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赴江西寻乌革命老区慰问演出,艺术家们重温“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精神,纷纷表示——
艺术创作必须继承和发扬“调查”精神
冬日的江西省寻乌县,漫山遍野还是青枝绿叶的橘子树,小太阳一样的橘子金灿灿挂满枝头,等着广东等地果汁厂的商家来收。12月12日,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来到寻乌,为当地群众送上一场“情系寻乌”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歌声、掌声、欢笑声与历史的回声交相应和,在橘香中飘飞。
寻乌,是“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诞生地。85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此做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调查,不仅调查了农村,还第一次调查了城镇,深入详实了解了当地农村和工商业状况,对我党制定土地革命路线和工商业政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这一次,毛泽东写下了《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 ,首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等论断,其中包含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点的雏形。在这里,星星之火走向燎原之势。
“大学时我们对《寻乌调查》 《反对本本主义》就很熟悉。 ” 72岁的艺术家瞿弦和头一次来到寻乌,飞机转大巴,到达时已是深夜。他说,年轻时背诵毛主席语录,“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到群众中去”常常挂在嘴边,这次到了寻乌,对这句话的产生过程与历史意义又有了新的了解。重温“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是非常必要的,这种实事求是精神对于当下实现中国梦有重要意义。“国家重要决策有调研做基础才能切中时弊,调研要到最基层去,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否则假象会蒙蔽人。同样,艺术家要深入基层、扎根生活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
在慰问演出中,瞿弦和担任主持人。他在主持时讲到了寻乌的书法传统。中央根据地机关报《红色中华》的报名是当时的寻乌县委书记古柏亲笔题写的,红军长征时期的油印报《红星报》也是寻乌籍的战士刻印的,寻乌书法在革命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宣传作用,而今寻乌又推广“写字教育工程” ,培养出大批书法人才。“这些材料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过大量调查才梳理出来的,不调查也不会了解到书法艺术在小小的寻乌县城有着如此光荣的革命传统,这与‘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精神是相通的,也是对毛主席这句科学论断的印证。 ”瞿弦和说。
慰问演出当天,寻乌群众一大早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来到演出现场,迎接着艺术家们的到来。天公作美,演出开始之前,雨停云散,太阳从云缝中露出笑脸。
“朝圣东江源,鞠躬围屋前,一部《寻乌调查》 ,历史开新篇……”演出中一首悠扬动听的《寻梦东江源》似清泉淙淙,沁人心田,这首“寻乌之歌”的创作同样来自对寻乌的深入考察。据介绍,应寻乌县的要求,在演出之前,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邀请了词曲作家胡旭东、苏虎专门到寻乌采风体验生活,走遍了寻乌的多个角落,才创作出了如此鲜活而厚重的作品,并由刚刚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金奖的龚爽演唱。胡旭东和苏虎回去之后,和龚爽谈起寻乌的历史、寻乌的蜜橘、寻乌的风土人情,使得龚爽也对寻乌产生了热情与向往。到了寻乌,走到毛主席读书生活做调查的地方,她也对寻乌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了寻乌调查是怎样推动革命的。慰问演出现场,龚爽清亮甜美的嗓音和饱含感情的歌唱引得无数寻乌观众共鸣,喝彩声不断,在舞台上,龚爽还吃到了寻乌的特产蜜橘、脐橙和血橙,开心地做起寻乌蜜橘“代言人” :“要想歌声甜,就到寻乌吃甜甜的蜜橘。 ”
寻乌不仅山美橘甜,人心也淳朴善良,延续着一心为民的传统。寻乌县司法局文峰司法所副所长廖建强,是寻乌“最美调解员” ,入选“中国好人榜” ,在基层工作30余年,村民有了纠纷和困难,比如农田灌溉用水、争晒谷场、孩子走丢等等,都去找他排解,他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数千次为群众排忧解难,甚至2013年罹患尿毒症,依旧为村民服务不息。“最美乡村医生”潘昌荷,是赣南大山深处的一名普通乡村医生,在赣闽粤交界处的福中村行医40余年,坚守清贫,甚至贴钱上门为村民治病抓药,足迹踏遍三省,成为三省村民健康的“守护神” 。在慰问演出现场,主持人瞿弦和、张蕾深情朗诵了以廖建强、潘昌荷的故事为题材创作的诗歌《大写人间爱》 ,女高音歌唱家王喆也为潘昌荷献上一曲《一生守望》 ,打动了无数现场观众,年轻人不断鼓掌,老人则默默拭泪。潘昌荷说:“病人的呼救声,家属的期盼声,都是我的动力,人家需要我,我就去,我要坚持一辈子为他们看病治病! ”这种敬业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令艺术家们由衷感动并赞叹。
演出在瞿弦和、张蕾、苗博、刘蔚妙语主持下,气氛热烈。“寻乌好,寻乌好,到处是鸟语花香……”相声表演艺术家张大礼即兴高歌一曲,唱出寻乌之美,他与搭档马云路邀请一位寻乌观众上台,合作完成了相声《超级嘉宾》 ,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相声表演艺术家王彤、曹随风也带来相声《为寻乌喝彩》 ,专为寻乌之行而创作,使得全场爆笑不断。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口技表演艺术家李进军的绝活儿口技《欢庆锣鼓》 ,一个人一张口恍如一整个乐队站在了舞台上,鸟鸣之争也惟妙惟肖,引人捧腹。二炮文工团男高音歌唱家耿为华20年前曾来过寻乌,那时寻乌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如今再看寻乌,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令他十分欣喜,一连为寻乌观众献上两首歌曲《为人民服务》 《母亲》 。少数民族歌唱组合彝人制造曾获环球音乐榜最佳歌手奖,备受大众喜爱,这次也倾情献唱《妈妈》 《老爸》 ,浓浓的亲情四处蔓延。青年杂技表演艺术家杨文通、孙艺娜上演《肩上芭蕾》 ,高难度技巧让人心弦紧绷又喝彩连连。此外,王喆的歌曲《共筑中国梦》 ,汤非的男声独唱《永恒的旋律》 ,马晓晨的女声独唱《祖国你好》 ,陈咏峰的男声独唱《儿女的好榜样》 ,贾南的男声独唱《让泪化作相思雨》 ,何苗、孙健、山西男孩、侯爱萍演唱的《十送红军》等也获得了现场观众好评与掌声。
此次慰问演出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办,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寻乌县委县政府承办,江西省文联协办。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以及廖恳等有关方面负责人观看演出。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