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民间文艺>正文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张耀月 孙佳山)

2023-06-13 阅读: 来源:光明网 作者:张耀月 孙佳山 收藏

《正好遇见你》不仅以单元剧的形式呈现,还采用“戏中戏”的方式,由主线剧情主人公鱼在藻团队制作的文化综艺,与副线剧情每项非遗技艺背后的故事巧妙衔接,是一部将非遗题材与综艺模式深度融合的作品。该剧既展示了综艺节目制作的幕后故事,同时又以鲜活、生动的非遗技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加上丰富的卡司阵容,无论是对本土网剧类型的拓展,还是对非遗题材的挖掘创新,《正好遇见你》的探索都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正好遇见你》以职场剧的整体框架,全景展现了参与节目制作的工作人员,在日常中的协同、竞争、误会、碰撞。同为节目编导的鱼在藻与袁迦莹,两人对于节目的关注点的差异,以及对于技艺展示和高收视率之间的分歧正是贯穿整部剧集的中心线索。剧中的节目《传承》不同于以往的文化类综艺,以鱼在藻为首的制作团队不仅聚焦非遗传承人的技艺,更注重挖掘技艺背后的文化故事。在以传统缂丝为主题的一期节目中,传承人林海珊与母亲的观点发生了分歧:母亲始终认为非遗传承的重点是技艺传承,一味地扩大宣传而不进行自我提升的非遗技艺是不可行的。但是林海珊却认为,只专注于非遗技艺本身并不能使传统缂丝走得更远。这一问题看似是母女间的代际差异,实际上触碰到了当代非遗的保护传承是否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这一关键问题。这样极具戏剧冲突的非遗故事,且装载着亲情、传递出情感,使广大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了较强共鸣。

在以往的非遗题材影视作品中,非遗通常是背景衬托的存在,而《正好遇见你》则大胆调用纪录片语言、风格,更以几近满屏的细节,展示了微距镜头下的非遗技艺,不仅令观众惊叹不已,更在无声中拉近了观众与非遗的距离。此外,该剧以单元剧形式,将传承人的精神与剧中情节融为一体,并且在每个单元的结尾,用一句话来总结概括这段文化传承的佳话,例如缂丝单元的“择一事,爱一生”、旗袍单元的“用经典创造经典”等。这种传统与现代交织、冷门技艺与保护传承的真切对话,既张扬了艺术性,又给人以真实感。

总之,《正好遇见你》通过综艺模式和纪录片风格讲述非遗故事,这样的大胆尝试无疑为我国的非遗题材剧集打开了更为宽阔、生动的艺术表达空间。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好遇见你》背后所集结的包含网剧、文化类综艺、纪录片等在内的丰富的文艺经验,不仅为观众带来赏心悦目的视听体验,还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给青少年,而这也正是活态保护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题中之义。


(作者:张耀月,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生;孙佳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第二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游戏出海,多维度提升国际话语权(孙佳山)

乘势“北上”,港乐正获得发展新动能(孙佳山)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