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特别关注>美文•艺象>正文

古时的元旦,今天的春节

2015-12-31 阅读: 来源: 济南时报(济南) 作者:江丹 收藏

  元旦是中国自古既有的称呼,寓意岁月之首。在不同的历法中,元旦分别属于不同的日子。从汉代至清代,元旦是每年的正月初一,也就是说,古人庆贺的元旦,实际上是我们今天的春节。由此可知,那时的元旦庆贺是有多么隆重。

  清廷王公贵族凑份子摆宴席

  元旦与冬至、万寿节并列为清代的三大节。元旦历来被认为是一年之首,普遍认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南朝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除今朝”。据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清代政治制度与宫廷礼制、习俗方面的研究学者任万平的论文资料《除夕元旦清廷的国宴与家宴》,元旦大节时,太和殿里要大摆筵席,分两场。头场为“饽饽宴”,就是大家吃吃点心,喝喝奶茶。点心的种类和数目是有规制的,有面食点心,也有干果和鲜果,比如四色馅白皮方酥,每席四盘,每盘四十个,每个重九钱,再比如红白馓枝子,每席三盘,每盘四斤八两,每席的干果则包括龙眼、干葡萄、桃仁、榛仁、青梅、栗子、红枣等十二盘。

  在清代,果蔬的保鲜技术远未像现在这般发达,在今人看来,即使是皇家筵席,在准备鲜果方面也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多是已储存的苹果和梨,好在梨的品种多样,让鲜果不至于那么单调。据任万平的论文资料,元旦的宫廷大宴上,每席上的鲜果有苹果七个、黄梨七个、红梨七个、棠梨七个、波梨七个、鲜葡萄十二两,还包括一碟盐。

  “饽饽宴”之后是“酒席宴”,每席有小猪一只、鹅一只,至于羊肉多少没有找到确切的数字,但是一次元旦大宴,所有席位总共使用羊一百只。

  据任万平的论文资料,元旦大宴的食谱,是以国家典制固定下来的,对于赴宴者来说,“能够参加这形式主义的国宴,并不是要得到什么饕餮大餐,而是要获得一份荣耀”。每年有机会赴宴的人并不多,任万平在论文中列举了一个乾隆三年(1738年)的规制,这种元旦大宴的规模是二百一十席,一桌一席,按等级分配为一人一桌、两人一桌、三人一桌。算下来,也就三四百人。

  虽然元旦大宴如此重要,对赴宴者来说也是荣耀至极,但是鲜少有人会想到,这样的筵席竟然是凑份子办成的。据任万平的研究介绍,除了皇帝所用的御膳桌上的宴品和饽饽宴上的所有点心为国库费用负担外,酒席宴所需的羊百只、酒百瓶,都是由有爵位的王公们按规定进献的,“亲王每人进八席,郡王五席,均进羊三只、酒三瓶;贝勒进三席、贝子二席,均进羊二只、酒二瓶;……”其中,羊和酒不是随便牵两只或者凑两瓶就可以的,羊必须都是大蒙古羊,酒每瓶则是十斤。

  除了吃的、喝的凑份子,用的也得凑份子,“王公们进献的席面还要包括餐具,亲王每人进献的八席,其中有大席一桌,大席所用的餐具为银餐具,具体数目为:银盘碗四十五件、盛羊肉大银方一件、盛盐银碟一件。随席七桌,随席所用的餐具为铜餐具,具体数目为:每桌铜盘碗四十五件、大铜方一件、小铜碟一件。”每到元旦,清代的这些王公贵族们便自带酒肉和餐具,去太和殿赴宴了。

  清廷统治系统的元旦仪式

  仪式感是过节的一大意义所在,宴饮中的规矩只是仪式感的一部分。在古代宫廷,每逢元旦,要举行大朝礼。以清代为例,元旦这天朝贺时,大臣们身着制服正装——蟒袍补褂,在太和殿集合,殿角左右有校尉举着宫扇和旗帜,音乐响起时,皇帝出现,然后大臣们按资历排班朝贺。其中,亲王和御前大臣在太和殿里行礼,藩王则在太和殿的阶级上行礼。这一天,大殿内的炉薰内要燃焚檀桂香,殿外的大鼎炉里则烧着松柏枝,据资料,若鼎炉在主要位置则一次要烧松柏枝十一斤,次要位置的鼎炉则少烧点,也就不到五斤半,旧时的计量半斤是八两,换算成今天我们熟悉的计量,前者为十七斤六两,后者八斤八两。

  曾国藩的日记里不乏关于元旦朝贺礼的记载,“元日。三鼓起,坐车至东长安门,步至午门外翰林院朝房,胡应春前辈、祁幼章在焉。五鼓,跪送圣驾出长安门。诣堂子行礼,鼓乐前导。旋迎驾入宫。黎明,随班朝贺,在太和殿下行礼。是日有高丽国陪臣数员,辰刻礼毕,回寓。”

  由此可以对当时的情景推测一二,参加朝贺礼的诸位官员需要早早起床,赶往朝房等候,约莫着时间差不多了,再到集合地点。贺礼结束后,再各顾各自的事情,或者留下来继续参与这一天的宫廷庆祝活动,或者回到寓所处理自己的事情。

  元旦这天,地方官员没有机会直接入宫面对皇帝行礼,但是礼节一点都不能少,据《清史稿·礼志》的记载,元旦的时候,直省文武官要设香案,“朝服望阙行礼,满、蒙、汉军分两翼,汉官分文东武西。”道光二十三年,曾国藩在地方任职,这一年的元旦,他的日记里如是写道:“未明起,敬神,北向朝贺。”

  据湖南大学专门史专业艾红玲的论文《晚清湘籍名人日记中的礼制礼俗研究》,不仅在京的官员要参加元旦的朝贺之礼,正值在外出公差的外交官也要在驻外公寓望阙恭贺。据论文内容介绍,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于光绪二年(1876年)至光绪五年(1879年)期间,出任驻英法公使。这几年的元旦,他会整理衣冠服饰,率属下在驻外机关的大厅中向清廷方向行朝贺礼。比郭嵩焘稍晚一些的外交官曾纪泽,曾于光绪四年(1878年)至光绪十二年(1886年),出使英国、法国、俄国。其执行出使任务时的日记里写道:“光绪五年元旦……辰初起,整理衣饰。辰正,率僚属在大厅向阙行朝贺礼。”“光绪九年元日。阴雨。巳初起,茶食后更衣,率僚属向阙行朝贺礼,礼毕相庆,发笔书吉语。”

  看完这些内容,不少读者一定会觉得清代宫廷元旦大宴的氛围和规模,很像我们今天的春节茶话会或者年底尾牙,元旦朝贺礼也与今天的一些春节习俗有相通之处。其实,清代的“元旦”并非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元旦”。

  据中央音乐学院陈方圆的论文资料《清代宫廷三大节仪式音乐研究》,自古以来,元旦也被称之为“元正”、“元日”,因为历朝历代使用的历法不同,到底哪天是元旦也不一样,夏代使用夏历,每年的寅月(阴历正月)初一定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丑月(阴历十二月)初一是元旦,秦代用秦历,建亥之月(阴历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定“汉历”,以其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沿用至清代。

  也就是说,清代乃至更早之前的元旦,就是我们现在的春节。“元旦”是中国对岁月之首这天的传统称呼,但是从古至今,它所指代的那个节日却发生了变化。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