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艺海扬帆>正文

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落幕 总参观人数达到50万人次

2015-12-04 阅读: 来源: 作者: 收藏

  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落幕 总参观人数达到50万人次

  昨天(11月23日)是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举办的最后一天,日前一份关于本届双年展的数据报告也同期出炉:总参观人数500,875人次,日均参观人数达到2899人次。

  自2009年以来,威尼斯双年展的参观人数开始逐年缓慢增长,今年这一数据较2013年举办的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总47.5万人次的总参观人数增长了5.45%;与2011年报告的44万人次相比更是明显涨幅,比例达到了18%。(需要注意的是,往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开幕时间是在六月份,而今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早在5月份便开幕了,时间上提前了一个月,因此对参观人数是统计是有影响的。)



  同时,外媒还将2012年举办的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相关数据与之对比。2012年6月9日到9月16日,卡塞尔文献展在德国卡塞尔举办,共吸引参观者905,000人次,较2007年第12届涨幅14%,日均参观人数达到110,000人次。(这个数据还包括了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在阿富汗喀布尔举办的13个展览的参观人数)

  雅昌观察一:威尼斯,一场“大而乖”的双年展?

  随着近两届参与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艺术家的增多,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新闻事件甚至荒诞闹剧,让国人对于威尼斯双年展的崇拜甚至倒向了另一边的不屑乃至戏谑的想象。然而在中国人的想象之外,作为一个从来就不完美的双年展,今年的威尼斯双年展真正的问题是什么?精彩又是什么?

  雅昌观察二: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角色

  对于如今的中国艺术界而言,威尼斯双年展虽然早已不是那个神秘的国际大型艺术展,但在众多中国艺术家、策展人和媒体人的眼里,它依然是掌控着国际艺术权威和最高学术标准的国际艺术展。担任过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之一的汉斯·尤利斯·奥布里斯特与《艺术世界中的7天》作者萨拉·桑顿曾经在对话时说:“威尼斯是一个熔炉,对中国、远东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拉美国家的现在及过去,西方艺术界知之甚少,现在我们将目光投向了他们。”就这届威尼斯双年展中的中国力量来看,他曾经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期待似乎达到了。



  艺术家菲奥纳·霍尔代表澳大利亚馆参展


  著名影星凯特·布兰切特在澳大利亚馆参观


  美国馆代表乔纳斯装置作品


  德国馆代表艺术家Hito Steyerl创作于2015年的装置作品“Factory in the Sun”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