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评论中心>工作动态>正文

特别专题:第二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完整版)

2017-12-29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中国艺术报 收藏

原题:创新当代艺术语言 激活中华文化传统

——第二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成功举办

会议现场

  “文化不是静态的,等待着被改变,而是自身处在一个变化之中,在变化之中应对外来的影响。 ”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建平说。

  11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陕西省委宣传部、西北大学主办,中国文艺评论(西北大学)基地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在陕西西安举行,议题为“中华文化传统与当代艺术语言创新”。正如文化的变化更新一样,艺术语言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艺术语言在面向中华文化传统时如何实现传承中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郭运德在致辞中说,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心灵深处强大而坚强的精神高地,特别是面对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动荡格局,面对着各种思想文化深度交流和激烈碰撞的复杂形势,持之以恒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展示中华审美风范,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理应也必须成为我们保持文化自信、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强基石。他表示,保持文化表达的活力和后劲,就必须进行艺术的创新,而艺术创新最根本最首要的就是艺术语言的创新。艺术语言的创新不仅包含艺术媒介符号和表现手段的创新,而且更是艺术家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在致辞中表示,西北大学将整合优质资源,高标准、严要求,把中国文艺评论西北大学基地建成高层次、高水平的理论创新高地和文艺导向平台,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话语体系建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主持。

  29日上午开幕式之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程大利,黑龙江省文联主席、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傅道彬,中国国家话剧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王晓鹰,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黄鸣奋和浙江理工大学美学中心主任金雅发表主旨演讲。主旨演讲由中国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常务副主编周由强主持。

专家合影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野下论述了习近平文艺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扬弃和继承,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创新要与当代中国现实相结合,与当代时代条件相结合。程大利谈到“笔墨语言的当代价值”,讨论了传统绘画语言的现代性转化问题及在当代的价值定位。傅道彬从呈现世界、敞开世界、引领世界三个层面阐述了文学照亮生活的主题。王晓鹰指出“中国意象现代表达”要在中国传统艺术、传统美学中浸润,更要在现代化、国际化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表达。黄鸣奋分析了艺术语言的三种含义和艺术语言创新的三种动力。金雅以“艺术理论批评语言的美学尺度”为题,讨论了艺术理论批评语言的精确度、晓畅度、热度和力度问题。

 

新时代的艺术语言创新 赋予中华文化新的生机

——在第二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上的致辞

郭运德(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郭运德

  唐代诗人祖咏曾这样吟咏初冬时节的长安:“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而今天在这里开幕的第二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却一扫初冬的寒意,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热情饱满地为中国文艺评论事业的发展出谋献策,让我们领略到浓浓的温暖。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去年创设的中国文艺长安论坛,目的就是建立一个有利于交流思想、破解难题、凝聚力量、增进共识的平台,论坛倡导以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要研讨方向,汇聚国内文艺理论专家和艺术家,为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艺健康发展集思广益,这或许也可视为中国学界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谋划文化强国建设的一个具体行动。

  今年长安论坛的主题是“中华文化传统与当代艺术语言创新”。这是全球化语境下,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如何阐释、激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艺创新发展的热点话题,也是文化研究和文艺理论评论事业发展面临的前沿性课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文化传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生生不息、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心灵深处强大而坚实的精神高地,特别是面对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动荡格局,面对各种思想文化深度交流和激烈碰撞的复杂形势,持之以恒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理应且也必须成为我们保持文化自信、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强基石。

  在文化概念的范畴内,语言是其中最为基础、最具标志性的组成部分。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文明发展的桥梁纽带。有人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因为人类借助于语言保存和传递着文明进步的成果,才把文化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靠着语言的媒介在人与人之间、古代人与现代人之间、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进行沟通与交往,靠着语言储存了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文明进化的信息和文化的精华篇章。我们说,中华文化的伟大不是自吹自擂,要害在于它五千年从未中断,存续五千年的汉语是中华文化最根本的介质和最重要的历史见证。汉语五千年虽历经变化,但现在依然普遍使用,典籍仍旧顺畅流通。同时出现的其他文明像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语言文字要么遗失,要么变成了谁也不识的天书,这就直接影响到文化的传续。据德国语言学家哈尔曼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世界上大约有5651种语言,包括1400多种不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剩余90 %的语言或许将在本世纪逐渐走向灭亡。因而,保持汉语的纯洁性和生命活力,是捍卫中华文化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艺术语言作为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创造活动中所采用的独特媒介,决定着特定艺术的表现手段和方法,体现为艺术作品外在的形式与结构。没有艺术语言,就没有艺术作品存在的空间。当然,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的教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艺术实践的进步,语言包括艺术语言也需要不断地发展更新,以适应时代要求,满足审美变迁,不断增强文化表达的生机与活力。处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如何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坚守本土立场、接续中华文脉,如何在文化的密切交融中保持鲜明的民族个性,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是时代赋予广大文化工作者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保持文化表达的活力和后劲,就必须进行艺术的创新,而艺术创新最根本最首要的就是艺术语言的创新。艺术语言的创新不仅包含艺术媒介符号和表现手段的创新,而且更是艺术家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创新。创新的目的,在于不断激发并生动表达出变化了的客观世界蕴藏于物质和感性外壳中潜在的深邃的精神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讲话中所指出的:“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 ”艺术语言的创新,实质就是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艺术语言创新,我想最为重要的工作有三:一是必须追寻回望历史,深入了解中国艺术语言传统和发展脉络。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蕴藏着五千多年深厚的语言发展根基,是艺术语言创新的宝贵资源。中外一些大思想家都认为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审美艺术性,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独树一帜,我们是诗的国度、文学的国度、审美的国度。当代艺术语言的创新,必须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艺术思维的融合,注重传统艺术理念与写意美学的融入,把“中华美学精神”贯彻到艺术创作和艺术语言创新的实践中去,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的独特优势和精神价值,展现中华艺术的民族性和审美特征。这是在新的语境下艺术语言创新的必由之路。二是必须紧密联系发展了的时代与生活,捕捉生活脉搏,熔铸时代精神,从社会现实的变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吸收丰富而又鲜活的有益养分,特别是适应信息时代和媒体变化需求,引入高新技术和一切可能的技术手段,敢于突破常规,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大胆在观念、内容、风格、样式上创新,让语言包括艺术语言在因应时代的变化中焕发出蓬勃生机。三是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视野,从外来的文化资源宝库中汲取更加丰厚的滋养,进行中西艺术语言的整合与利用。在资讯异常发达的当下,我们必须秉持清醒的价值理性,促成中国艺术语言与世界的融合,做出鲜明个性基础上更具人类审美共性的艺术表达,顺应并符合全人类共有的人性深度、审美取向和文化潮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尽一份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赋予中华文化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和评价体系,才能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陕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华文化的策源地和古代丝绸之路的发端,陕西自古就是中外经济、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融会的一片热土。中国历史上许多辉煌的时代都与陕西有关。20世纪中叶以来,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长安画派”坚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思想,在新中国画坛上另辟蹊径、独树一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时代内容与民族特色有机融合并创造出中国画新境界的最为成功的范例之一。进入新时期,西部电影、音乐和秦腔都曾峥嵘再现,光彩夺目,特别是文学陕军的集中出征,曾经异常鲜明地润染着当代文学的辉煌。传统与当下的思想碰撞与有机结合所展示的恢弘现实,对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颇具启示意味。陕西丰硕的文艺创作成果、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厚的学术积淀,值得参会的专家学者认真学习思考并进行深度的学术概括。希望大家抓住这次机会,真诚交流、畅所欲言,为我国艺术语言的创新和文艺的繁荣发展奉献各自的聪明才智和真知灼见。

 

文艺事业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

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仲呈祥

  在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语言创新时,我们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文艺思想作为他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个科学的体系。习近平文艺思想源自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和诞生于党领导人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尤其是在十八大以来近五年的非凡的历史性变革中形成的。它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实践,针对新时代的具体条件,深刻阐述了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经济甚至与生态的关系,理所当然地要成为我们今天包括文艺评论在内的整个文艺事业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文艺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表达是在继承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础上展开的,针对新时代的特点有新提法。我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用了一个词叫“扬弃继承” 。因此我们今天讲到艺术语言创新的时候,应全面把握好“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的鉴别原则,“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实践路径和“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目标的完整思想体系。习近平文艺思想更重要的是讲,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适合中国国情的东西拿来当指导。一定不要丢了民族的命脉、民族的根。习近平总书记还对中华美学精神进行了深度的阐发,他提出了“三讲求” ,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第一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第二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第三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坚信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同时要扬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行一番去粗取精,由表及里,改造自我,完成扬弃这样一个哲学思维的深化过程。

 

审美艺术价值的时代审思

庞井君(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庞井君

      在全球化、高科技、互联网、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等时代浪潮的推动下,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一场新的精神解放运动。科学认知体系、精神信仰体系和审美艺术体系作为人类精神结构中的三大板块都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今天,与科学认知体系一路高歌猛进、攻城掠地的发展态势相比,审美艺术体系呈现了困惑迷茫、力量式微的演变态势。因而,如何从社会价值论的高度审视审美艺术的本质,有效发掘其内在的精神力量,便成了新时代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

  审美艺术活动是人类以感受为本体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与人类其他精神文化活动相比,它本质上还具有超日常生活性、超实用功利性、超物质现实性、超技术操作性、超逻辑概念性等审美特性。审美艺术以其特有的方式、机制和路径,构造、推动并引导着人类精神价值体系的生成、变迁和发展。

  诚如一些中外思想家所分析,在雅斯贝斯所说的轴心时代所形成的几大文明类型中,源于古希腊的欧美文明以科学认知体系见长,印度文明以宗教信仰体系见长,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则以审美艺术体系最为兴盛。人们公认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文学的国度、审美的国度。就人类未来命运来看,在承认科学认知价值的同时,不应该无止境地放任科技的肆意泛滥和野蛮生长,应该充分发挥精神信仰体系和审美艺术体系的作用,并以信仰和审美的力量对科学认知体系做出价值规训和导引,使人类精神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和谐。

  人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是审美境界,是审美艺术、科学认知、精神信仰三个板块的平衡、和谐与健康发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本质上是审美型社会,是按审美原则构建的社会。所以,未来人类发展不是在科技牵引下的一意孤行,不是靠数据和算法构造出来的机械结构和逻辑图景,应该是人类依靠美的力量,按照美的法则建设出来的理想家园。

  “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张彦远语)。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力发挥审美艺术的内在力量,深入开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核,确立“自然”这个逻辑源点,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逻辑结构,并加以时代性的转换与创造,必将有利于呈现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世界性价值,并为未来人类精神结构和价值体系的重建作出更大的贡献。

 

笔墨语言的本体意义和独特价值

程大利(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程大利

  笔墨语言是中华民族的创造。由笔墨语言构成的中国书画是个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

  一、笔墨语言之源流。“象思维”是中国艺术的本源问题,笔墨文化与“象思维”密切相关。书画同源是笔墨文化的一大特征,证明着“象”的思维,起于对自然的摹写。老子、庄子的“大象”观和“象外”说是中国书画审美源流的开端。先秦以来,中国书画在探索深层审美视野和艺术思维方面,不以描摹客观物象为目的而以不断拓宽精神之求、抒写情致抱负为旨归。

  二、笔墨语言的精神旨归。弘扬笔墨艺术的目的就是发扬它具有的独立审美的价值。造化,不仅是艺术家借以敞开心灵的工具,状物只是抒发心志的手段,这正是中国画的高度所在。笔墨不仅仅呈现着物象体量的空间性存在,还呈现着作者的精神状态和审美趣味。所以,修为成为笔墨语言的最大障碍和终生难关。

  三、笔墨语言的技术规范。作为精神载体,笔墨语言经千年锤炼,形成一套自身规律,有着严格的程式规律和审美标准。而且中国画用笔的审美标准和做人的标准高度一致,好笔墨永远是在充满辩证规则中的高度统一。

  四、当代需要浸透中华传统精神的笔墨。中国画立于当今世界的意义应是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不是接轨,而是融合,是拉开距离的并存。对本体意义的重视,对笔墨语言精华的保护和传承,应是中国画家的担当和坚守,避免“转基因”的方向,这也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努力。

 

光的隐喻:文学照亮生活

傅道彬(黑龙江省文联主席、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傅道彬

  美国学者韦勒克说,在所有原型性象征中,也许没有一个词会比光这个词更普及,更成为心灵的象征了。现在我们看到早期人类的那些崇拜物里面有许多其实是太阳发出的光芒。光是具有精神寄托的,光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古典哲学把光明和阴暗,也就是阴与阳做了最高的哲学的抽象。庄子说:“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他又说:“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物见其物。 ”他说,只有心灵安静的人才能发出一种自然的光芒,要是太浮躁,太不肃静,就没有这种光芒。“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物见其物”,才能看见人类本来的面目。佛家也用光来作为自己的象征,光为神,普照世界,也常常以灯喻理。

  在海德格尔看来,文学不是一种意象,而是一种存在、一种人生,是一种澄明的境界。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讲作品建构了世界,它真正让世界出场,要不然我们的世界是黑暗的。说文学照亮生活,并不意味着否认文学反映生活,反映本身也是一种照亮。有一种反映是批评性的,其实批评也是一种照亮。艺术最后要达到的一种澄明境界,是要有光感的。比如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在春天的时候,能听到花簌簌落地的声音,感受到月光的澄明。这种静,是一种心灵的肃静,这种境界是让你加入,召唤你走入的境界。

 

话剧的“中国意象现代表达”

王晓鹰(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王晓鹰

  话剧中的中国意象是一种戏剧性、行动性的舞台意象,它出现在戏剧演出的场面中,融会在戏剧行动的进程中,突显在戏剧冲突的高潮中。当这种中国意象被强化渲染的时候,常常同时具有强大的视觉形象冲击力和戏剧性情感震撼力。它是一种饱含诗情哲理的象征性舞台形象,是一种戏剧演出中的诗画意象。我所说的中国意象应该体现出现代审美的特征。它由现代艺术的创造机制生成,传递着现代的文化信息,即所谓现代表达。现代表达的关键在于中国意象要体现具有现代性的人文观察和生命思考,要传递具有现代性的情感哲理。

  中国意象的现代表达毫无疑问地要从中国戏曲吸取丰富营养,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套用中国戏曲表演程式和形式技巧的层面上。不能只是有一些韵律的台词处理和有一定程式化的虚拟动作,不能只是一个中国戏曲的概念符号。中国意象现代表达要在讲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情感、传递哲思的完整过程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传统戏剧的美学意蕴要充满中国情感和中国文化内涵,要在中国传统艺术、传统美学中浸润,而中国意象现代表达更要在现代化、国际化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表达,要表达当代的观察和当代的哲理思考。只有在这个层面上“越是传统的就越是当代的,越是中国的就越是国际的”这一论断才有实际意义。这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重申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戏剧创造层面的贯彻落实。

 

艺术语言创新的三种取向

黄鸣奋(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黄鸣奋

  将“艺术”与“语言”作为合成词联系在一起,至少有三种可能性:将艺术当成主体,将语言当成手段,指艺术所运用的语言;将艺术当成活动,将语言当成产品,指艺术所生成的语言;将艺术当成能指,将语言当成所指,指艺术所反映的语言。21世纪以来,艺术语言发生了深刻变化:(1)媒体变革深入发展,正在不断创造艺术语言的新类型、新观念;(2)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正在促进人类艺术语言朝机器艺术语言的转变;( 3 )科幻作品驰骋想象,正在昭示未来艺术语言各种可能的前景。由此看来,艺术语言创新是生生不息的历史运动,其涵义和研究者所取的审视角度相关。不难想象:媒体变革所引发的艺术语言创新将在未来继续深入发展,为创作者、鉴赏者和传播者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编码形式;人工智能所引发的艺术语言创新将转变人们对于艺术定位的基本认识,或者促进人机共同体的建设,或者造成艺术主体的洗心革面;科幻作品所构思的艺术语言创新将在后人类语境中继续驰骋,有利于人们用新的方式与各种智能生命(若有的话)开展交流。

  从当前的角度看,数字艺术是最新的一种表现形态,也是艺术类型,但是它内部还有很多种类型,它各有各的艺术语言。比如说,相关的新媒体项目主体追踪、反监视等类型,DNA成为生物艺术和生物媒体的一种新的艺术语言,还有纳米材料形成的艺术语言。艺术语言,实际上是艺术所生成的语言,现在面临着人工智能的挑战。过去我们所理解的艺术语言都是人类艺术语言,可是将来也许很快机器艺术语言就将登上历史舞台。

 

艺术理论批评语言的美学尺度

金雅(浙江理工大学美学中心主任)

金雅

      艺术理论批评的语言,从美学角度看,应该关注四个度,一是精准度,二是晓畅度,三是热度,四是力度。精准度是讲理论批评要把话说精确,说到位。这是对语言的一种科学性要求。理论批评表达的主要是思想,是观点。你说不精确别人就会理解不到位,理论批评想要的效果就达不到,或者打折扣。理论批评应该通过精准的语言让读者清楚把握好文章的思想观点,这也是判别一篇理论文章水平高低的首要标准。既是一种科学性标准,也是美学标准。晓畅度是讲思想观点的表达要尽量通俗易懂,要让水平高低不同的每个读者都能读明白,不能把人绕晕,说糊涂。有些理论批评含含糊糊、吞吞吐吐,让读者不知所云,不得要领,有些简单搬用西方概念、术语,或者捯饬艰涩难懂的概念命题,不管接不接地气,也不管读者有没有相应的背景,这样的理论批评不仅作家、艺术家不喜欢,一般读者也不会喜欢。第三就是热度。艺术理论批评的语言需要理论家、批评家带着感情,投入生命去体验把握对象的精微内涵。我们的理论批评如果不拥有烛照人性的信仰、温度、光芒,是很难真正感染人、影响人的。这方面我们的传统文论很有自己的优势,中华文论是讲美善相济的,也是讲体验感悟的。我觉得在这方面就热度这个问题来说,我们传统文论是很有可供借鉴、挖掘的资源的。最后是力度。好的理论批评应该深蕴内在的力量,应该是有一种内在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能够把艺术的价值,它的美丑准确、明白、强烈地传达给读者,推动引领读者在观点、思想、精神、心灵上的感悟和提升。

 

      本届论坛上,来自全国的近30名专家学者还围绕“语言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艺术语言的传承与创新”和“ ‘一带一路’与中国文艺话语体系建设”三个议题,从哲学、历史、美学、艺术学、文艺理论、文学、戏剧、戏曲、影视、美术、音乐、摄影、书法等多个领域作了专题发言和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现场

  对于中国当代文论语言,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林超然提出应该保持三个平衡:一是传统话语、民间言说与外来表达的平衡;二是典雅与通俗的平衡;三是书面语与日常口语的平衡。用这三个平衡来面对艺术,以发掘其思想来源、诗性特点、文化本色和美学品质,这将是中国当代评论家理应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就电影语言而言,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厉震林认为,中国创世神话电影必须解决的一个基本矛盾,是如何在最早的传说与当代的精神诉求、电影的工业与美学以及观众“高欣赏度”与玄幻耍酷的特效技术之间,寻找到一个双方能够妥协、认同和共鸣的平衡。谈到舞台艺术语汇的创新与传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陶庆梅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完全按照传统的方式去处理我们的舞台,创新,意味着某种“消化” ,用我们今天的美学感觉和生活经验,消化来自中国传统的、来自苏俄艺术传统的、来自当前欧美舞台艺术的文艺实践,使得我们的文化主体更为充沛,更为健康。对于书法语言的探索,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朱以撒认为,书法语言的学习依旧要向后看,要迷醉古风,但同时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建立语言新秩序的自觉者,使书法语言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哪怕不那么完善甚至多有歧义。在大数据时代,艺术语言可能出现怎样的变革呢?西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屈健认为,数字技术以科技智慧代替艺术创造,以数据的理性分析凌越审美的感性趣味,使“生活艺术化”与“艺术生活化”两个在内涵上截然不同的概念,逐渐由交叉走向融合。与之相适应,传统艺术语言将会逐渐由描述性走向数字分析,由单一走向多元,由专业表述走向大众言说。

  论坛所呈现的话题丰富,交流充分。如,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王鹏瑞谈到民族美术创作的现状与突破之路径,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金荻以但昭义教授钢琴教学为例谈如何构建中国钢琴学派,上海报业集团高级编辑王雪瑛以《易俗社》为例谈及秦腔如何呈现生命力,全国网络文学研究会会长欧阳友权谈到网络创作与中华文学传统,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悦笛谈到为中国人立“生活美学”之心,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创作室创作员许诺考察了军旅作品艺术语言的传承与创新,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谈及21世纪写生与新传统的关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邹文谈到新时代要出离“农业文明审美”,等等。

  在圆桌讨论部分,庞井君在主持中表示,本次论坛想营造一个“场”“境”,让大家能够激发思想。谈艺术语言的创新,要针对某个主体,要站在中华民族生存繁荣发展的角度来谈,就可以克服相对主义。在当代艺术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还是欠缺内容。我们要去思考,如何注目人类社会发展最先进的方面,向人类精神最深处探寻,中华文化才有可能在世界文化之林争得一席之地。

  岁末,《文化自信:中华美学与当代表达——首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论文集》新书出炉啦!

  中国文艺长安论坛组委会将为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用户寄赠五本新书。请在文后留言吧!我们将择优寄给五位优质留言忠粉。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第二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关注“中华文化传统与当代艺术语言创新”

      第二届中国文艺“长安论坛”圆满落幕(组图)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