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主旋律影视作品面向青少年的新媒体传播”研讨会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
在成立仪式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宣读新媒体委员会名单,14位业界学界专家获聘新媒体委员会委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主任郝向宏表示,委员会将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主阵地作用,大力传播主旋律影视作品。通过新媒体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泛在化传播、个性化欣赏和互动化评论,促进主旋律影视作品对青少年一代的精神激励、思想引领和风尚熏陶。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对中国评协新媒体委员会开展工作提出了三点期望:第一,推动网络文艺评论的理论研究;第二,推动学界业界沟通、传统新兴融合;第三,推动建设天朗气清的网络文艺空间。

“主旋律影视作品面向青少年的新媒体传播”研讨会同期举行。研讨主题里有三组关键词,“主旋律影视作品”强调艺术本体,希望引导创作、多出精品;“面向青少年”强调艺术审美对象,希望提高审美、引领风尚;“新媒体传播”体现了新时代的新面貌,希望文艺评论进一步褒优贬劣、激浊扬清。
尹鸿总结了新媒体六种不同的传播方式:一是“感”,如边看视频边将第一感受发到弹幕上找共鸣找共识;二是“评”,有感而评,涌现短评、中评、长评和视频评论;三是“引”,引用关键台词、场景等;四是“推”,推出话题,影响传播方向、传播方式;五是“续”,大量二次创作与“续写”“续集”;六是“用”,衍生出玩具与各种周边产品。新媒体传播虽有颇多作用和效果,但还存在引导性和开放性、求同和存异、极端性和包容性这三个问题,有待在未来发展当中共同努力解决。
本次活动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承办。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