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民间文艺>正文

【视频】“京味吆喝”何处寻 民俗文化往哪走

2016-06-13 阅读: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收藏

  

  (解说)“老北京叫卖” 作为一种老北京民俗文化,在2007年已被列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中新网记者采访了民间收藏家、“老北京叫卖”爱好者阿龙。阿龙表示,现在的叫卖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希望可以通过博物馆用视频的形式将“老北京叫卖”传承下去。

  (同期)阿龙:最早是起源于什么呢,是起源于我收藏了很多的响器,很多都是我的爸爸,我的母亲教我的,为什么呢,我的爸爸过去是做小买卖出身,他早就仙逝了,我母亲今年86了,他有那段生活,他有那段历史,我说妈咱过去那胡同里经常有做小买卖的吆喝,怎么吆喝的啊?妈,你给我吆喝吆喝。我跟您学学,我母亲就给我吆喝小金鱼。

  (同期)阿龙唱小金鱼

  (解说)采访中,阿龙在谈到学习吆喝时的经历透露,自己曾练到嗓子“喊出”血丝来。

  (同期)阿龙:吆喝吧,正经的有京剧在里面,有评剧在里面,有老北京胡同原汁原味的劲儿在里面,也不见得都是北京人卖这些东西,哪都有啊。您看着我的吆喝简单,起码要有十年的功夫才能吆喝到现在,来个叫卖离不开。但是要不是职业的想学这个,没个几年功夫真不行。

  (同期)阿龙:在后海,河边上,五六年前了,我去喊去,护城河喊去“诶……”把嗓子眼都喊出血丝来,说你嗓子怎么那么好啊,底气那么足啊,我是骑着电动车到二环边上,到后海,护城河边上喊去,练到最后嗓子里面有血丝出来。

  (同期)阿龙:七八十年代还能偶尔听到,敲香油的梆子声,卖豆腐的,磨剪子锵菜刀的,现在也有,但已经不是过去那种。

  (同期)阿龙示范吆喝

  (解说)阿龙表示,现在学习吆喝已经很难养家糊口,希望通过视频的形式将这种老北京的东西留下来。

  (同期)阿龙:这个行当,过去学徒是养家糊口,现在学徒他吃饭都吃不了。卖东西能养家啊,我教他叫卖他干嘛去啊。没有,没有,但是我每次上课小孩到我那去,我都教他们一两个叫卖让他们学去,磨剪子锵菜刀,要不卖小金鱼,要不卖冰糖葫芦。

  (同期)阿龙:我想通过博物馆做个视频的东西,一点击,五十年代的小金鱼儿,那个背景就出来了,有能听到声音,又有视觉的东西,有多少种我就把多少种给弄出来。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