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视评论>正文

《人生第二次》:体现中国人骨子里的韧性

2022-08-18 阅读: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仲呈祥 收藏

近日,由央视网、上海广播电视台、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二次》引起观众热议。两年前,央视网“人生三部曲”IP第一部《人生第一次》开播,凭借真实、平实、有深度、有温度的动人故事引发网民关注,成为当年现象级的纪录片作品。时隔两年,由原班人马打造的《人生第二次》,再次获得口碑、收视双赢。

作为“人生三部曲”IP的第二部,相比于“第一次”的春和景明,“第二次”更显真实厚重。所谓“第二次”,是指纪录片将镜头转向那些人生经历过重大变故的普通人的第二次人生。从被拐孩子的艰难回家路,到车祸致残后的青年的风雨西藏行;从刑释人员融入社会组建家庭,到申诉人化解“心结”重回宽容心态的正轨;从盲目美容以对抗容貌焦虑,到走出婚姻围城;从深漂奋斗史到精神成长图……这部纪录片以工笔画般细致真实的镜头和冷峻又不失温情的视角,描绘了一幅中国平凡百姓的现实主义的生活图谱,呈现出中国人骨子里的硬气、韧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该系列纪录片以“三部曲”为脉络,将人生道路上的几个关键节点全部纳入创作视野,以传统哲学思维撬动人生这个宏大而复杂的主题,既保持系统性、整体性,同时又兼具了开放性、多元性,这样的创作理念本身就是一种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使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力探索和成功实践。

纪录片在拓展人的知识视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方面,肩负着独特的作用。作为人文纪录片,首先就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承担起培根铸魂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纪录片不仅要直面人生、客观反映真实生活,更要开拓未来,给人以理想和信仰,充分发挥德育和美育的精神能量,引导观众从“真”走向“善”进而达到“美”的至境。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第二次》的重要价值在于以艺术实践丰富了人生论美学理论的建设,即用客观的真实镜头传达主观真挚的人文关怀,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梳理和思考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它不是一味渲染苦难或一味粉饰现实,但却以强烈的感染力促成观众反思:当困难不可避免地降临时,要直面人生,迎难而上,以一种高远的精神境界从容应对,真正成为生命的主角、时代的主人、历史的主体。

不同于《人生第一次》以时间为轴的纵向叙事,《人生第二次》以“圆”与“缺”、“纳”与“拒”、“是”与“非”、“破”与“立”四组看似对立的关键词命名,组成八集相对独立的故事。

推开世界的门,门外绝不只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以第一集《圆》为例,被拐孩子认亲本是一场皆大欢喜的团圆喜剧,但接踵而至的是如何在生父母和养父母之间做出妥善选择,却让儿子卫卓深陷痛苦、进退两难。这一集采取了父母、卫卓、警察三重视角进行叙事,以不同维度深刻剖析人性和情感的复杂,让观众看到“圆”中有“缺”。相应地,第二集《缺》中那些从小缺失了亲情的孩子们,在“梦想之家”的“老爸”长跑教练柏剑身上得到了情感上的慰藉,反而努力用“逆风长跑”创造着圆满的人生。后几集讲到法理与人情的博弈、离婚后对孩子抚养权的争夺、对整容的不同观点等,都是当下时代反映出的普遍问题和矛盾,每个问题和矛盾都很难用单向思维以简单的是非对错来解释。

在圆与缺、得与失之间,生活的辩证法总是能启迪一个民族的反思。《人生第二次》启示观众,要自觉摒弃二元对立的单向思维,直面人生的复杂性,勇敢地潜入生命“深水区”,全面把握,兼容整合,洞悉走进那些被误解的人的心灵、看见那些被贴上标签的事的本质,代之以万有相通、天人合一的和谐思维——这才是东方哲学的智慧,也才是中华民族独特而深刻的精神标识。这正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在哲学思维层面的一次伟大而深刻的变革。

《人生第二次》从立意、结构到创作方法、创作精神、审美风格,都值得引起理论批评界重视。理论和实践总是相辅相成,理论界要善于从成功的创作实践中抽象出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文艺理论和新鲜经验,以推动文艺创作持续繁荣。


(作者:仲呈祥,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仲呈祥专页

国产剧如何以现实主义精神直面真实的社会矛盾

“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