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脱贫攻坚>正文

脱贫路上的彝寨新风——从迷你剧《西河故事》说起

2020-07-2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蒋元顺 收藏

《西河故事》片花(视频来源:“看彝乡”微信公号)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全国最大彝族聚集地四川凉山州考察扶贫工作。习总书记的到来为凉山贫困地区五百多万彝族同胞带来了温馨暖心的春风,同时也坚定了凉山各族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2020年7月19日,在凉山州喜德县鲁基乡中坝村,央视联合拼多多开启扶贫直播,消费者一边欣赏凉山的田园风光,一边为“三区三州”的贫困农户拼单。凉山州、喜德县相关领导也走入搭建在中坝村田间的直播间,向平台消费者推荐喜德县跑山鸡、苦荞茶、蜂蜜等扶贫产品。

  在政策的春风下,凉山州开启了积极脱贫走向富强的道路。凉山州的文化事业也在积极奋战,为凉山州的发展贡献力量。由凉山人自编自导自演的首部电视迷你剧《彝寨新风之西河故事》获得了好评,生动体现了凉山本土文化。该剧反映彝家人的现实生活,以凉山推进扶贫攻坚战作为主元素,通过八个小故事串起叙事主题,以小见大呈现了凉山州在时新代努力追求幸福生活的画卷。剧中以地方生动风趣的方言对话、穿插民俗民风的情节,为观众展示了彝族群众在脱贫攻坚战中对旧有思想观念的革除,及对新时代新生活的向往。该剧在凉山电视台公共·火把频道播出后,一度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这部本土制作的电视剧尤其引起凉山群众的关注,彝族群众除了追剧,在微信朋友圈、饭桌上、闲谈中都在议论这部电视剧。

《悬崖村的快递到了》(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的阿土列尔村的村民们背着快递包裹经由天梯回家)摄影:何海洋 

  扶贫不仅仅是改变贫穷地区人们的生活,更要帮助群众养成勤劳持家追梦、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意识,建立起新时代新生活的价值观念。住上了新房子,观念也要跟上新的时代。如剧中阿作的妈妈对女儿说:“如果是以前,你就是表弟金果的媳妇了,我们相信肥水不流外人田,表亲结婚亲上加亲。”而生活中的现实是阿作的表弟才十来岁,尚且少不更事,表姐弟两人年龄悬殊十多岁。而阿作是大学毕业生,有自己的追求,她参加了电视台主办的“闯梦时空”大赛,并得到晋级。阿作希望自己走向更大舞台,实现美好的人生愿望。因此阿作驳斥妈妈:“近亲不能结婚,国家《婚姻法》有明文规定。”剧情通过人物之间幽默风趣的对话,表现了新时代下思想观念的转变,让观众既体验到真实的现实生活,又认识到国家的新风变化。

  该剧的编创人员,包括编剧甲拉曲比、总导演阿于木牛、执行制片白龙等,都是第一次“触电”。导演阿于木牛创作的初衷是打造凉山第一部纯本土的电视剧,从编剧、导演到演员,都必须来自凉山本土,希望通过这种最淳朴纯真的演绎方式,体现凉山新农村的新风貌新生活,让外界既看到凉山彝家人在新时代下生活的缩影,又能艺术地表现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编程人员共同把专注力放在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剧情中的人物因身份、背景不同而衍生出个性差异,并随着事件的发展凸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电视剧在创作上不回避现实中的矛盾,讲述与批判了婚姻中的高价彩礼、对长辈薄养厚葬的不正风气等,特别是在“丢不起面子”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的影响下,不少老人的口头禅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这些都阻碍了和谐美丽乡村的建设;还有小农经济的旧思想:农村人只能在土地上种植玉米、荞子、洋芋,喂猪是用来自家吃,严重影响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阻碍了脱贫奔小康的进程。电视剧揭示了乡村扶贫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更进一步说明了扶贫工作不仅要带动乡村发家致富,扶贫更要扶智,才能更好地走向文明和富裕。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剧长21集、花费仅百万余元的低成本电视剧,全剧参演人员30多人差不多都是业余演员和群众演员,几乎是零片酬。主演马黑阿洛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受邀出演这部剧时她刚考上凉山州委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公务员。在拍摄经费并不充足的条件下,剧组并没有过多地采用外景拍摄,而是聚焦人物内心的刻画。

凉山彝族自治州依达乡瓦伍村的孩子们  摄影:杨凯生

  该剧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让观众尤其是四川方言系观众特别是凉山州本地观众产生亲切感。采用大量写实镜头,反映了村民思想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变化。通过生动的邻里故事、身边故事、家乡故事,讲述科学种植养殖技术给新农村的生活、思想带来了很多改变。剧中鲜明的彝族文化元素,渲染出浓郁的彝族文化氛围,赋予了全剧明快、喜庆、轻松的基调,烘托出彝族人民勤劳质朴、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剧中男女演员们一口带有彝族味道的“凉山普通话”,有趣亲切,让人耳目一新。整部电视剧的背景、场景等选在凉山人身边熟悉的地方,让观众倍感亲切,在荧屏上看到家乡发生的故事,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

  在新时代,乡亲们的精神与物质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大家共同发展,同步奔小康,对凉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向往和憧憬。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参加了2019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首届“中加电视节”,捧回三等奖的殊荣,给凉山影视剧创作群体带来新的鼓舞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中图片除标注外来源于“中摄协影响中文网”微信公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蒋元顺,凉山彝族自治州益门煤矿矿工会宣传干事)


  审核:何美

  责编:吴江涛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网评投稿邮箱:wyplzg@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聚焦脱贫攻坚 展示乡村新貌——近年农村题材影视剧发展述评

    扶贫题材电视剧的新主流表达

    让舞蹈作品接受观众检验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