3D、CG、人工智能等技术呈现与传播虚拟化、视听化的经典美术作品;全息影像、沉浸式互动体验等数字技术赋能美术馆策展和传播,给观众带来全新观展体验;ChatGpt助推美术开创数字化创作与传播新境界……

鉴于此,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特别策划“青萍荟”专题,约请文艺评论家开展系列评论。本期推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美术观察》副主编孟繁玮,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曹芳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智识学习中心主任肖宝珍的3篇短评,以飨读者。

立体性+延展性:“传统”活化与艺术数字化体系的创新运用

孟繁玮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美术观察》副主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数字科技与人文艺术领域的嵌合越来越具体、深入、紧密,并初步取得了文艺数字化转化的创新成果及社会共享。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艺术数字化体系,如何在艺术研究、创作、传播中正确使用数字技术,并运用数字科技实现优秀传统艺术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都是需要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反思的时代命题。

在艺术传播领域,运用数字语言以多媒体、融媒体等手段,将静态经典美术作品进行动态化视觉化呈现,是对美术经典“活化”利用的一个新途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艺术里的奥林匹克》《诗画中国》等文化节目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这类节目大多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数字化表达,激发观众对艺术的广泛兴趣,进而使人们生成对于历史学、社会学、艺术史、文学等相关知识系统的探究,从而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与热爱。

《艺术里的奥林匹克》(来源:“央视网体育”“广电时评”微信公号)

与此同时,这些由新技术带来的“新解读”也将汇入今天的文化结构和知识洪流中,成为传统经典延长线上的一部分。因此,依托大众媒体进行的艺术数字化工作在文化传播及社会美育方面就承担着更重要的责任。那些能够成为“经典”的艺术作品往往都携带着传统文化基因和重要思想观念,同样,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常识、术语或专业名词,也是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精炼化表达。在艺术数字化工作中,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对这些重要观念、思想、术语进行解读和普及,尝试运用传统文化术语去阐释和描绘经典艺术作品,代替以流行性语言粗略化地进行现代转译,将有助于摸索出一套“不损”文化原意的更严谨、更整全的传统文化解读、传播方案,这也成为对艺术数字化体系“立体性”特征的生动诠释。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抓手”,将“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作为今后的重点任务。近些年来,国内各类数据库和数字化体系的建设初见成效,蓬勃发展的艺术史研究、视觉艺术研究便受益于此。对于艺术史研究而言,艺术数字化体系和图像数据库的开放与普及,能够让研究者通过对数据信息网络的全景式观览,获得新的认知。在学术研究中,让曾经“错位”的信息回到正确位置,重新为视觉图像及文化信息建立合理的秩序,并由此生成新的问题和研究路径,从而填充以往容易被忽略的研究空隙,也使那些看似无关的问题发生关联,并作用于此后系统性文化研究工作的拓展,这便是大数据时代信息互联、互通、互证带给艺术研究的“延展性”特点。正因为艺术史研究的核心始终围绕着作品展开,目前,国内图像数据库在图像的检索功能、信息匹配度和图像信息的全面准确性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全球各地的网友可360°欣赏石窟内部跨越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10个朝代的30个洞窟壁画的高清数字图像以及有关壁画的文字介绍(来源:数字莫高窟网)

当下及未来,艺术与科技将发生更加紧密的关联。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科技进步带来技术手段的千变万化、不断翻新,但是人类运用技术进行交流述情、传神达意的内在诉求始终没有改变,这就构成了科技与人文“变”与“常”的内在辩证关系。

不管是静态的艺术史研究,延展了美术史研究的边界,促进了以艺术作品为核心的知识图谱更加丰满充盈;还是动态的艺术传播及人文美育,运用数字化创新手段,将文化艺术经典进行富有温度和厚度的立体化呈现,我们对于科技的善用,都是为了将真正有价值的数字信息汇点成面、积面成体、联体塑维,以赓续文脉、守正创新的信念推动中国艺术数字化体系的建构,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以技为剑 以文化成——深入促进美术经典数字化传播的思考

曹芳芳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从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数字中国”的概念,到2022年将“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正式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国信息化发展速度与深化程度达到一个新台阶。同时,2020年以来的疫情也成为加快各类博物馆与美术作品开展传播手段创新的催化剂,基于互联网创作和传播的“数字化美术”和“数字化艺术”繁荣发展,成为未来美术和艺术领域重要的趋势之一。因此,如何深入促进凝聚人类“精神”与“文化”的美术经典作品的数字化传播,是达到以美术促美育、以艺术泽生命、以人文成自信的重要举措。

2023年故宫出版社出版《探秘丹青》数字项目(图片由作者提供)

首先,树立人文意识,以人为中心。美术经典的数字化传播是一个复杂、完整的系统。但是基于目前人才培养的专门化现状,美术作品的收藏机构、收藏者、研究者、策展人、策划人和展示设计师作为这个系统的主导者,往往只是专才,知识结构缺乏交叉性与综合性。“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创新更是如此。今后需加强多学科的融合,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造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专业队伍,实现学科交叉,进而突破和创新。

观众是美术经典数字化传播链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然而,很多情况下主导者并没有充分考虑观众的趣缘,或是仅凭主观进行臆测。在实施这类项目之前与之后,可以对观众的需求、喜好、反馈进行科学调查,将社会科学的调查与研究方法、数字人文视域与技术融入这一工作。一方面,这符合当今进行学科交叉、实现融合创新的趋势;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前了解观众的需求与渴求,让观众的愿望成为美术经典数字化传播的决定因素之一,真正做到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需。

其次,强化主题意识,以创意为根基。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与变革为美术经典的数字化传播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与可能性。然而,同质化与空心化仍是各类美术经典传播的通病。在内容策划方面,需要强化学术研究对文化传播的支撑,在横向和纵向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铭记主题意识,汲取与凝练美术经典的撼人之美、思想精华、道德精髓、文明标识、价值标准,以创意为中心组织展示文本。如此,“学术+技术”,将大大激发美术经典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传播路径方面,以NFT为代表的区块链新技术创新了各类文物与艺术作品的传播形式,以元宇宙为代表的虚拟新技术拓展了传播空间,以6G为代表的通信新技术将大大缩短传播过程,移动互联网和融媒体大幅提升了传播覆盖率,大数据及其动态处理与分析将及时提高传播精准度。数字技术赋能的美术经典活化利用和创意开发需要新的管理思维。“创意传播管理”正是在对数字生活空间信息和内容管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型传播管理策略。今后在数字化传播策划中也需坚持“以创意为中心”的管理策略。

再次,坚定目标意识,以文化自信为努力方向。数字技术在促进美术经典传播过程中发挥较大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至上”的倾向,对个体与社会的审美导向、伦理道德、价值立场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与影响。美术经典的数字化传播需要带有清晰的指向,即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同时要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杭州博物馆“行在山水间”展览展示的《西湖清趣图》多媒体查询动画长卷(收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2023年,作者拍摄)

美术经典之所以被奉为经典,它们蕴藏着丰富的时代背景、社会因素与审美风尚,包含着经典或创新的技艺、技法和艺术理念,也通常饱含着永恒的、光辉的人文价值,更蕴含着恒久的美和艺术性。“审美是最深刻的教养,而品位使灵魂变得独特且丰满。”要充分把握时代脉搏,坚定文化自信,从美术经典中寻找契合时代的传播主题,深度挖掘并适当放大美术经典的经典特质、光辉价值与臻善至美。通过人类感知的同理心和敬畏心,浸润人心,塑造健康而全面的人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从而助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新征程上,文化传播需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拥抱新技术,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布局。坚持“以人为本”,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把握观众核心需求;强化学术研究与主题意识,促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确保明确的目标意识,避免“娱乐至死”,切实做到以技为剑、以文化成。

新媒体时代艺术博物馆的“调性”

肖宝珍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智识学习中心主任

近几年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冠疫情以来加速了自媒体、短视频以及直播的发展,它们逐渐成为新的知识以及信息传播平台。艺术博物馆也纷纷拥抱新的传播方式,创新文化传播途径以及表现形式,开启直播或利用视频作为信息传播载体,努力在短视频平台以最大范围触及各类观众。艺术博物馆逐渐变得个性更加鲜明、越来越亲民。

今年5月,东方甄选在直播间推介云冈石窟,在此做了20余年研究的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在现场进行专业解说,挖掘云冈石窟的文化内涵,引发全网关注。近年来,包括抖音、快手等在内的短视频直播平台成为实现最大化开展公共交流的线上传播平台,以拓展公共教育为重要职能的艺术博物馆选择这些平台进行传播,可以最大化地实现对不同群体的触及,扩大影响力。

近几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故宫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馆在抖音、快手上开启“云看展”模式,为观众实时呈现真实而生动的展览、藏品。抖音发布的2022博物馆数据报告显示,故宫博物院成为最受抖音网友欢迎的博物馆,其直播多达1300余场,3.2亿人次观看。全国三级以上博物馆抖音内容覆盖率达98.64%,视频播放量超过394亿次,相当于全国博物馆一年接待观众人次的72倍。各大艺术院校的毕业展在疫情期间搬到了线上,比如2020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线上展开幕仅4天,就迎来了300万人次的浏览量。今天,展览、讲座等活动的直播已成为常态化,观众不但可以云游博物馆,还能“近在咫尺”欣赏艺术。

2013年是移动视频商业化的元年,人们从“读图时代”跨入“读屏时代”。视频为观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视听体验。艺术博物馆也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地成为视频内容的生产者,并全方位、多层面、宽范围开放艺术博物馆藏品及学习资源,将艺术的魅力从物理空间拓展到赛博空间。笔者通过对中国的公立博物馆以及13家“国家重点美术馆”的官网、微信视频号、抖音以及快手短视频平台进行搜索,自2016年至今,不少艺术博物馆上线的视频已超过一百条,比如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CAFAM)等。绝大部分艺术博物馆上线的视频时长在5-10分钟左右,符合人们利用碎片时间“刷”短视频获取信息的读频习惯。也有例外,CAFAM视频每集都在15-20分钟,有些甚至达到30分钟以上。CAFAM馆长张子康指出,当今的艺术博物馆要建立“智识系统”,即并非简单地让观众在艺术博物馆获取“知识”,而是让观众通过观展、体验、想象、思考形成新的认知。

中国4家博物馆与13家全国重点美术馆官方网站/微信视频号以及抖音视频数量统计表,2023年,肖宝珍统计制作

相比较“永不落幕”的数字美术馆而言,艺术博物馆创作的视频不但要在内容上有学术、文献价值,还要有趣味性、创新性、观赏性。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CAFAM)官方网站智识学习中心栏目页面

虽然直播以及短视频平台对艺术博物馆的公众教育与推广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但也存在巨大挑战。艺术博物馆要不断推敲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以及直播的内容,考虑达到怎样的效果,从而在契合平台调性的同时兼顾艺术的专业性,在成为万众瞩目的“网红馆”或保持权威严谨的“学术机构”形象中拿捏好分寸——既要严肃又要活泼。


签发:杨晓雪

审核:张利国


延伸阅读:

青萍荟|花儿为什么更加红?花儿因英雄而更红!

青萍荟|AI带给文艺的是灵韵曙光还是智能荒原?

青萍荟|ChatGPT能成学霸写出AI时代的《红楼梦》吗?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