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书画摄影>书法评论>正文

让书法回归到国学土壤里生长

2020-09-29 阅读: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陈洪武 收藏

  书法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中最具典型特征,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底蕴,包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华民族审美的永恒缆绳,被称之为“艺中之艺”。近百年来,我国各种艺术深受西方思想文化观念的冲击和影响,但书法艺术却以其自身的强大,始终保持着中国品格,保持着千年一贯的完整性。著名旅法哲学家、书法理论家熊秉明先生曾形象地概括中国书法艺术这一典型特征。他说,西方艺术只有雕塑绘画,在中国却有一门书法,是处在哲学和造型艺术之间的一环。比起哲学来,它更具体、更有生活气息;比起绘画雕塑来,它更抽象、更空灵。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中国之灵魂特有的园地。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一繁荣格局的确立,离不开书法教育的推动。换句话说,也正是在书法专业教育的助力下,当代书法艺术才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带着问题意识,审视我们不断前行的脚步。我们发现,当代书法专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与方向从一开始就出现了偏差。这个偏差,就是简单地将书法视为视觉造型艺术,硬归入美术学,客观上造成了书法脱离传统文化的土壤。特别是在书法的教学理念上几乎完全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与方法,使得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中国书法艺术水土不服,伤害很大。我们说,书法与美术毕竟是两种艺术门类,虽有“书画同源”之论,但在艺术的本质上截然不同。所以,在教育体系上书法与美术可以互为借鉴、互为生发,但无法彻底融合。盲目地将书法硬归属于美术学,其最大的弊端主要显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弱化了书法与文化的天然关系,无意间抽掉了书法艺术发展的内生力,这使得当代书法文化严重缺失。书写者只追求技巧技术,只关注结构造型,因而把精力都放在了点画线条上,追求所谓的夸张与变形,在刻意的新变中迷失自我,一些书法作者还常自美曰:这是艺术书写,这是艺术创作。更有甚者,以西方的行为艺术介入,任意解构汉字,任笔为体,颠覆传统审美,完全脱离了汉字的书写。这一行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剖析根源,主要原因就是书法教育长期从属于美术,用一套西方美术教学方法来指导中国的书法教学。所学者一开始接受的,就是把汉字结构当作“画”的理念来理解,而不是“写”的理念。长此下去,遗害会更深更烈。所以,从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书法教育不应归属于美术学。

  另一方面,不利于书法艺术的传承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传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书法作为汉字书写艺术,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标识,深含着中国气韵、中国气度、中国气象。在中国文化中,书法与汉字相伴相生,不离不弃,3000多年来从未改变。书法与文字学、历史学、文学、哲学一样重要,与绘画、音乐、舞蹈一样古老,中国人从来没有把书法看作是美术的辅助学科,书法一直是中国文化中处于最核心、也是传播最为广泛的艺术。文化精英可以欣赏,普通百姓也可以欣赏,这里的通道与桥梁,就是书法艺术通过汉字的可识、可赏、可感来唤醒流淌在我们中华民族祖祖辈辈血脉中的美的基因,传递着心灵深处的精神力量。书法绝不可离开汉字、离开文学、离开文化。离开汉字、离开文学、离开文化的书法将成为一片沙海、一片孤洲。而书法长期置放在美术学的框架下进行教学、教育,时间愈久,愈堪忧。书法需要早日回归到国学的土壤里。只有回归到国学的土壤里,书法才能繁荣兴盛。所以,加强书法学科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需要国家教育部门在顶层设计上加以解决。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陈洪武,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延伸阅读:

  书法是开在汉字上的一朵花(衡正安)

  言恭达:当代书法审美的包容与重塑

  中国书法的“初心”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