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音乐舞蹈>舞蹈评论>正文

《众神之舞:纳西族仪式舞蹈研究》:民族舞蹈学“中观研究”的范式(唐白晶)

2023-07-20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唐白晶 收藏
民族舞蹈学“中观研究”的范式

——评冯莉的《众神之舞:纳西族仪式舞蹈研究》

步入新时代以来,民族舞蹈学的研究和发展是中国舞蹈学三大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从“舞蹈人类学”到“民族舞蹈学”的转向,从民族舞蹈学的概念辨析、学科构建到逻辑起点、学理镜鉴、田野坐标与文化播布的深入研究,民族舞蹈学的研究范式从宏观到微观的研究均体现出建构舞蹈学“中国学派”的文化自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舞蹈理论家于平认为,“民族舞蹈学的研究,就其本质而言是民族舞蹈传统的‘寻根’之举。”中国传统民间舞蹈不仅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的艺术载体,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精神旨归。

冯莉的专著《众神之舞:纳西族仪式舞蹈研究》由学林出版社出版发行,该著作以纳西族的仪式舞蹈实践作为个案,在跨区域的比较视野下,进行交叉学科的仪式舞蹈研究,并尝试构建中国仪式舞蹈研究的学术框架。作为“中国舞蹈学科理论体系丛书之一”,其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舞蹈文化,借鉴西方艺术人类学及中国舞蹈学理论,秉承中国舞蹈本体研究的审美方式,运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积极探索民族舞蹈学“中观研究”的范式,丰富和完善了中国舞蹈学的建设。

仪式舞蹈研究是民族舞蹈学“中观研究”的内容范式

目前,关于民族舞蹈学的研究成果多为学科构建、概念定义、学术体系的宏观研究,以及以单个民族舞蹈志为个案的微观研究,而对于舞蹈类型、跨区域舞蹈等中观研究的成果尚少。因此,冯莉的《众神之舞:纳西族仪式舞蹈研究》一方面以仪式舞蹈为研究对象,用十个章节搭建起“族群历史记忆与文化空间”“仪式舞蹈身体记忆与图式”“神话叙事与仪式舞蹈”“舞仪空间与身体语言”以及“仪式舞蹈的主体传承”等内容框架,把握住中华民族乐舞文化诗、乐、舞、仪等多位一体的形态,关注仪式舞蹈身体文化内涵的传承以及仪式中身体动作与民族意识机制与内核的关系,强调民族文化身体记忆所保存的历时性、民族性和社会性的美学内涵。另一方面,该著作以纳西族跨区域的仪式舞蹈为研究个案,关注“藏彝走廊”文化播布圈的舞蹈生态。这里沉淀着许多活态的舞蹈历史遗存,例如丧葬祭仪“热美蹉”的历史记忆与舞蹈隐喻;“尚武”传统与身体表达;春天“二月八”农耕祭仪阿卡巴拉的时空解读与文化阐释;民间祭仪塔城“勒巴蹉”的形态与传承等。冯莉认为:“纳西族仪式舞蹈的身体记忆的表达,从形态上来看具有‘

’游牧文化身体图式的身体元语言系统,随后逐步演化为舞蹈动作的大量词汇。 ”研究纳西族仪式舞蹈,是民族舞蹈学中关于中国舞蹈原始发生与历史建构的逻辑起点之一,尤其是纳西族的“东巴舞谱”是世界上唯一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中国古代舞谱。冯莉对东巴舞仪中“嘎尔”与“蹉”的分类讨论,有利于深入研究仪式主体的话语体系逻辑、动作主体的本土分类认知及其分类概念的语境变化;其对于仪式舞蹈的记录文本,即“东巴舞谱”(纳西语“蹉模”)的深入研究,也有利于古代舞蹈史与民族舞蹈学的联通共洽,完善中国舞蹈学本土学科话语体系的建设。


田野调查法是民族舞蹈学“中观研究”的方法范式

在民族舞蹈学“中观研究”中,扎实的田野调查尤为重要。于平认为,“撷取‘田野坐标’,是我们讨论民族舞蹈学中国学派建构的关键环节,因为这是以‘田野调查’为基本方法论的民族舞蹈学建构的当务之急。”

在《众神之舞:纳西族仪式舞蹈研究》一书中,读者可以直接收获作者丰富且宝贵的田野调查经验。舞蹈类型、跨区域舞蹈的研究均需要长期、多点的田野调查作业,作者在研究中通过参与观察、深入访谈、主位与客位相结合的田野调查法收集第一手资料,撰写真实、详尽的民族志文本。从冯莉2004年的硕士论文《舞仪中的文化记忆与保存——白地吴树湾村东巴祭教祖舞仪的个案分析》,2005年发表的论文《纳西族东巴舞仪的文化阐释》,2007年出版的舞蹈民族志《东巴舞蹈传承人——习阿牛、阿明东奇》至今,她在近二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始终致力于纳西族仪式舞蹈的研究,而这部专著也是她在硕士、博士论文的调研写作基础之上,在民族舞蹈学的视野下对中国仪式舞蹈研究不断深耕、拓展的学术成果。其田野点贯穿整个金沙江流域、横断山脉地区,在云南丽江、迪庆纳西族聚集的典型传统村落都有作者田野调查的足迹,还保留了众多地方文化精英(著名东巴、非遗传承人等)珍贵的口述史记录。这部著作所关注的仪式舞蹈,从春耕祭仪到丧葬祭仪,从“东巴蹉”到“勒巴蹉” ,既有宗教性仪式舞蹈,也有世俗性仪式舞蹈,在以舞娱神与以舞娱人中感知纳西族以身体为中心,在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的认知关系中所构建起“三界五方”观念的身体空间秩序,而这一观念恰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天、地、人”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文化一脉相承,这或许正是书名“众神之舞”的由来,而这“一舞千年”的文化传承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征。在研究方法上,冯莉运用舞蹈形态“典型特征”的分析方法,对舞蹈外部形态进行因子分解和综合分析,对动作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从舞蹈身体语言学中对动作符号进行分析解读等,努力探索建构民族舞蹈学仪式舞蹈研究的方法框架。

吴晓邦在舞蹈学研究中指出:“舞蹈史的研究主要应该是舞蹈民族意识的研究;舞蹈史的研究应该是置身于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之中的跨学科研究。”在中国舞蹈学三大体系建设中,民族舞蹈学的文化事象、文化范畴、文化底蕴等都需要不断深入探索,需要立足于舞蹈本体进行跨学科的拓展研究,而冯莉的《众神之舞:纳西族仪式舞蹈研究》一书建构了民族舞蹈学“中观研究”的范式,体现出中国舞蹈学术的基本品格和价值追求。


(作者:唐白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博士生,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努力将中外舞蹈思想研究引向纵深(唐白晶)

舞蹈如何破圈,唤醒新视觉时代审美共情(唐白晶)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