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吴永良《鲁迅小说人物百图》专题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幕 图IC
图说:展览现场图IC
“许广平当时称赞这件画像与鲁迅先生非常神似”,站在作于1962年的白描鲁迅肖像前,著名人物画家吴永良对记者说。画像中,鲁迅伫立在两棵枣树下,双手倒背着,正气凛然(局部见左图)。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鲁迅之妻许广平这句赞赏的话,一直激励着吴永良为鲁迅笔下的人物尽心造像。今年恰逢鲁迅先生定居上海90周年(1927-1936),昨天,“弘扬鲁迅精神——吴永良《鲁迅小说人物百图》专题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揭幕。
图说:《呐喊-狂人日记》之狂人 吴永良作品主办方供图
吴永良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科,他毕业创作的主题就是鲁迅,白描《鲁迅肖像》采用的是白描技法,这在1962年的中国绝对是个非常传统又非常创新的独特之举。当时的浙美院长潘天寿也非常赞赏这件作品,认为用白描技法来表现鲁迅形象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这件重量级作品让吴永良植下了钻研意笔线描人物画的初心。
图说:《彷徨-祝福》之祥林嫂 吴永良作品主办方供图
《狂人日记》里的“我”,眼神呆滞、苦涩,画家用泼墨写意的笔法,呈现了“我”的佝偻背脊;《祝福》里的祥林嫂在风雪之夜拄着拐杖绝望地挪步……在一尺画面里,吴永良用寥寥几笔便为小说创造了意境。观赏吴永良的作品就像是在观赏一部由他导演的电影,画面中无比丰富的内涵通过简练畅达的笔墨而出,表现出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冲击着观众的眼球与心灵。
图说:《呐喊-孔乙己》之孔乙己 吴永良作品主办方供图
在昨天下午召开的吴永良作品研讨会上,有评论家认为,这次展出的《鲁迅小说人物百图》,对人物的描绘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似,而是在对作品深入解读的基础上,努力接近小说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的精神内涵,表现人物的本质美。吴永良的笔墨线条,一丝一缕无不流露着对鲁迅先生的敬重,对其作品中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准把握。剔除复杂的、表面的美,吴永良的鲁迅小说人物画,留下的是最单纯、最本质的美,这也正是意笔线描人物画的魅力所在。
图说:《呐喊-阿Q正传》之阿Q 吴永良作品主办方供图
上海市文广局副局长褚晓波在致辞中表示,吴永良先生的人生及艺术道路都深受鲁迅精神的影响,吴永良先生晚年能为弘扬鲁迅精神而创作如此精良的美术作品,令人深感敬佩,也极受启发。这些作品笔畅墨清,光华内敛,此次展览既是一场弘扬、追思鲁迅精神的特别活动,也为新年里上海的文化生活和这悦目的冬季景色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气息。展览从即日起延续至2月8日。(新民晚报记者 乐梦融)
图说:《呐喊-明天》之红鼻子老拱与蓝皮阿五吴永良作品主办方供图
(文/乐梦融)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