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特别关注>美文•艺象>正文

猿、猨、猱、狙,这些都是猴

2016-01-22 阅读: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彭竹兵 收藏

  开栏的话: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对应十二属相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用以纪年,则有鼠年、牛年等,如丙申年是猴年。在我国民俗文化中,猴被各族人民喜爱和尊崇的程度仅次于龙和虎,稳居第三位。虽然深受喜爱,不过我们对这猴子了解的还真是九“猴”一毛,“猴年说猴”系列就领你进入中国人的猴文化里走走。

  丙申年是猴年,猴为灵长类动物,与人的联系最为密切。它常被人喻为聪明、机智、勇敢、活泼之兽,是智慧灵气等的象征。达尔文的进化论更是振聋发聩地宣告,人是从猴子变来的。猴子体型瘦,所以人们常把瘦人戏称为瘦猴。猴子活泼好动,华佗的五禽戏与猿猴有关,武术中有猴拳。古来以猴为伴,归隐山林者有之;以猴为牟利工具,行走江湖,让猴子表演技艺者有之;不一而足。

  关于猴的典故,史不绝书。

  为什么是申猴呢?东汉王充《论衡·物势》:“申,猴也”。《广韵》:“申,伸也”。古人见猴群常伸手相援于深涧中饮水,故称伸(申)猴。李时珍《本草纲目》:“猴者,候也。见人设食伏机,则凭高四望,善于候者也。”

  猴在典籍中是有名一族,如雷贯耳。《诗经》、《山海经》、《淮南子》等均有猴子的记载。当然,猴的称谓不一,或叫猿、猨、猱、狙、猕猴、禺、沐猴、狖、参军、王孙、猢狲、石猴等。据说有尾者为猴,无尾者为猿。《山海经》、《呂氏春秋》、《抱朴子》称其为“猿”;《诗经》称之为猱,“毋教猱升木”;《楚辞》里有“猕猴”。东汉王延寿《王孙赋》有“有王孙之狡兽,形陋观而丑仪”;西晋阮籍有《猕猴赋》,刻画了一个“姿便捷而好技”、“形乖殊而不纯”、“性褊浅而干进”的猕猴形象,借以鞭挞那些贪求利欲、献技逞巧、人面兽心的小人。晋人傅玄描述猴子“类胡儿……或抵掌而胡舞”。

  《世说新语》:“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断肠”遂成为典故,如柳宗元的《入黄溪闻猿》诗有“溪路千里曲,哀猿何处鸣;孤臣泪已尽,虚做断肠声”,范成大《八场平闻猿》诗中“雪涧琴心未足悲,须写峡中断肠时”等。

  柳宗元撰有《憎王孙文》,有“王孙兮甚可憎”等句,托物言志,意在人而不在王孙,与《猕猴赋》如出一辙、异曲同工。唐代佛教大兴,印度“神猴”(即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或《拉摩亚纳》里的神猴哈努曼)舶来,逐渐衍生了中国的“猴行者”、“孙猴”、“齐天大圣”、“美猴王”等形象。

  明末张岱《夜航船》:“沐猴,小猴也,出罽宾国(编者注:又称凛宾国)。史言‘沐猴而冠’,以‘沐’为‘沐浴’之‘沐’者,非是。”

  猿猴还会“造酒”,明代李日华有过记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嬲死之”。

  清代李调元在其著作中说:“琼州(今海南岛)多猿……。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一石六辄有五六升许,味最辣,然极难得。”猿猴嗜酒也成为民间认为猴子通人性的来源之一。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