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
  • 当代中国文艺评论的跨性品格(王一川 )

    文艺评论在当代中国虽然已成为一个规范性行业,但又面临制度归属的悖逆。它取代文艺批评而成为文艺工作的规范性词语及当代中国公共政治话语圈的规范化行业概念,走上一条与改革开放以来文艺美分科话语圈的学科细分有所不同的道路。当代中国文艺评论是以艺术品公共价值的阐释和评价为中心的跨界别、跨行业、跨门类和跨学科的公共文化艺术行业,即具备跨性品格的行业。它可以在文学艺术圈、文化艺术传媒经济圈、文艺美分科话语圈和公共政治话语圈等四个话语圈之间起到串联作用,处在当代中国艺术公共领域构建的核心地带,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公共领域的独特本土修辞习性,还有着依存性与自主性相交融的双重特质,堪称新兴艺术形象世界与文化传统世界之间赖以串联的使者。

    2020-06-16详情
  • 中西声乐艺术的融通与回归——兼论西洋美声唱法如何演绎中国作品(孙媛媛)

    以美声唱法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西方声乐艺术传入中国百年来,对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土”“洋”之争曾长期困扰着我国声乐界,二者之间关系的调整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伴随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我国声乐艺术的快速进步,目前中西声乐艺术已经超越了“土”“洋”之争,回归到声乐艺术规律的正轨上来,“土”“洋”之间相互认可、互相借鉴却又更加注重回归自身特色、各美其美。从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方向和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看,融会贯通、中西合璧成为我国声乐艺术从业者广泛共识。从教学实践和艺术呈现反馈看,更加注重运用西洋美声唱法演绎好更多优秀中国作品,有效提高中国声乐艺术在当今国际声乐舞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仍是亟待夯实的基础工程,需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大胆探索。

    2020-05-25详情
  • 当代文艺发展中的制度经验——评《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发展史》(罗宗宇)

    《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发展史》系统梳理了70年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史的发展脉络,揭示了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发展的动态性、复杂性及以文艺大众性为基础的特点,注重从理论上回答历史何以如此的问题,总结提炼了当代中国文艺政策发展的一些规律性认识,为研究当代中国文艺政策提供了学术借鉴。

    2020-05-13详情
  • 艺术表达时代精神的四重维度(王海龙)

    时代精神与艺术,是文艺领域经久不衰的理论话题。艺术对时代精神的表达,需要在时代精神的四重维度——时间性、空间性、人性和真实性——中具体展开。时代精神的时间维度体现为传统、现代、未来三个历时性面向的贯通;空间维度体现为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共时性交融;人性维度体现为个体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真实维度则体现为现实性和超越性的充分协调。艺术对时代精神的表现就体现为历史性传承与现代性创新的统一,民族性彰扬与世界性观照的统一,个体性表达与社会性书写的统一,现实性回应与超越性诉求的统一。而对此最好的诠释,就在每一时代的艺术经典之中。

    2020-04-24详情
  • 电视剧表达时代精神的美学经验(陈友军)

    “时代精神”是衡量电视剧品质的重要尺度,本文旨在探讨“时代精神”审美化的经验以及艺术表达的美学路径。这种经验体现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是其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本质的呈现;现实题材电视剧从不同阶段的现实生活出发,是“时代精神”生长和培育的沃土;中国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立足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内涵。此外,本文还从电视剧作为形式与内容相融通、相统一的“综合审美”,“人民美学”对日常生活意义的提升,网络时代审美趣味的变化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时代精神”表达的美学路径。

    2020-04-24详情
  • 文学如何应对时代大考(刘琼)

    以记录和表现为特征的文学创作实践无法脱离时代生活现场。探讨时代精神和文学表达关系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时代是指以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五大文明的总和构成了一个具体的历史时代的底色。建立在这个底色上的文艺创作,是时代的文艺创作。每个时代的思想方式和精神气质,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对个体产生作用。个体感同身受,形成理解力和认知力,发挥想象力和表达力,写出疗治人心、见证时代的作品,推出与时代精神相匹配的创作。这样的理想作者越多,文学才不会辜负时代,文学的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才会同步。文学应对时代大考,不仅要及时,更要有效。

    2020-04-20详情
  • 培根铸魂:文艺的社会功能与实现路径(路侃)

    培根铸魂体现了文艺的大局观,贯穿于文艺发展史,是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新时代文艺的培根铸魂要突出时代性、精神性和人民性,把握生活化、时代化、青春化三个重要维度。文艺作品要有思想的光芒、锐气和力量,通过美的创造、传播和欣赏实现培根铸魂,利用技术创新加深精神感受,提高认识维度。人民的伟大实践是艺术的根与魂的根本来源,文艺工作者要自觉与社会实践保持紧密联系,从中汲取创作营养。

    2020-04-20详情
  • 媒介变迁与文艺批评的面貌(朱晓军)

    新世纪以来,“文艺批评何为”屡屡成为国内外文艺界讨论的热点。本文从媒介革命与文化变迁的纵向角度,追溯文艺批评的自律与职业批评家身份的建构历程,藉此厘清文艺批评的现实境遇;同时,在后现代文化的横向视野下,通过分析文艺批评的主体、场域与受众三个要素的嬗变,对这个问题予以审视。

    2020-03-19详情
  • 网络文学:再次面向现实(许苗苗)

    早期自发创作的网络文学中并不缺乏现实题材,其中以青春情感类、都市生活类最多,一些边缘话题、私人话题和争议话题也时有出现。随着现实创作资源的消耗、市场对幻想题材的追捧、以及作者和网站对监管的规避等,网文(即网络小说)呈现出背向现实的趋势。然而,现实题材网文并未销声匿迹。近年来,扶植力度的导向、市场需求变化的推进、作者突破固定模式的写作意愿等,支撑现实题材网文再度兴起,网络文学重新面向现实。在网络文学这个涵盖面广、包容丰富的领域里,现实题材时常借用幻想手法,幻想题材也会折射现实问题,幻想和现实相互依存。健康的网络文学生态必然拥有百花齐放的格局,无论现实题材或非现实题材,都应在其中享有开放、自由、广阔的空间。

    2020-03-19详情
  • 文艺类短视频:自我审美和大众欢娱(王志 贾媛媛)

    原生于移动网络的短视频实践因大众创作而繁荣,因全民观赏而流行。本文从创作动机、表现形式、审美风格等方面剖析短视频文艺创作的内在逻辑,认为大众化的短视频创作源于自我审美的本能冲动,体现出重感官刺激、轻逻辑表达的大众虚拟狂欢。在发展过程中,短视频审美一度异化为追求快感的文化奇观,又在监管治理和技术发展的双重作用下回归主流。基于短视频文艺的现实影响,笔者主张重视其工具价值,聚焦于推动优秀作品创作,促进多种网络文艺实践形式协同创新发展。

    2020-03-19详情
  • 论微评对大众文化的影响(顾春芳)

    本文研究网络时代的“微评”对文艺创作和舆论环境有可能带来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归纳了新媒体时代“微评”的不同形态和表达方式,以及它所代表的大众文化特点。在比较“微评”和传统评论差异的基础上,提出“第三种评论模式”,以此深入探讨“微评”带来的“评论模式”“评论方法”“传播方式”的改变,其实质是“引发话语权力的重组”。本文还对新媒体、微评和资本有可能共谋的一系列潜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对多元化的评论如何实现价值敞开和聚合给出了具体的思考。

    2020-03-19详情
  • 批评的即时感与历史感——对青年批评家的瞩望(汪涌豪)

    青年是时代的先锋,也是批评的重要力量。但当下有些青年批评家常持一种“寂静主义”的立场,行“佛系批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时代和大众脱节的问题。为使其打破纯学理的迷思和学科的局限,回归到本来最能参与和融入的批评现场,本文提出加强文艺批评的即时感的问题,即要求其能在一定时间内,快速精确地对当下发生的文艺现象作出反应,并展开生动鲜活的评述。同时,为避免这种即时的评述流于空泛,又须有一种“往代意识”,以增强历史感,让艺术真正摆脱静态的孤立,与广阔的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为此,青年批评家不应一味追求批评的知识化,而要在历史批评与审美批评的统一中,为推动“真批评”的产生作出实质性的贡献。

    2020-03-19详情
  • 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生成基因的诗学元素(张晶)

    中华美学精神研究具有广阔的阐释与研究空间,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哲学及审美意识传统之中,同时在文学艺术各门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焕发着无穷活力。当代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和文艺创作的发展,以中华美学精神作为内生动力。本文着眼于中华美学精神生成的诗学基础,以感兴思维作为审美发生的核心观念,并认为“触物起情”是感兴审美思维的核心命题,“偶然”则是“感兴”的突出特征;以理性与感性的动态和谐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的基本特征。中国美学中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并非是对立的或紧张的,而是处在一种交融互补的状态。诗学中的“理”,不同于哲学中的“真理”,它不是经由逻辑抽象的路径,而是由审美抽象的路径得以生发的。“自然”(“天然”)的观念,在中国哲学中有深远的传统,在以诗学为代表的文艺理论领域内,

    2020-03-19详情
  • 现代诗的独特言说——评《现代诗:接受响应论》(戢桂荣 任毅)

    当代诗学家陈仲义教授的新著《现代诗:接受响应论》实现了中国新诗接受领域的又一理论突破。专著内化了西方接受美学批评与读者反应理论的精华,针对新诗接受的难度与困境,抓住新诗接受的独特性、开放性和边界展开了独立警醒的回应。在中西接受比较、汇通的基础上,返观古今诗歌的接受差异,讨论新诗接受主体的裂隙、局限,质疑新诗接受中的各种影响因子、难点、特殊路径、实效性与经典化,分析了“阐释共同体”的接受前提、“心得意会”的接受机制和以“趣味”为中心的接受趋势,创立了“哑铃模式”和以心动为主导的“四动”图式,建立了以形式化结构与接受响应度互动的坐标,探寻出新诗的接受尺度及好诗的“品级”系列,在诗歌接受学的现当代部分形成了独立的言说。

    2020-03-11详情
  • 2019舞蹈:与现实对话(仝妍)

    2019年的舞蹈艺术,在创作传承中凸显“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生活中、人民中、现实中挖掘创作素材,积极建构舞蹈语言、舞蹈叙事的当代表达,有效推进了优秀传统民族舞蹈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满地表达了国家、民族、现实的情怀,丰富了“现实主义”的时代内涵与艺术表现。在学科建设、发展布局、美育推进等方面则凸显“自觉”,以历史与理论意识思考构建舞蹈学的“中国学派”“中国面相”。在新中国70年的回顾总结中,舞蹈艺术在实践中审视艺术与生活、传承与创新、实践与理论等问题,努力用优秀的艺术作品与学术成果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全面展现舞蹈艺术的文化力量与舞蹈人的文化自信。

    2020-03-09详情
  • 2019歌剧:多元风貌下的时代底色(张萌)

    2019年,中国原创歌剧的产量依然保持在两位数,曾经被称为“热潮”的态势已经成为“常态”。综观今年的歌剧创作,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多种多样的题材风格下,中国歌剧正凸显出共同的文化价值追求;在多层次的创作格局下,国家在场的生产模式正成为主导;在体现出地域色彩鲜明的同时,对“民族化”手法做出了多样的探索。与此同时,相关的理论评论事业也呈现出相当活跃的态势,这些都显示出中国歌剧艺术发展的整体生态发育处于一种良性、均衡的态势。

    2020-03-09详情
  • 2019美术:历史回望与时代创造(尚辉)

    本文通过对2019年度美术界举办的众多展览活动的梳理,分别以主题展、双年展、全国美展以及学术研讨为综述区块,概述了本年度美术界的主要学术展览活动,并通过一些作品分析来勾画本年度的美术创作成果与艺术特征。2019年度美术创作、研究与展览的厚重感,因五四运动的百年、新中国成立的70年而促使人们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现实;而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举办以及美展涌现出的一批优秀作品对于新时代的审美创造,或都将成为一个新的历史界碑。

    2020-03-09详情
  • 2019电影:产业回归理性,艺术质量提升(赵卫防)

    2019年度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回归理性,艺术思维又回到了电影创作的本体,艺术质量得以提升。国产主流大片中,主旋律电影升级而成的“新主流大片”,以类型创新、用小切口进行国家话语叙述和主流价值观的深度诠释获得创新性,而其他商业大片则因类型元素营造和叙事的匮乏,艺术质量呈现下降趋势。中低成本影片总体方阵逐渐扩大,延续写实精神、表达出观众的情感体验,以作者性来寻求思辨价值和人文价值,追求独特性与大众审美并重等成为其主要创新呈现。但此类影片中,悬疑、喜剧类型的创作也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

    2020-03-09详情
  • 2019话剧:沉淀与奋起(宋宝珍 尤里)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适逢五四新文化运动100周年,话剧界围绕这些论题进行了历史梳理、理论争鸣和学术总结。话剧史学研究在不断延展中走向自省与自觉。理论研究回归戏剧本体,从现象学、后现代哲学等视角,重新审视当代剧场所涉及的有关戏剧性、文学性、剧场性、在场性等重要问题,大大深化了对当代戏剧理论前沿问题的思考。渐成热点的跨文化研究打开了中国当代戏剧理论与实践的国际视野。话剧批评聚焦现实题材,对现实主义戏剧观念不断深化。创作的日益多元带来评论的活跃,系统性、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为研究与实践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以上2019年中国话剧艺术的新进展,正共同推动着中国戏剧创作与理论建设朝深层迈进。

    2020-03-09详情
  •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将走向何方——评《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杨守森)

    后现代主义作为涌入中国的西方思潮中较为新近且十分重要的一个分支,显然对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创作、批评实践和理论研究及其在21世纪的发展走向,发生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

    2020-03-03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