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活动在渝举行
据重庆日报消息 11月28日,第九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活动在重庆举行,由重庆广电纪实传媒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选送的《大后方》获得第九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活动抗战(文献)类作品一等奖。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胡占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燕平出席活动开幕式。
胡占凡表示,纪录片是形象展现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文化传播载体,它具有跨时空、跨文化的传播性,希望中国的纪录片人能够把对中国历史、文化、社会的感悟融入到富有激情的创作中。
燕平说,纪录片《大后方》以独特的视角从一个方面展示了重庆厚重的历史,而重庆的现实十分精彩,重庆的未来更值得期待,欢迎纪录片领域的专家们聚焦重庆,持续关注纪录重庆的发展,见证重庆的未来。
据悉,第九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活动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联合主办。活动包括开幕纪录片《大后方》欣赏、抗战主题学术论坛、颁奖典礼等内容。此次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电视台、纪录片制作公司等选送的作品共800余部,经过严格评选,最终评出获奖作品110件。
链接
5600万点击量 《大后方》成网络收视最佳电视纪录片
商报记者 付勖
重庆商报讯 在昨晚的颁奖典礼上,《大后方》获得抗战(文献)类作品一等奖。
据了解,纪录片《大后方》全球搜集历史影像830余部,采访历史亲历者和学者等97人。《大后方》共12集,每集50分钟。《大后方》所关注的,是在全民抗战的大背景下,兵如何调、粮如何筹、油如何运、武器如何制造、伤兵如何救护等,由此展现出一场立体的抗日战争。
据了解,为了能够真实地展现那段历史,除在重庆的周公馆、红岩村等地取景外,《大后方》剧组还走遍了国内十多个省市,甚至远赴美、英等国,寻找影像资料,采访专家,进行拍摄。
此外,《大后方》中60%到?70%的影像是历史资料,几乎每一集都有一些以前从未跟观众见面的影像素材。为保证立论和史料的有据与权威,摄制组总共采访了历史亲历者和学者等97人,几乎囊括了国际国内一流的抗战史专家。
广电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聚焦抗战时期中国后方的纪录片,《大后方》不仅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播出后更是收获了良好的收视成绩和观众赞誉,以5600万的点击量成为今年网络收视最佳的电视纪录片。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