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互动问答>正文

汉服文化为何“破圈”?

2021-05-27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黄西蒙 收藏

  (点击本页标题下方的“来源:《中国艺术报》”,查看报纸文章,链接为: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210517/index.htm?page=/page_2/202105/t20210516_545146.htm&pagenum=2

 

  日前,第一届汉服博览会在河南修武举办,不仅吸引了上万人参加,也在网上引起了舆论热议。对此,即便很多汉服“圈外人”也不得不承认:汉服的影响力的确越来越大了,“汉服热”正在逐步走出小圈子,成为很多人围观的大众文化景观。

  对很多不了解汉服文化的人而言,“汉服热”似乎是一个新鲜现象。其实,从本世纪初开始,喜欢汉服的人就已经越来越多了,只是在前几年,“汉服圈”还是一个圈地自萌的小圈子,外界对其知之甚少。但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以及年轻人传统文化自信力的提高,“汉服热”的确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现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圈外人”正在变成“同袍”,我们应当看到这一现象存在的时代因素。新世纪以来,喜欢国学或者说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多,是个不争的事实。大众传媒也加入了这个文化热潮中,之前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推出了一系列精品的文化节目,一些讲述古代文学、历史与哲学的“名嘴”,让很多人第一次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的热播,也进一步推动了国学热,由此转而“变现”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对汉服的兴趣,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人的文化自信也越来越强。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象征符号之一,很容易就成为国人青睐的对象,尤其是年轻人穿上汉服时,显出雍容华贵或仙气飘飘的气质,由此带来的美感与文化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这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行为,当我们的文化自信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出现这种现象。因此,仅仅基于上述两点因素,我们就不难看出,“汉服热”现象的出现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然,我们不能盲目追捧“汉服热”,也要看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有些年轻人虽然热衷穿汉服,却只是觉得这样穿“很漂亮”,还不了解汉服背后的文化知识,甚至也没兴趣了解其中蕴藏的历史文化信息。于是,有人虽然穿上了汉服,却不懂配饰,做的一些礼仪动作也经常闹出笑话。如果这样的人多了起来,难免就会形成“汉服热”里的“杂音”,导致外界对汉服圈子的“水平”产生误判。

  再者,如今一些想赚取利益的商家,也加入了“汉服热”中,大量制造和售卖汉服,但这些衣服的品质未必能得到保障,甚至很多看似是汉服的衣服,并不是真的汉服。当这些衣服混入市场后,就会扰乱人们的视线,让很多并不了解汉服知识的人买错衣服,最终远离了真正的汉服文化。

  当然,上述现象都是“汉服热”中难免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存在一些问题也无可厚非,关键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并不断推进汉服文化更好地发展。长远来看,我们应该对这个蕴藏着传统文化魅力的领域保持足够的乐观态度,希望“汉服热”可以维持下去,汉服文化不应该是、也不会是小圈子里自娱自乐的东西。

 

  作者:黄西蒙(黄帅),中国青年报社编辑,首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优秀评论文章作者

 

  延伸阅读:

  首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优秀评论文章:《清平乐》与古装剧审美风格的转向

  服饰潮流与服饰文化

  创新方式传播中国文化 年轻一代这样讲述中国故事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