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贝末日》7.9展览登陆上海环球港,展览为期九十三天,百余件展品将带领大家走进古罗马庞贝的繁荣文明。
《庞贝末日》展览海报
时光网讯
2014年中国上映的电影《庞贝末日》曾为观众展现了火山爆发前夕繁荣的庞贝文明。今年《庞贝末日》展览登陆上海,百余件展品将带领大家更加全面了解古罗马庞贝世界,火山爆发焚城的毁灭瞬间也将重现在观众面前。本次展览由上海市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于7月9日强势登陆上海环球港,为期九十三天。时光网上海记者受邀提前参观了展览,并带来第一手的现场资料。
展览共分五大展区,每个展区分别向我们呈现了庞贝人生活的一隅,这是一部从繁华走向毁灭,消亡走向永恒的弦乐五重奏。
庞贝城市景观和日常生活
庞贝文明
揭开庞贝古城遗址的神秘面纱,观众仿佛置身其间,在探寻庞贝与周边城区往来活动轨迹的同时,亦能从展品中了解古城的居住文化,感受居民的日常生活。除了那些沉默的车辙、尚留余温的厨房、喧嚣声此起彼伏的酒吧、宽阔而精致的戏台.....庞贝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壁画。庭院壁画巨作“黄金手镯的家”来自贵族家庭,该壁画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庭院中群鸟逐食嬉戏的趣景,体现了主人对奢靡悠闲生活的追求。庞贝的贵族之家一般都有花园,花园中有古典柱廊和大理石雕像,厅堂廊庑都装饰有壁画、浮雕。观众将近距离感受这些劫后余生的艺术瑰宝。
经济生活与饮食文化
港口和海上贸易在庞贝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庞贝也因此成为繁荣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商业中心。与周边城市密切的往来,也促使庞贝为居民和来访游客建设了丰富多样的饭店和小酒馆。这一版块除了将详细呈现其经济系统的发展态势及当时主要流通的货币,还将展出庞贝众多的饮食生活实用器具。
古罗马的神明与信仰
受古罗马文明的影响,庞贝人民相信神是无处不在的,因此特别重视对神的膜拜。本次展出的雕像“维纳斯”,是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埃涅阿斯的母亲,是象征美丽与爱情的女神,为她所建的爱神庙是宣召神谕、预示未来的神圣所在。除了这种大众仪式,庞贝的家庭中还广泛进行着个性化礼拜仪式,观众们可以通过本次展览中展出的相关雕塑对其加深了解。
医疗与丧葬习俗
两千年前的庞贝,已经拥有发达的外科医疗器具用以古罗马贵族与平民日常的医疗救治,此次展出的手术刀、止血钳、探针等医疗器具的外形与现代外科手术用品极为相似,古罗马高超的医疗水平由此可见一斑。除了传统的土葬外,庞贝人也会选择将尸体火化后装入精致的瓶内再行掩埋,这些制作精良的骨灰坛也将在展览上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停止的最后瞬间
庞贝末日的最后48小时
沉睡多年的维苏威火山爆发,火山灰、碎石和泥浆将庞贝古城全部湮没,生命瞬间凝固,我们通过现代技术对其进行复原,向观众展现不同姿势的遗骸和最后瞬间的毁灭场景。展品“蜷缩着的男人”,正是一位火山爆发的受难者。意大利专家运用现代的石膏灌注技术复原了受难者临终时的姿态。当时他正用身上的衣物遮挡口鼻,承受着窒息的痛苦,高达四百多度的火山碎屑流在瞬间夺走了他的生命,随之而来的火山灰将他完整地覆盖封存。
除了以上介绍的五大展区,展览还将呈现真实还原的庞贝房屋建筑、贵族宴请和受难者遗骸复原等精彩视频,其中三维动画技术制作的影片“庞贝的最后48小时”,更是重现了山崩地裂之际,汹涌而来的火山碎屑流,漫天扑下的巨量火山灰如何将庞贝古城吞没,让庞贝文明以最滚烫的方式熔结凝固的动态场景 “重生”在人们眼前。古城壁画上纂刻着这样一段铭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而庞贝,最终却在这样惊天动地的情状下,永恒了。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