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行业题材剧如何更好看>正文

记忆如何传承?——从小说《考工记》到行业剧《安家》

2020-05-2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张春梅 收藏

  编者按: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文艺需要精品力作。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正在开展“行业题材剧如何更好看”专题文艺评论征稿活动(点击查看)。如下是选编所发第7篇。


记忆如何传承?——从小说《考工记》到行业剧《安家》

  他这一生,总是遇到纯良的人,不让他变坏。

  ——《考工记》

  人这一辈子,总得干两件好事对不对,记在功德簿上。

  ——《安家》

  近些年,专门就某个行业或职业进行影响叙事表现的影视行业剧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对行业剧的评论也逐渐增多,比如认为中国行业剧是打着行业的幌子干着偶像剧的买卖等。笔者认为,偶像剧和行业剧之间是不矛盾的,关键在于“行业”在片中所占据的比重。2018年夏天,王安忆的小说《考工记》与读者见面。之后,关于“工匠精神”的讨论成为描述行业水准的热门话题,踏实肯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显得更接地气。这一话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与热播的行业剧形成呼应。

  《考工记》写的是一栋始建于清朝的老房子的云起云落。从书名来看,作者似乎要给读者留下“工匠”的记忆。

王安忆《考工记》花城出版社

  但实际上与其说作者是在写房子,不如说是在写这所房子中的人,写静看二十世纪的风云激荡的人。老房子与房中人之间的日光流转,作者以不同的方式书写人生、历史和中国人。人,准确地说,是中国人和房子的血脉相系,在一栋关乎老宅子的“守护战”中显影。主人公陈书玉从一个旧上海“小开”变成一所小学的教师,其间渐变的力量始自对自家老宅子的“发现”,“忽发觉它的肃穆的静美。他不过走开二年半,却像有一劫之长远,万事万物都在转移变化,偏偏它不移不变。”人在变,生活在变,时代也在变,但唯有老房子没有变。而陈书玉能够在20世纪风云变幻中安然走过,所倚仗的精神支撑是“顺气自然”四字,与这房子却似同声相合,其中的哲理意味和王安忆自《匿名》开始寻觅的根性文化形成共振,在这老房子的气息中终见出“中国人”的文化和气质。老房子与人共同烘托出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和生活气质,道出了传统和记忆的当下性。

  在《考工记》的最后,作者有这样的描述:“台风过去,云开日出,他手持一柄大扫帚,扫去落叶、泥沙、木屑子,扫去一层,下来一层,这宅子日夜在碎片里,碎成齑粉。”可以想象,作者在面对老建筑的兴衰给自己带来的巨大触动时,这种感同身受不是因为个人,而是因为房子所承载的对文化传统的记忆。与此同时,行业剧《安家》的出炉就像在为《考工记》的遭际交出了一份现实答卷。该剧是以上海房屋中介行业为基础做了一个大的调色盘,把各种人和事因为“安家”的愿望汇聚到一幅画卷中。

  中国人自古就有很强的“家”意识,风雨再飘摇,也想有个安身安心之处。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安家》以“安家”之名,让困守在家中的民众看着家长里短,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在《安家》中出现的“老洋房”“老宅子”不再只是门前的一座石碑,几个刻在碑上名为“煮书亭”的字,这些房子开始在生活着的人们之间流转,开始有了“烟火气”,“老房”不再“静看”,随着人的注入,走上“变”途。从人与老房子的关系看,《安家》与《考工记》从不同的时空进入,都展现出对历史、传统、文化、大众之间复杂的起承转合。《安家》关注的不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精神的需要,是从人与房子之间的选择开始落定。两套老洋房的买与售,以倒叙的方式将这些房子的记忆一一唤醒,而写成《上海老洋房》一书的徐姑姑充当了记忆的发现者和传统的守护人。以“销售精英”出场的房似锦人如其名,彰显出了一个行业背后蓬勃发展的市场和利益。借由《安家》,剧中人和观者共同开启了对“老房”历史的回看,关乎传统的记忆开始在大众眼中以“事件”的形式上演,而房产局、文物局、环保局、文化遗产管理部门等不同机构、社会关系昭示出今日中国“优秀传统复兴”、制度完善、法制健全的时代面相。而老房子,好像打开了不同人的人生世界,每一环都与具体的人与事相连,形成一个文化交叉网络,渗入到社会道德、家庭伦理之间。饲料“大亨”巨额购得老洋房之后的“拆与罚”,是《安家》围绕老洋房展开的非常有意味的段落。“大亨”的暴发户形象与房子本身的历史厚重之间形成巨大的反差,在房屋中介的职业道德和守房人的忠诚熔炼之下,一节传统文化道德课得以铸成。“卖的是房子,肩负的是人生”,也就有了传统的厚度。

《安家》剧照

  可以说,《考工记》回答了“如何保护传统”的问题,而《安家》则在思考“要不要”和“想不想”的问题。前者关乎心理,后者则关乎现实。陈书玉的一生,就是在这两个问题中辗转流徙的,“结”在老宅,“解”亦在老宅。显然,“老宅”已然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考工记》中有多处表述都感人至深,如:“现在,一宅子的人都走净了,留下无限的空廊……这是静夜的声音,老房子的低语。这栋木结构的宅院,追究起来,哪里是个源头!榫头和榫眼,斗和拱,板壁和板壁,风对风,咬合了几百年,还在继续咬合。”这是与人物的认识同步。再如“反身侧睡,手在枕后头摸到一柄折扇,展开,看不清字迹,但有墨的余香,不由想,祖父在什么地方,还有父亲母亲,又在哪里?……更声敲响,不知梦里还是醒里,过去还是将来,他乡还是故乡,再有,那打更的人,是原先的一个,或者另一个?”于是便有了如下感慨:“静下来,却生出一股怅惘,好比旧词中唱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生命变得渺小了。”传统与个人草蛇灰线般的联系就这么一点一点进入陈书玉的心里,他与老宅如影随形,而王安忆则借他把中华文化生命体的发现形于文字,见于笔墨,并借老宅思考传统与当代的心理冲突和记忆传承。

  一个从当下回望历史,一个则伴着历史的记忆在成长。二者水平高低且不论,两种媒介、两样追求,但异曲同工地走向对中华文化之根的探寻和守护上来,这或许才是真正的“天下安家”的意义所在。从《考工记》到《安家》,关于如何看待传统的问题形成了一个时间上的链接,《老九门》《鬓边不是海棠红》这些年代剧的内里所裹挟的戏剧世界、古墓与文化之争,则在专业精湛与忠心爱国之间连成一个圆环。在这个意义上,这些收视率可圈可点的电视剧,其意义已超过考评其“是否专业”的层次。我们心心念念的“家国天下”,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走向、大众心态,好像“木的迸裂,从记忆里的隧道清脆传出来,既是熟悉,又陌生。他回家了,却仿佛回到另一个家”,这或许正是《安家》与《考工记》从不同角度和叙事方式表达时代变迁的旨归。

  (文中图片来源于豆瓣)


  (作者:张春梅,江南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骨干培训班学员)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何美

  责编:吴江涛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网评投稿邮箱:wyplzg@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征稿|行业题材剧如何更好看

  文学与现实中的“大英雄时代”

  网络文学的中国表述:从“九州”玄幻世界开创说起(张春梅)

  从“我们不是水军”说起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