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黎明》剧照
5月28日、29日,上海京剧院新编现代京剧《浴火黎明》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南京紫金大戏院连演两场。对革命历史题材的开拓、演员走心入心的表演,在感染现场观众的同时,也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赞扬,他们认为该剧“稍加打磨一定会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之作”。
《浴火黎明》的戏票成为本届京剧艺术节参演剧目中的抢购热点之一,两场演出座无虚席,很多未买到戏票的观众在演出开始后还在剧场门口等待是否有退票。傅希如、杨扬、鲁肃等青年演员的精彩表演感染了现场观众。剧中,当众狱友诵起“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当同志们唱起“风儿清、月儿明”,当“范文华”抱着婴儿唱起一段动情的反二黄唱段……台下观众眼里噙着泪花、掌声雷动。谢幕时,观众拥向舞台,齐声高喊主演的名字,演员们多次返场致谢。
“剧中每个角色的心路历程形象立体,我跟着剧情一起纠结、难过,又一起振奋、激动。”“没想到上京编排的现代京剧这么好看。”“剧中展现的信仰的力量,深深折服了我。”……演出散场后,观众驻足讨论,显得意犹未尽。
为备战本届京剧艺术节,上海京剧院从今年初就着手对该剧开展进一步的修改、打磨。创作团队自创排后一边修改一边演出,至今已演出30余场。此次演出的《浴火黎明》中,剧中人物范文华的定位更加准确,形象也更为丰满,刻画了一位因上级背叛而迷失、彷徨的共产党员,在历经磨难后坚定信仰、淬火成钢的心路历程。此外,该剧还将“狱中八条”的产生过程有机融入剧情发展中,表现了这群年轻的共产党员在严酷的牢狱中仍心系祖国未来,不忘反思、总结教训,力求给观众更深刻的感悟和思索。
本届京剧艺术节以“一剧一评”的方式展开研讨。现代京剧《浴火黎明》剧评会于5月29日举行,京剧艺术节组委会专家组成员给予了该剧高度赞扬。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王安葵说,本届京剧艺术节参演剧目中现代戏较多,《浴火黎明》中,“正气压倒邪气”,表现了革命斗争的复杂性和艰苦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梅兰芳纪念馆馆长秦华生认为,剧中人物有血有肉、真实可亲,丰富了革命历史人物的题材库,是“激动人心的正气歌,是一首永恒飘扬在人性心灵上空的信仰之歌”。
“从该剧看出编剧的功力、导演的潜力、演员的魅力、剧院的实力、领导的魄力和海派的活力。”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教授裴福林以“六个力”给予该剧高度评价。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王评章评价该剧突破革命历史题材的写法,勇于创新,人物塑造实现了多方面的价值和立意。
同时,专家们还从舞台处理、演员表演、音乐唱腔等方面进行深度研讨,并给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方向与建议。
据了解,此次在南京公演前,《浴火黎明》剧组曾先后走进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邮电大学,向革命先烈致敬,与青年学生互动交流。演出团党支部还在演出间隙组织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开展多场有层次、有深度的主题活动。
(文/黑莓)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