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专题>音乐战疫专题>音乐创作与评论>正文

王一川:超疏离态听觉审美场的构建

2020-10-29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王一川 收藏

超疏离态听觉审美场的构建

王一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2020年抗疫主题音乐创作给我留下几点印象:一是职业音乐创作者和非职业音乐创作者合力掀起抗疫主题音乐创作热潮;二是音乐界和文化艺术产业界联手开创线上音乐社交平台;三是音乐审美表现呈现多样化态势;四是关键一点在于音乐作品重在发掘激励生命意志的元素,帮助听众突破疏离态或半疏离态的生活状况,体会到生命共在和共享的慰藉与欢乐。这场抗疫主题音乐创作的突出建树在于,在抗疫听众中构建起超疏离态听觉审美场,为身处于疏离态或半疏离态的广大听众构建起听觉主导的审美幻象场域即超疏离态听觉审美场,让他们在音乐体验瞬间突破疏离境地而产生万众一心的共通感,凝聚起抗疫需要的生存勇气、生命韧劲和生活智慧。

  在我看来,2020年中国抗疫主题音乐创作活动的一个突出建树在于,通过抗疫主题音乐创作和鉴赏,在抗疫听众中构建起一个超疏离态听觉审美场,成功地为疫情期间遵守规定而身处于疏离态或半疏离态中的广大听众,构建起一个听觉主导的审美幻象场域,简称超疏离态听觉审美场,让他们在音乐体验瞬间在想象中突破疏离、分隔、孤独或分离等境地,产生出万众一心的共通感。此时此刻,音乐宛如构建起特殊的审美生命力场,听众们得以在这听觉激荡的瞬间,摆脱掉相互疏离或分隔的痛苦,想象地体会到日常生活中相聚、相悦和共生的满足感,重新凝聚起抗疫需要的生存勇气、生命韧劲和生活智慧。

  鉴于音乐艺术在今年抗疫活动中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作用,亲密地陪伴了身处疏离态中的无数听众的抗疫生活,铭刻下他们共同的抗疫记忆,因而可以肯定地说,音乐在整个中国艺术家族中的审美作用和文化作用都是独一无二和无可替代的。

  从今年抗疫主题音乐创作得与失中我们也能得出启示:只有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顽强奋斗中,才能创作出真正的音乐佳作。相信并期待这一启示能够成为艺术创作界的常态化工作动力。音乐作品的数量丰盛并不等于音乐作品的质量精良。中外艺术史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往往是在生命极度欢乐或痛苦的紧要关头,想象和理智的力量会受到过度激情的冲击而难以抑制或调节,故出精品佳作其实不容易。可以说,抗疫主题音乐创作目前还只能是暂告一个段落,接下来需要继续沉淀、深化和掘进,不仅从中国的音乐史中寻求音乐创造的宝贵启迪,而且更要从全球人民的抗疫奋斗生活中悉心搜寻音乐创意的火花,直到把它们汇聚为新的音乐佳作的创造性火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