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场次国内外纪录片免费展映
国内首个纪录电影主题学术交流
感谢央广网、西部网、微信公众号“纪录片观察纪录片观察”等图文资料
白鹿原,是亿万年形成的黄土台原。南临汤浴河与岱峪河,北依辋川灞河,三面环水。南北宽约九公里,东西长约三十公里,总面积约263平方公里。这里是陈忠实先生潜心四年,创作史诗巨作《白鹿原》的原型地。
一个以“白鹿原”命名的国际纪录电影季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引发收视热潮,纪录片这种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纪录电影也开始走进电影院的大银幕,并成为国内外各大电影节的热门。7月6日,首届白鹿原国际纪录电影季在陕西白鹿原影视城开幕。
一、为期10天,28场次免费展映活动,10场导演现场交流
即日起至7月15日,为期10天的首届白鹿原国际纪录电影季展映,将有16部“多项大奖加身”的纪录电影在白鹿原影视城的巨幕厅和戏院放映厅进行28场次的免费展映活动,其中有10场导演将现场与观众交流纪录电影的幕后故事和亲身体悟。
据悉,共有海内外16部高质量的纪录片加盟本次影展。中国影片《乡村里的中国》《圆明园》《第三极》《玄奘大师》《舌尖上的新年》《喜马拉雅天梯》等,展现了中国别样的风景;《二十二》《宫殿之城》《地层深处》《安康1947》《棉花》《急诊》《生门》等截取普通人生活的片段,讲述小人物的真实故事。三部美国3D巨幕电影《中国之谜》《冰河时代的巨人》《木乃伊:法老的秘密》,都是第一次与中国观众见面,会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
广大市民和影迷可免费观影。从7月4日起,陕旅集团开通两部热线,面向广大影迷个人、团体免费赠送观影票。
二、国内目前首个以纪录电影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
除展映活动外,本次白鹿原国际纪录电影季还将举行《中国纪录电影的困境与突破》《如何通过跨界合作延伸纪录片产业链》《新技术对纪录电影的影响》《目的地大电影现状的与未来》等四场学术交流活动。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雅欣担任开幕式主持人,与会学者包括知名学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陕西著名作家肖云儒、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震等,及著名导演金铁木、焦波、宋占涛等。
这是中国目前第一个以纪录电影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旨在充分发挥白鹿原影视城优质平台作用,培育中国纪录电影观影文化,让更多纪录电影进入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最前沿、走进国际视野、寻找更多机遇,为中国纪录电影产业打造国际性、专业性、前瞻性的交流合作平台。
三、关注“目的地大电影”(“特种电影”)
此次活动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在国外很流行的“目的地大电影”受到关注。目的地大电影又被称为特种电影,主要在博物馆、科技馆、旅游目的地驻场放映。这些特种电影主要包括巨幕电影、环幕电影、球幕电影等,通过特殊的摄影技术,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感官冲击和震撼。
目前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仍然面临很多困难。不论是拍摄制作,营销推广、还是市场培育,都有诸多值得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政府对纪录片扶持政策的持续发力,特别是当前中国旅游业的升级发展,市场对目的地大电影(特种电影)的需求持续增长,这给纪录电影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四、要有梦想:期待中国纪录电影从白鹿原走向普利策奖
陕西旅游集团公司董事长周冰说:“今天的会场,是中国纪录电影冲击普利策奖的集会。曾经我和金铁木导演漫步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来到普利策雕像前,我问他:‘你什么时候拿这个奖?’普利策奖意味着纪录电影的学术高度。”
五、白鹿原影视城再现《白鹿原》小说场景,7月16日将试运营
活动的举办地白鹿原影视城位于蓝田县前卫镇,这是集影视创作、创意摄影、休闲度假、儿童游乐、文化演艺等功能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景区,是追忆关中乡村、回味文学巨著《白鹿原》及电影的文化范本。
白鹿原影视城是电影和电视剧《白鹿原》的主要拍摄地,《兵出潼关》、《老腔》等十余部影视剧组在这里取景拍摄。由吴天明导演执导的电影《百鸟朝凤》,主要场景也在此取景。白鹿原影视基地是目前陕西省建设的第一座大型影视城。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